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最新发展与启示

2014-02-13 07:03赵学民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启示发展

赵学民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加剧,创新经济的涌现,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一个国家必须能够科学核算自身经济体的运行情况,才能有效抵抗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突变带来的冲击。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这些需求,美国政府率先在Jorgenson教授等人2006年发布的美国国民核算账户的新架构体系(New Architecture,本文中简称NA)的基础上,对GDP等数据的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这是继2008SNA发布后,世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世界经济的认知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NA的调整、目的、意义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中国国民核算体系的修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 发展 启示

引言

美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历经50年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面临着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美国哈佛大学Jorgenson教授和BEA局长Landefeld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在他人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建立了美国国民核算体系的新框架(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NATIONAL ACCOUNTS,本文中简称NA)。NA作为BEA的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NIPAs)2003基准化的一个调整。新框架的范围被严格限定在现存的市场账户,并专注于提供一个整合的、完整的和一致的账户体系。Jorgenson(2009)在《收入与财富评论》杂志上对NA又进行了一次完整修订,使之更能够适应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等新的经济形势,同时也和2008SNA取得一致。美国经济分析局在2013年7月已经部分推行NA,比如把研发、电影版税等纳入GDP核算体系。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新的核算标准的国家。

NA的主要贡献

(一)旧体系的修订起因

美国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由于不需要像SNA那样考虑国际通用性,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了一些世界上较完善的经济核算账户。这些账户被定期更新,为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在美国战后快速发展,以及应对各种危机的过程中,表现良好。但是,美国国民核算账户体系是为了解决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更多关注经济运行状态和维持经济的增长。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加剧,新经济、创新经济的涌现,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的陡然增加,美国的经济也不能够有效地抵抗外部和内部经济环境突变带来的冲击。与此相适应的是,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也已经从维持经济稳定到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方向进行转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新的理论模型,定义新概念、发展新的统计或指数方法、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时效等。因此,美国的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很多数据使用者纷纷建议对这些账户进行修订。

(二)旧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少整合。为了满足不同的政策和分析需要,这些账户的某些组成部分是独立编制的。比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编制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账户;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编制生产力统计账户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编制其它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完全包容的。美国账户的不完整、不一致和缺口的存在降低了其用于分析的价值。尤其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矛盾更加突出。

2.范围和结构。从一开始,就有人建议扩展这些账户的范围来包括非市场活动。美国账户的创始人之一Kuznets认识到了只专注于市场活动,而把住户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等和其它更广泛的非市场活动,以及有生产价值和产生回报的资产排除在外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战后经济增长的源泉,广大学者开发了多种补充序列。

3.概念和方法。美国账户在核算美国经济时所采用的概念和方法更新太快,以至于与更新较慢的国家间的可比性受到了影响。同时美国的账户系统和SNA也存在很多不一致。

(三)新账户体系(NA)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设计

NA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总体上讲,主要为了适应经济的全球化,以IT为标志的“新经济”,研发、创意和知识产权为标志的创新经济、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到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提高以生活水平评价的经济增长的质量五个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以期实现为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提供最好的核算服务。

NA最重要的扩展包含对分析经济增长和生产率重要的无形资产,例如研发支出和住户生产一类的非市场活动,以及以所有权方式对国际交易或与微观账户相联系的宏观账户进行记录等。NA同时拥有现价和不变价的投入产出数据的一系列生产、收入和积累账户和高度一致的各个分行业的数据和汇总数据。

1.全球化的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对统计部门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该国地区之间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世界经济的准确数据。全球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相互依赖,跨国公司的激增,技术的国际间转移,国内市场对国际贸易的与日俱增的依赖,货币、财政和监管政策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政策上的相互依赖导致对统计标准一致性的迫切要求。这些工作包括协调、规范、修订现有的国民核算账户体系(SNA)和国际收支平衡手册(BPM),国际间数据传播标准以及一系列对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核算等的指导手册。

