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失落的想象力

2014-02-24 16:46吴静
江苏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微课程想象力

吴静

【摘 要】“‘奇幻丛书微课程”是在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语文课程的基础上,以“奇幻儿童文学”丛书为研究对象、以高年级学生为受众而开发的微型课外阅读课程,以期培养学生习得替换、变化、夸张、组合等想象方法,并逐步提升学生阅读、赏析、模仿、创作奇幻文学的能力。

【关键词】奇幻丛书 微课程 想象力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诞生后,成为全世界炙手可热的奇幻儿童文学丛书。很多人追问:“为什么它让全世界的读者着迷?”媒体评论:“这套丛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重拾人们失落的想象力!”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越发受到固有的知识和思维的限制,变得“成人化”“模式化”,欠缺必要的想象力。同时,许多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不够经典与优质。笔者在平日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不仅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更关注学生阅读整套书,试图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构建“‘奇幻丛书微课程”,希望借助这样的微课程将师生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中。

一、微课程的建构:观照三度空间

(一)长度:时间保证

1.持续默读,日积月累。每日午餐后便是班级“持续默读”的时间,全班静悄悄地阅读教师推荐的奇幻丛书。

2.亲子共读,日有所读。根据每周阅读情况,填写阅读分享表(详情见表一)。

3.两周一次,读书分享。每两周一次,上一节“读书分享”课。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享,聚焦“想象”的方法。

(二)宽度:精选内容

师生共同筛选了四套“奇幻丛书”,能够由浅入深地开展“奇幻丛书”的阅读。

1.趣味。情节一波三折,读来扣人心弦,传达积极的正能量。

2.典范。经过时间的检验,符合这个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适合他们阅读“奇幻儿童文学”经典之作。

3.文学。从文字的表达上,这些书籍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极富文学味。

4.阶梯。从内容长短、理解难易度进行排序,“由浅入深”地逐步开展“奇幻丛书”阅读。这四套“奇幻丛书”按照五六年级四个学期进行阅读安排(详情见表二)。

(三)高度:阅读序列

1.以奇激趣:整体体验“想象”的触手可及。

深度阅读一套丛书需要毅力和恒心,趣味是确保阅读持续下去的动力。笔者将“趣味”放在第一位。借助读书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整体感知丛书想象的奇特,让学生感受到:哦,原来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想象”是触手可及的。

2.聚焦主角:部分感知“想象”的多元立体。

每一套“奇幻丛书”中,一定有一个或几个故事主角,这些人物通常才干超群、救世济民、本领非凡。虽然这些人物常常被“神话”,但是读到最后,你会发现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就如我们身边的某某一样,他也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以“主角”为线索,我们不难发现整套丛书的线索,感知丛书创作的多元立体。

3.留意配角:局部感受“想象”的灵动可感。

“奇幻丛书”中的人物是非常多的,纷繁复杂,可能要列一张人物关系图才能全面认识。除了光鲜的主角之外,更多的是那些匆匆即逝的小人物,因为有了他们,丛书才更有魅力和张力。在阅读时,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小人物,也能从这个局部去窥视想象的全部,感受想象的灵动可感。如,阅读“哈利波特”丛书中的小人物纳威·隆巴顿,可以从“小人物”中看出“大世界”。

4.关注表达:整体感悟“想象”的无限延展。

每一套丛书阅读完之后,笔者会带着学生讨论这些丛书的作者是怎样创作的。如,“彩乌鸦”系列,故事短小精悍,读起来轻松惬意,作者很善于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度过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和困难,这些作品有诗的韵味和散文的清新,读来温馨感人。班级中不少女孩子也尝试着创作属于自己的“彩乌鸦”系列。

二、微课程的实施:重拾想象力

(一)替换:让“想象”触手可及

“替换”指“用某个文字、符号或图片,将已经存在的文字、符号或图片换下来。”“替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想象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想象也不是那样高深,它是触手可及的。

例如,“哈利波特”丛书中提到的魔法学校的学习科目,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替换。在读书课上,学生们都不约而同提到这点。他们对魔法学校的课程十分感兴趣,想和我们现实世界学习的科目进行一下对比。下面,就是读书课上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你能一口气报出你们现在学习的科目吗?(生罗列所学科目)

师:猜猜看,魔法学校都会学哪些课程呢?

