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学研究综述

2014-02-11 21:36郑勤郑林科
戏剧之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

郑勤+郑林科

摘 要:音乐治疗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上个世纪80年代才进入中国,但其传播速度快,被认可的程度高。现在音乐治疗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异常情绪治疗、精神安抚、毒品戒断、癌症止痛、辅助分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其对正常人群也有相当的治疗和安抚作用。

关键词:音乐;音乐治疗;新兴

中图分类号:J6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33-02

一、音乐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界定

(一)基本概念

对于音乐治疗学的基本概念界定,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差异比较大。统合了各种观点后,我们认定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基本上融合心理学、医学、音乐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各种学科知识和技术,同时也随着实际的运用中向公安、公共管理、教育等不同的学科进行延伸及拓展。

(二)音乐治疗学的常见定义及分析

在欧洲,音乐治疗专家斯·萨地将音乐治疗定义为一种行为方式——通过用音乐对疾病进行医治、缓解或刺激达到治疗目的行为方式。在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Bruscia.K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列的干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来建立动态变化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治疗者获得健康,这个说法在整个音乐治疗界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我们国家对音乐治疗学的界定最早出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版),其定义为:“音乐治疗学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1]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①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主要研究音乐对人体机体的作用;②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有治疗意义的学科,现在其意义正在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化;③音乐治疗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音乐治疗学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二、音乐治疗学学术流派分析及学术队伍建设

(一)音乐治疗学的学术流派

音乐治疗学的流派很多,比如心理动力取向的音乐治疗法、奥尔夫的临床治疗法、诺多夫罗宾斯的音乐治疗法。我国音乐治疗的方式是以学术流派的划分为界定的。一种是引进派,这些学者大多数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认为应该全面接受西方的音乐治疗法,不做太多的创新;而另外一种观点即我们的本土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气功等也算最古老的音乐治疗法,但是中国古代的音乐治疗理论比较笼统,同时也难以量化,因此被接受程度比较低。

(二)音乐治疗学的学术队伍建设情况

中国的音乐治疗学研究和实践的学术队伍中,研究人员往往来自医务人员,这些研究人员学术背景浓厚,但是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不够,和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还是有一定差异——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往往是音乐的学者出身,在音乐范畴内有一定的造诣。中国音乐治疗学研究者,主要有高天、沈建军、普凯元等,最著名的是张鸿懿。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国家已经将音乐治疗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来成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培养系统。中国音乐治疗学会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学会,最早的专业培养系统——音乐治疗专业,也是设立在音乐学院的培养系统里面,而在此时各个学术界对其归属并不统一,音乐界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医学界认为这不过是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2]

(三)音乐治疗法的运用方式

音乐人石峰在《治疗音乐的特性》中指出,中国“五音”和现代的“五脏”观点类似,同时也可以彼此借鉴。

比较常用的治疗音乐有:《梅花三弄》曲调比较舒缓,适合缓解紧张或者焦虑类的疾病,对双相躁郁和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明显;《阳关三叠》节奏明快,精神振奋,比较适合抑郁症患者,对精神颓废或者术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满江红》激烈悲壮,气势轩昂,比较适合缓解脾气暴躁类的疾病,对物质戒断综合症也有一定作用;《百鸟朝凤》等曲子,比较轻松欢快,适合治疗悲哀郁闷或者情绪障碍类的疾病。

三、音乐治疗学的主要治疗作用

(一)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在精神病院的治疗十分广泛,而且接受程度也最高。根据相关的资料表明,精神病理的治疗方式研究的论文,占到所有精神病学的论文的一半左右,可见其接受程度之高。

以氯氮平为代表的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不仅长期服用费用较高,而且有比较大的副作用,特别对患者的在记忆力损害比较大。合适的音乐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溶解变异的情绪碎片,同时唤起病人的自觉动力,获得新的体会和感受,从而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健康。

(二)对神经系统类的疾病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广泛运用于失眠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对抑郁等疾病也有很明显的缓解作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中医的针灸等方式对失眠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音乐治疗对患者几乎没有伤害,不产生污染和垃圾,能够在各种神经系统类疾病中广泛使用。

(三)对各种疼痛的治疗作用

音乐治疗能够缓解疼痛,特别是在传统的治疗方式都无法镇痛的情况下。[3]最初的音乐治疗主要用于拔牙和无痛分娩,后来发现音乐治疗对手术恢复期的病人也有一定的作用。随后研究者对音乐治疗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比如解放军沈阳军区的一些医生将音乐治疗用于烧伤病人辅助治疗。

(四)对弱智儿童的治疗作用

弱智儿童占儿童的比例并不大,但是绝对数不小,也是一个巨大的需要治疗的群体,急需有好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开发。[4]音乐学院的周教授发表论文《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注意力康复作用的检测报告》来阐述治疗的方式。总的说来,学者普遍认为音乐和语言具有共同的因素,而且歌唱和说话他们之间共同享受着同一个发音结构,他们之间具备交流的生理基础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成功感和幸福感。[5]

四、总结与展望

音乐治疗不仅仅对病理性的人群有积极的作用,也对正常人群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比如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训练,比如对大学生群体的适应障碍辅助、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整等都有积极的意义。音乐与智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外音乐届和教育界长期关心和非常敏感的课题。[6]总的说来,音乐治疗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有了广阔的前景,会进入到更新的发展阶段,为人类的共同利益造福。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张琼.二元视角下的音乐治疗理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N.佩塞施基安.积极心理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马前锋,翁洁静,李琼.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研究[J].心理科学,2006(6).

[5]Ebneshahidi A, Mohseni M.The effect of patient-selected music onearly postoperative pain,anxiety,and hemodynamic profile in cesare-an section surgery.[J]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08.

[6]郑茂平.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实验到EEG、ERP、FMRI[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音乐治疗在智障成人社区康复中的研究初探
节律变化与心理体验的相关研究
音乐对儿童孤独症治疗的影响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