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落差的运动之美

2014-02-24 22:31娄小明
江苏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韵律

娄小明

一、形动

惠山寺余游数次,皆其门庭耳。……从石门而上,路窄险孤绝,无复游人,扪萝攀石,涉其巅际。太湖淼茫,三万六千顷在决眥,始知惠山之大全。

——董其昌《容台别集》

董其昌前游惠山心不动,原因在于仅仅是门庭之见罢了。唯此次之游,始知惠山之大全。何也?人在山之巅,水于眼之底,顿时山高水阔,江平山立,顿觉山川之浩渺,天地之无际。由此可见,由于观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形象出现了不同的连接,造成了不同的落差,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需求。

肖川曾经说:“差异是交往的基础。”如果说教学也是一种交往,那么也需要落差。如果我们把教材放在学校习以为常的工作中,放在每天的例行公事上,放在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中,长此以往,容易使我们看不到落差。这样教出的学生,只会把功课当成学习的负担,把学习作为应付的手段,把技能作为炫耀的资本……他们忽略了理想和现实、教学和生活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学习也只能是,外物在动而心不动,或者是动而不大,不能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的意义,在于造成“形状”的落差,水落而石出,大漠生孤烟……通过“形”的落差,让这种意义凸显出来。

二、势动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孙武《孙子兵法》

落石之势离不开石头的形状和高度,由此产生的力量是“重力+速度”的结果。气势是中国艺术的审美要素,“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是对艺术自由状态的高度赞誉。教学也如此,既要通过教学情形形成“势”,又要这个“势”有适当的落差,如高山之巅乘势而下,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总之,教学因形而成势,因势而生力。

教学之势,因人、因文、因时、因度的不同而不同。因人,如薛法根老师的清简,孙双金老师的大气;因文,如《珍珠鸟》的深情,《去年的树》的忧伤;因时,如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的停留,与教学情绪高涨时的澎湃;因度,如对关键词语的千锤百炼,对重复章节的浅尝辄止……都能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

这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游泳既已,神质悉移”。教学气势就是带着师生进入课堂落差,在濡染、浸润中,人随文走,情随意动;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当收则收,当放则放,使得思想和精神在教学中接受洗礼自由伸展。

三、我动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方面来说,是因为河流随时在变化。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李小龙在谈及自己的学拳经历时说:“在我学艺之前,一拳对我只是一拳,一脚对我也只是一脚;在我学艺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至今深悟一拳不过是一拳,一脚也不过是一脚罢了。”

唐朝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了书法家学书的三个阶段:“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在教学上由于主体的变化也能引起对象的变化,一位教育前辈相对新教师,可能在同一节课中看到的内容,比对方要多得多,这是由于他们不同的教学经验所决定的。教学之“我动”,既是一种主观上的运动,也是一种客观上的运动,它决定着和其他对象的关系。

例如笔者在刚开始教学之时,常常认为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学小学生已经是绰绰有余,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领会教师的意图。

直到在一次公开课中,一位听课教师没有对我的教学水平说什么,只是问我:“你有没有看到一位同学在听音乐作画时节奏感很好?又有没有发现他的画和蒙德里安的《树》有点相像?”听了这番话,我突然发现自己对学生一点都不了解,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低下身子向学生请教,发现孩子有很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

后来,在一次示范课中,又一位老师提醒我,仅仅表扬学生出色的地方固然很重要,但是指出他们的缺点更重要,有时批评比赞扬更有价值。我知道了在教学中单一的、静止的落差,是无法推动学生前进的。有和学生同样的高度,不,是需要变换着高度来看学生:既看到他们的优势,也要发现他们的不足;既要看到未来的可能,也要指出现在的不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进步。

四、互动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朱熹《百丈山记》

教学落差也呈现出如此的奇异多姿,从教师的讲解变成学生的领会,从教学内容演绎为教学手段,从旧有知识生发出创新见解……教学落差的过程,不仅仅是量的搬运,也是质的改变。

这种教学互动可以是同质的,包括知识的积少成多、方法的去粗取精、技法的化繁为简……然而也可能是异质的,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方法的选择,方法的实施体现着思想的境界,思想的体现又要落实到具体的内容中。

于是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互动的教学体系,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转变,它们相互咬合,相互牵制,相互作用,成为一个自我调整的整体,也成为一个转变的整体。

五、恒动

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

——袁枚《大龙湫》

大龙湫瀑布始终在随着落差而变,但是万变而不离其宗,长度如龙,形态如龙,速度如龙,动作如龙……这种动作中具有一定的规律。

那么智慧的教学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运动轨迹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由此可见,智慧的教学应该是一个从旧知到新知的过程,具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最佳度,而且应该达到让学生“思想出汗”的程度。

瀑布化为烟,化为雾,是由于大龙湫山崖中部下凹,瀑布无所依凭造成的,它的路径不变。教学落差需要一条怎样的路径呢?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表现为“位移”的过程,而能够“位移”的心理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学落差是一个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空间,从未知走向已知,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

这种恒常的教学落差之动体现着教学的规律。

六、不动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前赤壁赋》

这种落差造成的运动,造成了世界万物的时时刻刻的运动。然而,即使从三百年后的今天来看,我们看到的大龙湫和袁枚看到的,在神韵上还是没有多大的差别,这其中有一种运动之间的不动,一种永恒存在其间。这是宇宙规律和事物本质的体现。

教学也是如此,拥有如此多的不动。就像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发展不被构想为连续不断的生长,而被视为潜在能力向特定的目标展开。这个目标又被设想为完全的,完美无缺的。任何阶段的生活都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只是向这个目标的展开。”原来这个终极目标的名字叫“完美”,它的目标没有尽头。

我们在教学中的所有运动,都是为了这个相对不动的恒定在展开。

我们的教学目标无论怎么变换,如果不能展现生命的美好,那就不是好的目标。

我们的教学内容即使千变万化,如果不能促进生命的成长,那就不是好的内容。

我们的教学方法即使再巧妙多变,如果不能增长生命智慧,就不是好的方法。

……

也许有人要说,这样的目标太遥远,那么我要说,这只不过是我们没有站在足够遥远的距离来看,用包括一切的空间,展望一切的时间,去把握这种“不动”。这时,我们会感到,教育的本质就在那里,虽然仰之弥高,望之弥远,但是它就在那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韵律
逆境新生
书的国度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Let’s chant!
偶感
写诗
青草更青处——《再别康桥》赏析
论《在地铁车站》中的“意象”
站在水中
《归园田居》(其三)和《使至塞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