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

2014-02-20 20:26吴再柱
中小学校长 2014年1期
关键词:副校长教学质量德育

有人开玩笑说,一位普通教师能够做个中学副校长,便已是“祖坟冒青烟”了。此语虽为笑话,却也道出了一个副校长职位的来之不易。但如果要成为一位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在以下“四得”上下功夫。

站得讲台

副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是要站得讲台。不能站稳讲台的教师,无论他担任学校的什么职务,都称不上“有专业底气”。能站稳讲台的教师,必然能得到学生的敬仰,得到同行的肯定,他的教学质量也一定是优秀的。

一是学生喜爱。诗人汪国真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赞誉,实际上就是要用教师的学识和人格征服学生这一群“人山”。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最满意”,主要有六个关键词:“尊重”、“公平”、“坦诚”、“幽默”、“才情”和“教艺”。2013年教师节,我教过的一位学生从武汉发来一首藏头诗,表达对老师最深的祝福:“愿景齐追中国梦,吴头楚尾秋意浓。再立经纶润无声,柱顶乾坤教育梦。老生常谈话古训,师道授业传新风。幸栽桃李芳天下,福被日月誉西东。如风化雨春不老,意盖青山万年松。”“愿吴再柱老师幸福如意”这样的祝福,道出了一个学子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仰,它最能让教师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幸福。

二是同行肯定。得到同行的肯定,有许多渠道,其中最能考验教师综合实力的,莫过于公开课。在我经历的几所中学里,教研组长和同组教师,他们大多以“引领”为名(大概其中不乏考验之意吧),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的公开课,都让我打头阵。作为副校长的我,自然不便推脱,而且每次讲课我都有意尝试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散文的、诗歌的、现代文的、古典文的,阅读教学的、作文指导的。每次讲完后,同行们都予以了较高的评价。在刚刚结束的学案课比赛中,我主讲的一节课《在山的那边》获得了第一名。这节课还得到了县教研室专家、本校其他学科教师的一致肯定。这也为本校实施课改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课例。

三是质量优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在一些教学质量比较优秀的学校,比如我现在所在的这所连续十年获得全县“教育质量特别优秀奖”的学校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俗地说,教师的绩效(其实不仅仅是考绩,更多的应当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受关注。学校的领导,如果教学质量落伍了,他在学校里说话的底气往往也大打折扣。即便你讲的课再好,发的文章再多,最终还是要靠你的“质量实力”来说话。因此,深谙教育规律、教学精益求精便成为“制胜法宝”。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我认为“文本学习”、“课堂管理”和“习惯催逼”是有效教学的“三驾马车”,也正是在这“三驾马车”的驱使下,我的教学质量总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是名列前茅。

写得文章

有一位名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对于一位教师、一位学校领导而言,自然是需要这种“美德”的。这种美德意味着专业成长,意味着思想碰撞,意味着经验共享。

一是写好学科论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只有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才能成为有思想、有风格的教师。对于学校领导而言,首先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科这“一亩三分地”里,做好教学研究,写好教研论文,并将教研成果自觉转换为教学行为。这样才可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引领更多教师逐步走上教科研之路,进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内涵发展。

二是写好管理文章。学校副校长,注定要深入思考学校发展大计,因而写好学校管理方面的文章,便尤为重要。紧跟时代脉搏,紧扣学校实际,着眼发展方向,这样所写成的管理文章,便既有思想性,又能接地气。写好管理文章,也让自己在教育变革时期,不迷茫、不激进、不折腾,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三是作好各种演讲。学生集会、教师例会、评课议课,学校行管理人员必然要做一些书面的或者是口头的演讲。好的演讲能振奋精神、激发斗志,让人如沐春风;差的演讲则平铺直叙、言不及义,让人昏昏欲睡。因而,作为一位学校管理人员必须要修炼好一流的演讲功夫,力求做到“四有”,即有思想、有针对、有内容、有文采。这种功夫,来源于手不释卷,来源于笔耕不辍,来源于换位思考,来源于精心准备。在最近几年所做的演讲中,虽然也有不尽如意的时候。但更多的则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懂得管理

