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落差 确立学习起点

2014-02-24 22:31沈玉芬
江苏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教与学起点

沈玉芬

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文化传递。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代人相互传递、交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有传递意味着有落差,有落差才有教与学的可能。“三喻文化”为我们寻找教与学的落差,确定学习的起点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前喻文化:从逻辑起点发现可能

《说文解字》中对“教”的注解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施”为操作、演示,其“效”为模仿、仿效,含有“仿效前人经验”的意思。所有的“教”都是应对于“学”的起点,即:逻辑起点高于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指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即学生发展的应然状态;现实起点是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即学生发展的实然状态。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之间形成的落差使得教师成为教师,学生成为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各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等目标作了有序的规定,确立了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解读教材,就如良医号脉,把准学生的心率,发现学习的可能。

【案例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叙事性散文《姥姥的剪纸》

什么是学生不学不知道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高年段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散文的表达顺序,有时并不一定靠语法手段表现,而靠层次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衔接。因此,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姥姥的剪纸》一文亦如此。如果边读边思考段落与段落,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文本内在的“立体的结构”就能一览无遗地彰显。但是,如此散文审美意象的独特性,往往遮蔽了学生发现文本逻辑之美的视线。

什么是学生似懂非懂的?“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新课标高年段阅读目标之一。《姥姥的剪纸》一文,感情色彩鲜明。褒义词直截了当的赞美,学生一读就明白。然而,作者表达情感的路径是丰富的,读散文要善于从字词中读到作者的情感。例如“调皮、刁难”等贬义词的反衬,“什么样的兔子,什么样的老牛”等中性词组、“不管……总”等不表示实义的关联词情感的蕴含,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明白得是否清晰却不尽然。似懂非懂的学习起点,需教师演绎学习需求处轻拨银弦的艺术。

什么是学生不太愿意学的?迁移运用关联词表达的作用,即用关联词写话,这不太招学生喜欢。割裂于语境的造句,往往成为学生生拼硬凑的字词堆砌训练。教者如果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起点,就能设置合宜的训练语境,通过示范辨析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迁移不是简单的运用,而是言语的创造。

落差点决定学习的起点。从逻辑起点的高度,发现落差,从而找寻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使学生愿意学原本不愿意的,知道原本不知道的,或者不够清楚、不够全面的。一定范围内,落差越大,教与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动力越大。发现可能,决定了可能的实现。

二、同喻文化:由现实起点间的差异形成张力

同喻文化是指同代人相互学习的文化。这概念揭示了一个学习规律:学生的现实起点之间存在差异,或是知识层次差异,或为个性特点差异。否认差异,即否认人区别于机器等可批量生产之物的特性。无视差异,课堂就如流水线般窄化与僵化。不管成熟的果子如何挂,总有学生因够不着而沮丧,或因太过简单而觉无趣、乏味。

学生的现实起点间存在差异。如何让文本与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张力?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需依据学生现实起点间的差异进行考量,营造学生的差异空间,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不妨以具体案例对比分析。

【案例2】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抒情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情境1:这株柳在青海高原上是如何生长,如何壮大的?请你读读这一部分,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柳树形象?你从哪里读到的?

教学情境2:这些风景背后的故事我们不知道,没有人去见证它的生长,它的经历成了一个谜。作者是如何帮我们解开这个谜的?用他自己独有的丰富的想象和猜测!请你自己读读这两段话,如果请你为这株柳背后的故事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为什么?

两个不同的情境,指向似乎相同。其实不然。

第一个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过程实为概括的过程,抑或概括后为结论寻找印证的过程。学生能得出一个个正确的结论,但停留于寻求答案的思考无法触摸柳树叩击心灵的壮美。未与个体内心相联结的阅读,难以满足不同现实起点的学生阅读需求。自读、感悟、交流,这构成了基本的阅读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模式一般较为科学,具有普适性运用价值。但是,普适性模式源于阅读教学共性和规律,往往忽视对差异的关注,课堂易缺少张力。在物理学中,张力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在这个教学情境中,课堂教学场较难构成学生间的相互牵引力。

第二个教学情境中,学生读故事,想象故事。不同个性的学生感受到的故事则不尽相同:心灵产生震撼,所取的故事名字叫“神奇的力量”;内心为柳树的命运而感叹,所取的故事名字叫“苦难”;由衷的赞美,所取的名字叫“顽强”;惊叹于生命的奇迹,取名为“一抹绿色的精彩”……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获得的也有所不同:可以是对故事内容本身的感悟;可以是言语品读带给自己内心的冲击……关注差异的教学,就如物体受到的拉力。在如此拉力的作用下,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认知等进行碰撞,形成课堂上的张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营造学生现实起点间的差异空间,让文本和每个学生之间都能保持适度的张力。有了张力,现实起点不同的学生就有了认识与情感驰骋的天地。课堂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变得鲜活而有滋味。

三、后喻文化:直面现实起点的教学相长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辞》的演说中,对家长和孩子们说“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的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打入心坎:这就是不要忘怀你们的童年!”“回家问问孩子们!”在凯斯特纳的眼里,这并非一句戏言,一个玩笑。确实,年幼者可向年长者传授。这一文化传授模式在教学中可如此诠释:学生的现实起点可能高于逻辑起点。直面两者之间的落差进行教学,促使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然而,笔者以为,教学相长的主体应为学生。教学可以相长,带给我们教学的启示:教与学的目标统一于学,统一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发现落差,教与学相适应,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其本质在于学生本位教学观的建立。以最通俗的话语表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看得到学生的起点高度,尊重他们的高度,并给予学生起点高度再生长的空间。

【案例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小说《爱之链》

师:现在,请你写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以“清晨,乔伊醒来……”要用上这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生:清晨,乔伊醒来,看到熟睡中的妻子,那样安详,那样美丽。他看了看里屋,桌子是旧的,橱柜是旧的,窗帘也还是旧的,心里感到一丝不安。他轻轻地下了床,吻了吻妻子的脸颊。一转身,看到旧书桌上的那些钱和那张纸条,“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心里感到阵阵暖意。他快步走到窗前,唰地一下拉开了窗帘,啊,灿烂的朝阳立刻涌进了小小的里屋,连同乔伊的心,都被照得亮堂堂的了。(掌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乔伊这样想着……

成人世界,有着太多的理性思考。如何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成人可以严谨地罗列其内在的写作规则。依据规则,精心地遣词造句。如此的描述较为规范,却往往缺失灵气之美。儿童则不同,他们是天生的诗人。儿童对语言的创造,往往高过于成人。“桌子是旧的,橱柜是旧的,窗帘也是旧的。”三个“旧”字,衬托出了家境的贫寒。“他快步走到窗前,唰地一下拉开了窗帘,啊,灿烂的朝阳立刻涌进了小小的里屋”,把乔伊由不安及至激动的心情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严格按照成人的表达结构,步步为营,儿童获得的是匠气,而没有言语创造的诗性。

直面儿童现实起点的高度展开教学,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定位。儿童学习的现实起点是实然的,是动态的。因此,这种建构持续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在循环建构中,坚定儿童立场,沿着学习起点关注学习状态,依据学习状态重新发现学习起点。古人云:人无常师。教师在循环建构起点的过程中,向儿童学习,共享共创。这,实为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教与学起点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六月·起点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疯狂迷宫大作战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