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2014-02-17 22:20刘长福
小演奏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演奏者二胡高原

刘长福

“高原现象”一词是源自心理学中有关学习部分的专用词,是指在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的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像爬山一样,是心理学“学习曲线”中的所谓“高原”,它表现为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些下降。这种“高原现象”的产生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由于练习的疲劳造成的注意力分散或者演奏动作的协调感受到了旧的演奏方法或习惯的干扰,致使练习的效果没有显著提高。2.在学习新的演奏技巧时,更为复杂的动作变化和复合技巧在演奏中的衔接难度造成了学习中的困难。除此之外,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演奏技能的迁移和干扰的问题。技能的迁移指已掌握的技能对于学习新技能时所发生的影响,比如学会了拉长弓和短弓就比较容易学会拉连弓和快弓,学会了快速的按音也容易掌握颤音(tr)的技巧等等。但在某些情况下已经掌握的旧的技能会阻碍或干扰新技能掌握,比如掌握了“滚揉”的揉弦方法,有时就会干扰对“压揉”方法掌握,学会了演奏快弓却阻碍了对于跳弓方法掌握等等。为了使不同的技能(演奏技巧)之间发生积极迁移,同时避免相互干扰,就必须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而后经过分析和概括将不同的技能协调起来。

此外,在二胡演奏中还存在着演奏技能的减弱和破坏等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由于练习的长期中断,致使练习者对于已掌握的演奏技巧,尤其是较复杂的演奏技巧逐渐生疏以至于荒废。2.练习中过度的疲劳也会使演奏的机能和技能减弱。3.由于某种演奏技巧或多种演奏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地巩固,致使“复合记忆”的能力不能正常发挥而使演奏技能逐渐下降。

原则上说“高原现象”因人而异,但它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在二胡演奏中最常见的“高原现象”有换把、换弦和揉弦几种,它们大都是在由“基础技巧”到“应用技巧”和“风格性技巧”的过渡或转换的过程中形成的。

换把技巧在二胡演奏中有三种方式,即同指滑动式、异指交递式和异指交叉式。这三种方式都是以手的主动感觉,在小臂带动下的上下滑动或跳动式的按音动作,它要求手臂和虎口松弛,左手保持松动的按音手型。在换把时,相关的各部位还需要有动作的预示感,即换把前的瞬间手臂和手及手指应在内心准备好换把动作的感觉。与此同时,在内心听觉中还应该有准确音高的预示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换把动作的把握性和按音的准确性。一个熟练的、有把握的演奏者换把动作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在演奏中尤其是大的跳把技巧中有小小的偏差,演奏者也会在敏锐听觉的“指导”下在瞬间将音按准。由于乐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不同,换把技巧又可以分为“技术性”换把和“表情性”换把两个范畴。“技术性”换把是在快速的旋律中以敏捷和干练的动作进行把位的转换,这种换把在音的衔接中干净利落、无痕迹。“表情性”换把是在慢速的抒情旋律中以较慢速的换把方式或配合“首滑指”及“尾滑指”的换把动作进行的把位转换,这种换把速度较慢而极富表情。如果在演奏时不顾速度和表情的需要、不具体分析旋律衔接的特点而盲目进行换把技巧,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时由于一个或几个换把动作不过关或不理想就会破坏整个的演奏效果甚至会导致演奏中断。

二胡演奏中的换弦技巧也是较为复杂的,有不同的弦序(内外弦)、弓序(推拉弓)和弓法(分连弓)的不同组合,也有不同的动作方式(手指为主、小臂为主和指腕结合等)。一些演奏者在奏换弦技巧时往往不注意对需要换弦演奏的旋律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演奏中会经常造成机能紧张、两手配合混乱乃至使演奏中断。

此外,揉弦技巧作为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技巧,能使旋律富有表情和细腻的情绪变化。一些演奏者在学习揉弦技巧时容易浅尝辄止,没有耐心通过慢练的方式使揉弦动作稳定和均匀,更不顾乐曲中细腻的情绪变化。他们不懂得变通,将不稳定也缺乏变化的揉弦动作应用在乐曲中,结果将旋律演奏得面目全非。

客观地说,“高原现象”即学习中进步的停顿只是暂时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二胡演奏中,只要练习者以细心和耐心的态度,用“慢练”的方法逐步掌握新的演奏技巧和不同技巧的协调衔接,就会克服“高原现象”,使学习的成绩稳步提高。

(作者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奏者二胡高原
二胡悠悠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交响曲中小提琴演奏者视奏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