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医学形态学考试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2014-02-07 05:34陈先才苏中静林常敏欧少闽刘少辉郑少燕杨棉华陈海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题库形态学数码

陈先才,苏中静,林常敏,欧少闽,刘少辉,郑少燕,杨棉华,陈海滨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41)

2010年12月《柳叶刀》发表了有关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报告[1],全面阐述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全面医学人格的塑造,成为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文件。随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实施了以系统整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2],同时也必须建立与此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系统,对医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鉴于此,我们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设备基础上建立了医学形态学实验课考试平台,以期对学生的多项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取得明显成效。

一、形态学考试平台的建立

(一)设计思路。

将考核过程分为图片辨识、切片观察、分析应用三个部分。图片辨识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对细胞、组织、结构的认识,要求学生写出标示细胞、组织或结构的名称;切片观察考核学生显微镜操作,要求学生在指定放大倍数下找到某一组织、细胞或结构并拍照、标记、上传;分析应用题则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演示切片,学生需要准确辨认出演示的组织或结构名称,并写出判断的理由。学生连续完成这三个部分的考试,整个考试过程均在考试系统内进行答题。

(二)建立题库。

1.图片辨识题库。将组织学图片通过扫描仪或高清数码照片的方式存入计算机,进行添加指针、圈定范围等处理,并针对每张图片,设定所属章节、题干、答案和难度系数,统一编号,输入数据库,并不断更新。

2.切片考题库。以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的切片编号为基础,设定每张切片对应的考题,并设置难度系数;

3.分析应用题库。以课堂示教切片为基准,设定分析题题干并设置难度系数。题干设置时须结合临床病例,联系形态与功能进行出题。

试题难度系数共分为易、中、难三档,并在考试系统组题时以一定比例体现。

(三)平台建设。

考试平台采用MVC结构设计,在php+mysql环境下进行开发,包括用户管理模块、题库管理模块、组卷模块、考试模块、评卷模块、统计分析模块。教师可根据课程、章节、难易、题数、班级、时间等条件对试卷进行设定,由系统直接为每位考生生成随机试卷。三部分考试完成后,教师进行阅卷评分,最后由系统给出总分和统计分析结果。

二、形态学考试平台的应用

为与新建的考试平台进行对比,选择两个班的学生分别用新建的考试平台和图像考试法进行了两次考试。

(一)研究对象。

2011级临床医学七年制一班和二班,共84人。使用四个数码显微实验室,每个实验室有24个学生位和一个教师位,均配备有电脑和连接电脑的数码显微镜。

(二)研究方法。

考试内容以组织学总论为例,整套试卷难度设为中等,试题分布如下(见表1)。考试平台法:将题库和学生信息导入系统,教师进入系统组卷,按设定的考试时间所有学生同时考试。图像考试法:准备好考试课件,设置ppt课件每隔45秒自动翻页,每个数码显微实验室安排12位考生。

表1 两种考试方法的试题分布

经教师阅卷,考试平台法成绩由系统生成并导出至Excel表格,图像考试法所得成绩输入电脑。对两种方法所得的学生成绩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考试结果。

两种考试方法得到的平均成绩经t检验分析,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 两种考试方法的平均成绩比较

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见附图),可以看出考试平台法得到的学生成绩更接近正态分布,区分度更好,而图像考试法的成绩则明显偏离正态分布,高分段人数集中。

附图 两种考试方法成绩分布比较

三、讨 论

与以往的各种传统考试方法相比,本考试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将形态学实验考试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的扩展,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对同一批学生应用两种方法考试的成绩对比中,考试平台运行结果令人满意。学生的平均成绩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题库内容可靠而不偏颇,学生对随机出题的适应性良好。考试平台法得到的学生成绩更接近正态分布,区分度更好。图像考试法仅考察图片辨识题,成绩分布偏倚,高分人数偏多,对中等分数和高分数的区分度差,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也不方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新的形态学实验课考试系统包括丰富的组织学数码图片库和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考试系统平台,能够根据教师设定的参数随机生成试卷,可以更为客观的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考试方法的弊端,使考试过程更加方便且易控,减少甚至消除舞弊、漏题和投机状况的发生,同时令考试结果的分析自动化,减少教师工作量和主观差错,大大的增强了成绩的可信度。除了检验教学成果外,考试还应该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应用考试平台后,教师不仅可以得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系统还能提供相当详细的分析资料,为教师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客观直接的参考依据。

“形成性评价”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评价模式,反馈、鼓励和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三个要点。本考试系统不仅能用在总结性评价中,还能够通过更换题库而被应用在课后的小测验中,或者通过调整IP地址限制让学生在宿舍就可以进行图片辨识部分的练习,从而丰富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根据测验结果,学生可以找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针对性的进行攻读,教师则可以利用考试系统生成直观的统计图表,精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形成良性的正反馈作用。

基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医学形态学考试平台的建立和应用,体现了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精神。它的应用和推广将更好地配合新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1]Julio F,Lincoln C,Zulfi qar AB,et 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The Lancet,2010,9756(376):1923-1958.

[2]郑少燕,杨棉华.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37-38.

猜你喜欢
题库形态学数码
“勾股定理”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数码暗房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