NA的优势在于弥补使用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现有的国民账户体系之间的差距,从而满足经济变化需求。比如,为了提供跨国公司对经济影响评价所需要的数据,通常要求统计部门直接对公司的外国子公司的海外活动数据调查,同时开发可供选择的核算账户体系。

NA是在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s)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发映在BEA的国际账户体系中。该体系包括记录进口、出口和来自国外收入交易记录等国外交易经常性账户。NA中涉及到核算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经济影响的账户包括:国外交易经常账户、国外交易资本账户和美国国际状况账户。endprint

2.新经济的适应。软件和硬件对于信息技术而言都是比较重要的,这点反映在巨额的软件支出上。NA采用BEA的核算方法,对三类软件进行区分——预装的、定制的和自主化的软件。预装软件是以标准化的形式销售或认证的,以包装的形式配送或是从互联网下载的电子文件。定制软件是按照特定用户的需要设计的,并辅之以分析,设计和编程等所需的定制服务。1998年以来,BEA对来自BLS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所有预装软件采用匹配模型价格指数。BEA采用编程人员的工资数据来核算自主化软件和定制软件的价格。定制软件和自主化软件的价格采用预装软件的价格和编程人员工资的加权平均来核算,并人为地设定编程人员工资占75%的权重,预装软件的价格占25%的权重。

NA中整合的行业数据和汇总数据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源泉核算作用明显,而且容易进一步分解分析。比如,可以揭示美国1995年后,有多少产出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来自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等IT投资品的生产效用的提升而引致的。

3.创新经济的适应。NA将研究与开发支出、创意投入等认为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将来会产生预期收益,而不是仅仅产生当期收益;而且研发等的收益可由其所有者来分配,这就使得研发支出具有经济资产的属性。长期以来,经济学者力图将研究开发视为创新、增长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并因此将研发驱动的经济称为技术驱动型经济或者创新经济。

NA对创新经济的重要扩展包括人力资本(Jorgenson,1996),研究与开发支出(Christensen和Jorgenson,1996),和自然资源(Wright,1990)。更近期的研究成果还对管理革新的价值和其它无形资本的重要性给予了关注(Corrado,2005)。所有这些资产对于增长的重要性是明确的,然而在这些资产上的投资通常是由个人或是公司使用资本完成的,这些形成的资产很少被买卖。其结果是尽管这些都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产,但是通常被作为非市场资产对待,其原因是这些资产不存在显著的第三方市场和附属的市场价格。NA如同针对耐用消费品和政府资本的处理一样,通过研究改进账户体系使其包括研发支出和其它无形资本,以改进这些账户的估价基础。在原则上,NA将未给研发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研发不归为固定资产,而是记作中间消耗。除非直接计算出研发的市场价值,否则NA就按照包括失败研发的成本在内的成本总额确定其价值。

研究与开发支出是1993SNA没能解决的问题之一。该问题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1993SNA增补修订问题清单”44项议题中位列第9号,属于“非金融资产”类别。2009年12月发布的2008年SNA中已经将研究和开发支出归为非金融类投资。2008SNA在这点上和NA是一致的。

4.经济增长的来源。经济增长的来源对估计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的投资和劳动服务,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可以估计经济增长的潜力。NA中对不变价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的基本革新是,引入用户成本公式来虚拟资本服务的租金。SNA传统上以市场租金来做此虚拟,但是市场租金的数据在范围上受到限制,不能满足一个整合的和一致的美国国民经济账户对资本服务的需求。Jorgenson(2008)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来源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解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原因。

