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独立学院“专转本”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为例

2014-02-12 05:25于一群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风专科班级

于一群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专转本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1],由于要经历专科和本科两个阶段,他们的大学教育通常要在两个不同的高校接续完成。由于“专转本”学生在学习年限、生活环境,以及群体数量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在心理、行为等方面与普通本科学生有着显著差异。

1 专转本学生的特点

1.1 理论基础薄弱,学生专业跨度大

由于本科和专科的人才定位不同,专转本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比正常本三学生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的,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在一开始进入本科院校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学习的难度较大。另外,专转本学生来自不同的大专院校的不同专业[2],大部分本科专业没有直接对应的专业可以选择,造成大量专业不对口现象,学生的专业跨度较大。

1.2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级分化严重

由于转本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专科学校,各个专科院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人才培养和要求方面也大相径庭,这就导致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有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就通过了英语六级,而有的学生四级还未通过;有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就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而有的学生连计算机一级都从未考过。

1.3 缺乏归属感[3],心理问题突出

转本的学生对于新学校新环境缺乏归属感,自尊心强,心理问题突出。转入新学校,不少以前成绩优异的同学有较大的落差感,与本科学生相比,他们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自卑感随之而来。再加上转入本科后,课程负担较重,学生普遍感觉到压力较大,心理问题较突出。

1.4 缺少集体观念,班级凝聚力不强

由于班级重组的时间较短,转本学生的人际交流圈仍然以专科同学为主,较少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再加上转本后直接进入大三阶段的学习,繁重的课业和学习压力使得除了上课之外,班级同学之间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地开展全班性质的集体活动,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多,大多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小团体现象比较突出。个别专转本班级人数较多,有很多同学临近毕业班级同学的名字都无法一一记得。这就导致转本学生的集体意识比较单薄,班级在团结力和凝聚力方面远远不如本科班级。

1.5 动手能力强,技能证书多

由于专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专科阶段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大多围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来展开。因此,专转本的学生经过专科阶段的学习,大多拥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例如笔者所带的商学院07级和10级专转本学生,基本上人人手上一个证书,甚至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证书,而同一年级本科学生的证书覆盖率远低于专科学生。通过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专转本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比在理论学习方面获得的认可度要高。

2 专转本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与本科教育相比,专科阶段的教育更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远低于本科,这导致绝大多数专转本学生在升入本科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不少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相当陌生,课程多难度大,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非常迷茫。在经历过专升本考试之后,学生普遍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认为自己已经进入本科学校了,之前自己的短期“专升本”的目标已经完成,再加上陌生的坏境和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无暇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很多学生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思考和规划。

2.2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部分专转本学生在进入本科后,还是延续以前学校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不讲究学习方法的应用,在学习中不不会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少同学选择“埋头苦干”“随大流”、或者还是抱着以前那种考前突击式的学习策略[4],认为平日里无需认真听课,考试前突击复习即可。希望可以依靠“临死抱佛脚”来敷衍了事,期望可以蒙混过关。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少同学在专转本后的第一学期成绩都不是特别理想。在经历了第一学期的失败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转变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大多有所上升。

2.3 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

不少专转本学生专转本的首要目的在于获得本科学历和学位以增加就业砝码,通过专转本考试之后,认为自己已经获取了梦寐以求的本科文凭,不少学生仅仅满足于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及格过关,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学生在学习上不求甚解,不思进取,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松弛,作风散漫,萎靡不振,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2.4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转入本科学校以后,有一些学生认为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特别是理论知识,用到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所以将大学里的学习视为一种“形式化”的任务,甚至有的学生一心只想“混”毕业[4],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通过打游戏、上网等来消磨时间,还有一部分同学通过恋爱来打发时间,弥补空虚,逃避现实。

3 如何加强专转本学生的学风建设

3.1 调整教学计划,实施差异化教学

专转本学生转入本科后,直接转入三年级开始学习,虽然独立编班,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方面与本科班差异不大,这就导致转本的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大量的专业课程,一方面又要学习大量的基础课程,这种情况使得绝大多数转本学生课业繁重,压力过大。因此,对转本学生的培养应该单独制订教学计划,实施差异化教学,同时对在专科阶段已经修读的专业课可考虑免修,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2 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

(1)入学教育。专转本的学生既是原来大专院校的老生,也是新的本科院校的“新生”,在学生转入学校之初,就应大力开展专转本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身份”转变。入学教育是专转本学生融入民办院校的第一课,因此通过特殊的“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新学校的关心,增加他们的认同感。在入学教育期间,通过年级大会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新学校的校纪校规、学籍管理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情况,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增加学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学校新生活。

(2)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学风教育的核心。通过开展“诚信考试、诚信做人”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塑造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塑造良好的考风和学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好习惯。

(3)守纪教育。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维护教学秩序和学习秩序的重要保证,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必要基础。专转本新生进校后,组织学生学习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请销假制度、骨干会议制度和班会制度等。积极帮助学生了解本科在学业考核、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与以前专科院校所存在的差异。通过制度建设,增强学生的守纪意识,规范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融入新环境,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3.3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专转本学生进入本科后有两年的学习时间,课程内容比专科时层次要深,再加上转入新学校面临适应性问题,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4]。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状态,找准角色定位,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真而又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近期职业规划和远期目标,踏实地走好两年的本科生涯,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借助管理学中常用的SWOT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兴趣点,并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努力;同时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努力改正以提高技能。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本科的学习方向,为本科阶段注入学习的动力,激发自身的潜能。

3.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专转本学生是一个相异于普通学生的特殊群体,要高度重视专转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入学之初,应对所有学生开展心理普测,及时筛查高危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多关心多疏导。通过新生入学登记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于家庭困难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定期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早发现问题。在刚进校的第一学期,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在入学初,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在转本后适应初期产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波动,邀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5]。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和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定位自己,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4 结语

专转本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但不应被忽视,还应该引起各高校的重视。专转本的学生进入本科学校之后大多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因此如何加强专转本的学风建设,如何加强对专转本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

[1]文萍.新时期专转本学生特征分析及日常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146-147.

[2]冯云平.“专转本”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6):159-160.

[3]陈夏.“专转本”学生教育问题及应对措施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5):16-18.

[4]王瑜.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主动性研究[J].文教资料,2010,11月(中旬刊):164-165.

[5]赵玮.浅析“专转本”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09,4月(中旬刊):190-191.

猜你喜欢
学风专科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