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98例的效果评价

2014-02-20 08:32陈建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棉花中心卫生院223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利胆疏肝胆囊炎

陈建春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棉花中心卫生院 223300

慢性胆囊炎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胆囊功能异常,约25%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其发病基础是胆总管或/和胆囊管发生梗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恶心、腹胀、嗳气、右上腹疼痛、胃部灼热感和反酸[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数量处于上升趋势。采用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虽能根治,但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通过解痉、消炎、镇痛、利胆来缓解患者症状,但文献报道该方法效果不够理想[2]。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1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比较采用疏肝利胆方的治疗组与采用消炎利胆片的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90例,其中男114例,女7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4±5.2)岁。190例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利胆方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采用消炎利胆片的传统方法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8例,对照组92例。治疗组男47例,女49例;对照组男45例,女47例。两组在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P>0.05)。

1.2 诊断标准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病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规定[3],具体标准如下:(1)有嗳气、恶心、腹胀、反酸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并且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会加重;(2)患者有持续右上腹不适感或钝痛,或者肩胛区发生疼痛;(3)患者腹部B超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或伴有胆囊结石,胆囊变形或缩小;(4)患者病程较长,病程经过有缓解发作和急性发作交替的特点;(5)患者胆囊造影检查时可见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或可见胆囊结石;(6)患者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叩诊时疼痛加剧。凡具备1、2、4、6加上3或者5即可确诊。

1.3 给药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方(大黄、甘草、木香各5g,川芎、柴胡各11g,香附、枳壳、郁金各10g,茵陈蒿、金钱草各32g,蒲公英、白芍各17g)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减,具体加减方法如下:对于脾胃虚弱患者,去除大黄,加入白术10g、党参10g、山药15g;疼痛加剧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呕吐患者,加竹茹12g、生姜6g;胆石患者,加石见穿30g、鸡内金15g。每天服用1剂,每剂水煎2次,混合均匀后分3次,分别于饭前30min温服,每次口服剂量为100~150ml。对照组92例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进行治疗,均于饭前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给药2周,治疗期间不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患者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禁辛辣油腻食物及饮酒。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规定。具体标准如下,无效:患者B超检查结果、体征及临床症状都无明显改变;有效: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炎症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显效:患者B超检查胆囊炎症明显减轻,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患者B超检查胆囊正常,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消失,并且随访1年未出现复发。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治愈例数)/患者数]×100%。

1.5 数据处理 本文中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方法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4%、85.87%,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学属“胆胀”、“黄疸”、“胁痛”范畴。《灵枢·胀论》中记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4]。慢性胆囊炎在中医学中病机可归结为气机不利,湿热蕴结。五脏六腑,胆为六腑之一,中医遵循六腑以通为用,故治疗本病过程中当以“通”字为法。疏肝利胆方中以郁金、柴胡为主药,起到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枳壳疏肝理气;香附、白芍柔肝活血、通络止痛、和胃健脾;黄芪、白术、党参健脾益气、和胃利湿;鸡内金利胆行气;蒲公英、金钱草清热利胆[5]。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金钱草有抗菌消炎功能,同时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黄芪、党参能促进胆汁排泄,加速胆囊收缩,能有效防止患者在病程中形成胆结石,同时可以促使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本文结果表明,应用疏肝利胆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郝济源,吕瑞民.简述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江西中医药,2013,9(44):79-80.

[2] 丁忠兵.自拟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56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6):54-5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1-285.

[4] 王琳,李新.慢性胆囊炎中医临床治疗近况〔J〕.吉林中医药,2003,23(7):54-56.

[5] 许嵩,王木兰,江一平.慢性胆囊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2,62(2):72-74.

猜你喜欢
利胆疏肝胆囊炎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利胆退黄夸茵陈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