NA将GDP分为消费品和投资品产出等。为了构建GDP的数量指数,NA首先将产出在消费品和投资品之间进行分配。投资品包括耐用品和建筑物,消费品包括非耐用品和服务。NA构建消费者,机构和政府的耐用品服务,以及机构和政府不动产的价格和数量指数,作为虚拟的资本服务价值的一部分。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价格和数量采用环比的Fisher理想指数,来构建GDP的价格和数量指数。NA将GDI定义为包括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等项目。GDI中劳动收入的数量指数构建是根据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劳动报酬的数据。同样使用环比的Fisher理想数量指数构建劳动收入的价格和数量指数。核算不变价的资本收入、财产报酬、折旧和资本资产需要资本品的价格和数量数据。通过联合劳动和资本收入指数来构建GDI的价格数量指数。劳动和资本的权重是劳动和资本收入在GDI中的相应比例。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不变价GDP与不变价GDI的比率。多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被解释为使用投入去生产产出的效用增加,或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出所需投入成本的下降。它是预测经济增长预期的最重要指标。NA中整合的行业数据和汇总数据对于美国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明显,而且容易在行业层面进一步分解,得到各个行业的生产率。

5.经济增长的质量。NA中净支出的数量指数是关于社会福利的一个核算;Weitzman(1976,2003)建议,其包括当期消费的数量和未来消费的净增量。相似的,净收入的数量指数是关于经济创造的劳动和财产收入的一个核算。不变价支出与不变价收入的比率称作生活水平(Level of Living),一个产生于当期和未来消费的福利数量指数,其与劳动和资本服务的供应形式相对应。生活水平的高低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从而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NA的创新

NA探讨了国家汇总层面和基于市场交易的账户。针对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创新有:

1.虚拟租金价格。基于Jorgenson(1963)提出的用户成本公式,系统化地利用了资本和资产的虚拟租金价格,这是NA整合BEA的NIPAs和BLS生产率账户的关键所在。为了在投资品生产和资本收入间获得一致性,NA虚拟了住户、机构和政府的资本收入,以及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的资本收入。对于居住用房,NA采取BEA根据出租用房的租金价值来虚拟自有住房租金价值的方法来处理。这一推算是基于市场租金价格。NA根据市场价格来推算耐用消费品,以及非营利机构拥有的耐用品和不动产的价值。endprint

NA将耐用消费品的投资从住户消费中扣除,但是将其与相应资产服务的虚拟租金价值一道纳入GDP核算。NA对于非营利机构和政府部门持有的资产采取相似的处理。由于对等地处理住户、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投资品生产和资本收入,NA中核算的GDP比NIPAs中核算的GDP高10%左右,其中美国这次的调整主要涉及研发、知识产权等,高出3%左右。

2.NA的所有账户都以现价和不变价来体现。NIPAs提供现价和不变价GDP,以及现价GDI,而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提供现价和不变价GDI,以及定义为不变价GDP和GDI比率的多要素生产率。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提供了Jorgenson(2001)提出的美国经济增长来源分析所需的数据。经济增长的来源是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以及生产率的增长。

NA还包括一个整合的收入和支出账户。收入包括要素服务销售获得的收益,加上来自国外的收支净额,以及来自国外的净税收和转移支付。支出包括以市场计价的个人和政府支出,加上来自国内资本账户的净储蓄。NA中的这一整合账户的优势是部门间的付款互相抵消了,较大程度地简化了账户结构。为了将收入分解为支出和净储蓄的数据,NA提供了现价和不变价的收入和支出账户。经济增长的使用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净储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净储蓄来自国内资本账户和国外交易资本账户,其等于总储蓄减去折旧。NA将生活水平定义为净支出与净收入的比率。这就是当前消费和当期累积的未来消费与资本和劳动服务创造的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NA的国内资本账户中投资包括私人国内投资、政府投资,以及住户和非盈利机构购买耐用品的支出,其都以市场价来估价。国内资本账户提供财富变化的数据,其等于净储蓄和资产重估价值之和。这为反映在国内收入和生产账户以及收入和支出账户中的当期经济活动,和反映在财富账户中的财富累积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内在联系。这些账户的边界在NA的整个国民经济核算模型账户中保持一致。