关于学校管理,我将结合工作实际,从引领思想、因势利导、整合资源三方面略作阐释。

一是引领思想。“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对于一位副校长来说,要管理好分管部门的工作,务必要站在理性的高度。做好决策、订方好案,从而引领思想、走向深远。前两年在一所中学主管德育期间,我曾制订并组织实施过一份德育“双六一”计划(“思路六个一”和“建设六个一”)。实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突出一条主线:自我完善,主动成长;搭借一个载体: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坚持一个原则:信任加赏识:每月一个主题:真、善、美,知、和、行,写、读、算,勤、学、问:达成一个目标;人人独善其身(私德),人人相善其群(公德)。与此同时,我提出了一个做“学生角度”的德育主张,即是做“学生视角、学生喜欢、学生受益”的德育。这让班主任们做起德育工作来,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二是因势利导。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作为一个“空降”副校长,在这所有着多年持续优良传统的学校主管教学工作,常有诚惶诚恐之感。于是,我把巡课与听课作为自己的常态工作。经常巡课,能够大体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各班学生的基本动态;随堂听课,则能更深入地知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更具体地发现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动机:若思想引领,教学工作便与时俱进:若未雨绸缪,教学工作便捷足先登:若运转正常,教学工作便有条不紊;若经常深入,教学工作便细致优良:若被动滞后,教学工作便混乱瘫痪;所以,作为学校教管人员,惟有学习、惟有勤勉、惟有严谨,教学质量方能长盛不衰。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无论是课改推进,还是中考质量,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整合资源。萧伯纳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出两种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想。”学校的最大资源,便是教师的思想资源;学校的有效管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整合教师的思想资源。比如,课改的策略,最终都要依靠教师的思想资源来确立。因而,教务处每个学年都组织一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以此搭建平台,推动课改,激励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2013年秋季,我们利用两周时间,在七、八年级教师中开展“四学”(自学、互学、展学、查学)本真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由各年级教师担任评委工作,并邀请教研室专家参与听课、评课。教学比武,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则让全校教师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从而使得“四学”本真课堂理念较快地在学校落地生根。

坐得冷凳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教授对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治学精神的高度概括。在我看来,“坐得冷板凳”既是一种治学精神,也是一种澹泊情怀。这种精神与情怀,在21世纪的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同样始终有着它虽不耀眼却很温润的思想光辉。

一是认识自我。希腊帕尔那索斯山神庙上刻有“认识你自己”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后来成为哲学家、教育家们立说育人的亘古不变的命题;我国也有一句古语叫做“自知者明”,是说我们只有先深刻地了解自己,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一位副校长,应当常常问问自己:“我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这种“优点”和“不足”,应当包括多方面,比如思维方式上。是擅长系统建构还是擅长具体分析:教育观念上,是学生为本还是管理为本;秉性特点上,是热情还是功利,是冷静还是冷淡,是练达还是世故等。知所长,便充分发挥,让它努力成为自己的一个亮点,并最终演绎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知不足,则自觉弥补,或是借助校长或主任的力量,形成一种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因而,“吾日三省吾身”是我们永恒的课业。

二是勉励自我。不是每一棵幼苗都能成材,不是每一个副手都能转正。一个人的成长,一方面需要自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需要机遇的特别青睐。人们常说,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但历史上许多优秀的人们也常常被闲置在被遗忘的角落,或是冷落于被遗忘的时刻。也许你被公认为有思想、有才气、有激情、有阅历,但你也一定有着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所谓的清高、所谓的落伍、所谓的木讷等等。所以,我们应始终牢记一句:“我可以更优秀!”“我可以更优秀”,这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暗示,更应当是一种自主行动,一种时不待我的积极作为,一种坚持不懈的永恒追求。

三是修炼自我。对于一位教师、一位副手来说,最好的修炼莫过于读书。正如笔者在《读书至乐在宁静》一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可以毫无功利地在节假日、晚睡前,或阳台、或房间,或沙发、或地板,泡一杯清茶,捧一卷好书,吮吸着墨香,品味着文字,享受着思想,此时在职场上曾经遭遇或是正在遭遇着的诸如待遇、职称、职位、考绩等带来的忧郁与烦恼、浮躁与尘嚣,仿佛早已淡化为清风与浮云”。我似乎越来越习惯于这样的一种生活轨迹:白天工作,夜晚阅读,周末作文。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虽然清苦,但不痛苦;虽然平淡,但不平庸;虽然简约,但不简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得载物”,活到老、学到老、修炼到老,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意义呢?

想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自然不仅仅以上这些,或者说,想要把以上这些真正做好,我们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这也许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参悟、来修炼,修炼一种“胸中日月常新美”的进取与求索,修炼一种“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与豪迈,修炼一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大气与淡定,修炼一种“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豁达与开明。

(作者: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中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新丽]

猜你喜欢
副校长教学质量德育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来宾市忻城县聘任70名法制副校长
《副校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