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例青少年学生意外妊娠结局与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2014-02-18 04:40刘迎春贾桂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避孕措施妇幼保健生殖

刘迎春 贾桂英

1 塔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新疆 塔城 834700;2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379例青少年学生意外妊娠结局与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刘迎春1贾桂英2

1 塔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新疆 塔城 834700;2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通过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379例青少年学生意外妊娠患者的结局进行分析,了解塔城市青少年学生意外妊娠的现状,对学生青春期生殖保健及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计划生育手术门诊及妇科住院患者中青少年学生(年龄<24周岁)的意外妊娠行终止妊娠的患者进行统计,从初次性生活年龄、避孕知识知晓率、文化程度、流产次数、孕周、流产方式、新生儿结局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学生意外妊娠率发生率较高,相关保健知识知晓率匮乏,多次流产发生率可达到37.5%,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结论全社会多部门的共同教育才能逐步改善青少年性教育滞后、保健知识知晓率低、意外妊娠率较高的问题,不断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

青少年学生;意外妊娠;生殖健康

青少年是指年龄范围10~24岁的人群[1],我国是青少年人口大约可占全国总人口的15.26%左右[1]。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青少年首次性行为时间呈现为低龄化趋势,明显增加了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的可能性,而未婚青少年妊娠是世界各国存在的问题,以往在发达国家较多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人们的性观念逐渐开放,青少年受社会环境、电影电视、网络等影响,未成年人性成熟期提前,较早的接触了性生活[2],但由于缺乏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使得未婚青少年妊娠成为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塔城市青少年意外妊娠的现状及保健状况,我们统计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间379例未婚青少年意外妊娠结局及生殖保健知识等情况,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9例妊娠者均为学生,年龄15~21周岁,其中初中生84人次、高中生127人次、大中专及以上学生168人次;第一次妊娠115人次、第二次妊娠:122人次、第三次妊娠:99人次、三次以上妊娠:43人次;妊娠5~10周:192人次、妊娠10+1~18周:138人次,18+1~28周:42人,28+1~39+2周:7人。初次性生活时间按年龄段分为14~16周岁(初中阶段):95人、17~19周岁(高中阶段):133人、20周岁以上(高中以上):151人;知晓避孕知识并采取避孕措施者:49人、知晓避孕知识未采取避孕措施者:92人、不知晓避孕措施亦未采取避孕措施者:238人。见表1。

表1 基本情况

1.2 流产方式

孕5~10周者共192人次,56人次行无痛人流术、43人次行人流术、93人次行药物流产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根据流产情况酌情行清宫术。10+1~18周138人次,均行药物流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后均行清宫术。18+1~28周42人次,均行利凡诺尔羊膜腔注射引产,术后均行清宫术。28+1~39+2周7人,其中28+1~35+6周2人,建议待足月分娩。至36~38周返院,1人顺产、1人直

接选择剖宫产分娩。36~39+2周5人,3人临产入院分娩(分娩前家属均不知怀孕,腹痛时方知道),2人直接选择剖宫产分娩。7名新生儿均存活。见表2。

表2 流产方式

1.3 活新生儿结局

7名新生儿均存活,1人为实习期大学生,双方家长协商结婚事宜,6名新生儿均由家属抱走送人。

2 结果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尚在发育中时期,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殖保健知识及避孕知识知晓率低下,基本无正确的避孕措施,有的甚至连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多数人对待流产很漠然,其中有不少患者还是反复流产。据统计,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中感染引起的输卵管性不孕占40.8%;其次为宫颈/宫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别占27.2%和16.6%[3]。由此可知,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性教育,给予生殖保健指导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刻不容缓[4]。

3 结论

目前,解决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提前,而科学的性教育却滞后的矛盾[5],是防范青少年性行为和妊娠发生,促进生殖健康的重要问题。

3.1 加强性教育体系建设

青少年学生妊娠无论是对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及孩子均造成了伤害及负担,必须防患于未然。青少年学生心理、生理虽未成熟,但已有受孕能力,性教育可以达到推迟性行为年龄、减少青少年性病和意外妊娠,保护年轻人免受流产及分娩的痛苦及艾滋病或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危害。青少年学生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6]。然而,目前学校的性教育已经显著滞后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在各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且教育内容笼统空泛,难满足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渴求。许多学生获取的性知识信息是零散而不全面的。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性教育的目的,更增强了青少年对性的好奇心。学校应当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适当开设一些相关课程,系统性介绍性以及性病预防知识。消除青少年对性的好奇心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应当使青少年能够充分意识到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以及流产手术会给个人、家长及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3.2 完善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系统

至今我国仍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系统。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关注度尚且不足。青春期少年不适合在儿科就诊,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健康问题也与成年人不同,在为成年人设置的诊所就诊让他们感觉不舒服。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来为促进青春期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做了大量努力,但大多发展中国家并未特别为青春期少年设置特殊的医疗卫生系统,因此,完善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系统刻不容缓,相关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投入更多的资金及关注给青春期保健门诊的建设,并培训一批专职的医务人员负责这项工作。

3.3 职能单位转变观念,扩大服务范围

一直以来,相关的妇幼保健部门忽视了青少年的避孕以及咨询服务工作,使得青少年面临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危险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因此,要求妇幼保健部门传统转变观念,将青少年生殖健康作为关注的重点之一,让青少年女性了解过早的性行为可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3.4 加强对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管理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迅猛发展,很多农村青少年为摆脱辛苦的耕作生活而大量涌入城市。目前,保健管理工作忽略了对这些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进行相关管理。同时,由于这些青少年独自漂泊于异地,难免产生恐惧、孤独等心理,促使了他们去寻求异性的慰籍。同时,如果这些青少年由于过早性行为出现意外妊娠,由于经济条件及风险意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他们选择一些不安全流产的方式,最终导致宫腔粘连等妇科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应建立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管理制度,降低流动人群中青少年非意愿妊娠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性教育和普及避孕知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是保持社会繁荣与稳定、家庭健康与幸福的重要保证。

[1]王东玲. 中国未婚青少年妊娠原因及社会敢于对策[J]. 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9,17(2):123-126.

[2]张志红,曹小明,张文浩,等. 性教育对青少年知识水平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3,11(10):599.

[3]薛凤霞, 乐杰.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若干问题的新认识[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 35(1): 72-74.

[4]胡庆娜. 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的原因及探索[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2): 68-69.

[5]程志群,郭雅. 攀枝花市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的性健康及避孕知识需求现状与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3 (22):1224-1226.

[6]赵更生,王临虹,周敏. 城市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史及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2(19):97.

R173

B

1674-9308(2014)07-002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15

猜你喜欢
避孕措施妇幼保健生殖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刍议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