(五)NA的应用

NA的建立更多地是为了经济政策的制定,为了将政策从维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向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进行转变。

第一,比较明显的是NA能够对经济长期运行的趋势进行准确和一致的估计,尤其是对真实的GDP、生产率、通货膨胀,以及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增长的源泉。

第二,财政政策的制定高度依赖诸如潜在GDP、物价指数和生产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这些预测通常和它们近期的趋势密切相关。因此,明确这些指标的历史数据尤为重要。NA引进研发、创意、IT等时大幅提升了真实GDP的增长速度,当然也使很多研究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对生产率和潜在GDP增长的估计提高。几乎所有的财政决策流程是基于和服从于收入和产出的预测。因此,NA的改进提升了政策制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三,NA也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新架构中的不变价和现价数据是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等的测算基础。这直接影响到很多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判断。比如,计算机、软件和通讯设备价格快速下降使预测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但是使预测的潜在的真实GDP提高,这样就引导美国政府制定通货紧缩的政策。

第四,NA增进了对账户之间的关键关系的理解。这种关键关系能够影响政策制定者,或者通过影响研究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进而影响政策制定者,这样能够产生不同的改进且更加有希望的经济政策。当然,货币、财政和日常政策的制定者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的信息,但是NA提供的更宽更深入的数据能够在制定更加精确的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NA对中国国民核算体系修订的启示

中国于2002年发布《中国经济核算体系》,期间国民核算制度方法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国际最新的2008SNA的发布,以及美国近年采取的各种核算方法的调整,中国的核算方法也需要进行修订,形成新的文本。美国的上述实践对中国的启示如下:

首先,中国执行“人才兴国”、“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创新经济”等重大发展战略,无疑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这些战略不仅要落实在具体的政策上,更要反映在统计监测和各级政府的统计工作中。即,中国的国民核算体系也应该相应进行调整,不仅仅要符合2008SNA的规范,也应该效仿美国的NA,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合决策者需要的核算方法和体系。

其次,增长必须保证质量。信息技术、创意产业等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数量扩张,更在于其自身质量和对其他行业质量的提升。中国目前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质量没有实质性进展,这种变相的数量型扩张通常导致产能过剩,同时这种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现有的核算方法没能体现出这方面的数据,也无法进行预测,更谈不上为政策的调整做出提前的研判。应该效仿NA中的不变价和现价的账户结构以及分行业分质量等级的核算数据模式。

再次,研究与开发支出等进行资本化。将研究和开发支出计作固定资本形成,并鼓励各级政府开展重点工作。美国在NA的研究基础上率先采纳并践行这一举措。美国BEA已把研发支出纳入2012年投入产出表和2013年国民收入与支出账户的核算与编制工作。将研究与开发支出纳入GDP统计,尽管面临着各种技术困难,但符合当代世界经济由传统的要素投入推动增长向创新主导增长转型的趋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6)

2.Corrado Carol,John Haltiwanger, and Daniel Sichel, eds.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3.Jorgenson,Dale W., Mun S. Ho, and Kevin J. Stiroh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the U.S.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rg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ume 22, Number 1 Winter 2008

4.Jorgenson,D. W..Empirical Studies of Depreciation.Economic Inquiry,1996,34

5.Jorgenson,D.W..The Embodiment Hypothesi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6,74

6.Jorgenson,D.W..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placement and Depreciation, in W.Sellykaerts,Econometrics and Economic Theory,1973

7.Jorgenson,D.W..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 National Accounts.Richard and Nancy Ruggles Memorial Lecture.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eries 55,No. 1,March 2009

8.Nordhaus,William D..Principles of National Accounting for Non-Market Accounts, in Dale W.Jorgenson,J.Steven Landefeld,and William D.Nordhaus. 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National Account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2006

9.Wright, Gavin..The origins of American industrial success, 1879-1940.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