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老师不好当

2014-02-11 11:52倪方六
百家讲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中举奏折土地

倪方六

隋唐时期,老师的教学活动被列入考核范围,不过那时主要是考核教学量,到明代时又加入了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推出“学官考课法”,规定:府学教授有9名學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可获升迁资格。

除此外,平时对老师也有考核。在月考中,学生连续三月无长进,老师要被扣工资。如果学生在学年末举行的岁考中仍无长进,问题就严重了——凡府学12人、州学8人、县学6人以上无长进,老师除被罚俸外,还要被训导;如府学24人、州学16人、县学12人以上无长进,要取消老师资格。

对国子监老师的考核则更加严格。永乐七年(1409年)六月,国子监学生唐谦等想出来做官,吏部安排考试,结果成绩很差。按规定应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治罪,明成祖听说后,放过了他,但向全国下发“红头文件”,规定再有这种事,老师要被发配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去。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考核老师最狠的一项规定。

民国政府如何打击炒房

徐文俐

1923年,广州市政府为增加土地供应及财政收入,把全市寺庙闲地一律收归国有,向开发商和计划自建房屋的市民公开拍卖。要求无论开发商还是普通市民,竞买成功后须于七日内开工,超过七日罚两成地价;超过14日,强行迁出,由政府另行售卖。1947年,鉴于抗战之后杭州住房奇缺,杭州市政府将国有土地分批转让、出租,无论购买人还是承租人,须在两个月内开工,否则政府无偿收回土地。

但光对闲置土地进行处罚还不够,开发商完全可以在中标的地块上围一道院墙,装作已经开工,其实里面什么也不盖。所以民国政府还有另一种常备武器“征收地价税”,即国家每年要按照市场价格对私人土地征税,并把私人土地的增值部分收归国库。

这些政策本算合理,可到后来,政府的兴趣逐渐转到怎样增加财政收入上,于是不管对象,所有房产都得缴税,而且税率一样。更荒唐的是,竟然把征税任务平摊给所有居民,别说打击炒房了,还加重了无房居民的生活负担。

小说之言不能随便用

叶克飞

雍正六年(1728年),护军参领郎坤向皇上递了一份奏折,结果倒了大霉,遭遇“革职,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发落”的严厉处置。原来,其奏折中有“明如诸葛亮,尚误用马谡”等字样,违反了“奏折中不能援引小说”的规定。

有清一代,禁毁小说作为官方行为,呈常态化存在,堪称“思想阵地的重要分战场”。而清廷反感小说并非无因。当时的“反动组织”天地会主要由游民组成,会众流动性强,需频繁联络,同时又要避免官府中人混入组织。所以,他们以地下活动为主,有各种秘密“切口”。考虑到会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切口既要复杂保密,又要易接受,因此多脱胎于通俗小说。

天地会还有自己的创会史,在这个虚构故事里,有抵抗外侮,有奸臣陷害忠良,也有108人的群雄大聚义,带着许多通俗小说的影子。它随着天地会的发展逐步充实内容,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中已长达数万字,成了货真价实的小说。因此,清廷禁毁小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猜你喜欢
中举奏折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马中举陶瓷艺术作品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马中举陶瓷艺术作品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分土地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