生:防御术、咒语、神奇药水……

出示书中摘录:《咒语标准》《魔法历史》……

师:这些学科中你最想学哪一门,为什么呢?

生:我最想学习《神奇野兽及如何找到它们》,我对野兽比较感兴趣。

师:是啊,在魔法学校里,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现实生活中也学习类似的科目,作者把那些司空见惯的科目替换为魔法科目,就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想象方法就叫——替换。

此外,在“借东西的小人”丛书中,阿瑞埃蒂这个主要人物的想象也是被替换出来的,她也是一个人,拥有人的一切特质。但神奇在哪里呢?阿瑞埃蒂变成了一个“小人”,比老鼠还小的“小人”。从文字内容的赏析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笔者借助一节节读书课让学生来学习“替换”的想象方法。于是,很多“奇幻习作”应运而生了。如,有学生就创作出了《铅笔头奇遇记》,这个故事替换了《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等历险系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铅笔头在现代化的文具王国里的历险故事。再如,有学生读了“借东西的小人”丛书之后,就创作出《造东西的大人》,用“大人”来替换了“小人”、用“造”来替换“借”,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阿尔法的巨人在人类世界帮助人类创造东西的奇幻故事,想象是那样的触手可及。

(二)变化:让“想象”灵动可感

“变化”作为一种想象的方法,可以让静止的运动起来,大的变小、小的变大,巧妙地运用“变化”之法,会诞生许多“奇幻”的精彩,“想象”变得灵动可感。

“哈利波特”丛书中“变化”之法比比皆是,魔法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下面是读书课上师生们的对话: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在学校已经生活了快六年了,你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

生:我喜欢校园食堂旁边的那一丛竹林,那里有一种幽静的感觉……

师:让我们来看看魔法学校的环境怎样?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什么?

(赏析《哈利·波特》文字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瞧,原本屋顶上的电灯被替换成“飘浮的蜡烛”。原本走廊两旁静止的画像居然能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了,多神奇啊!这里又有一种想象的方法——变化。原来静止的变成动态的了,原来动态的变为静止了,大的变小,小的变大……这样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学生会把这样的方法用在各自创作的“奇幻小说”中:房屋会飞了,一条条马路可以自由地移动……徜徉在变化的世界中,动静、大小、快慢、高低之间,文字显得更加灵动可感。

(三)夸张:让“想象”无限延展

“奇幻文学”中的夸张表现手法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太夸张”或“不夸张”都不能构成“奇幻文学”。

在“哈利波特”丛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笔者在读书课上就经常结合电影资源,让学生感受那份“夸张”的魅力。下面是读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的片段:

师:如果让你们也来创作,你们想象一下魔法学校还可以怎么送信呢?

生:神奇墨水书写,校方写好后,直接可以传递到学生家的墙壁上或纸面上。

生:用一种神奇的意念,就可以直接传送到对方的大脑里了。

……

师:非常神奇,有点像阿凡达了。也许,你们能想象得比罗琳更吸引人!

“夸张”,就是一张无形的翅膀,将想象的空间无限延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学生在读完“奇幻丛书”后,都纷纷试水创作。无限广阔的空间徐徐展开,上天入地,有宏观的史诗,场面宏大,更有微观的聚焦,见微知著。

(四)组合:让“想象”多元立体

“组合”指“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结合成整体,组合起来成为整体”。如,“哈利波特”丛书中提到了很多魔法世界的交通工具,有一种是这样的:“一阵低沉的隆隆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当他们朝街上望去希望找到蛛丝马迹时,那声音越变越大,最后成了一阵轰鸣声,而且是从他们头顶上发出来的。他们抬头一看,只见空中一架巨大的飞行摩托车缓缓地降落在他们面前的空地上。”关于这段话,在读书课上学生感受到作者用“组合”的想象方法创造了“飞天摩托”。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组合”方法去想象:还会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以“奇幻丛书”为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抓手和起点,也许学生的想象力也就越发多元而立体了。在指导学生阅读“纳尼亚传奇”系列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既可以将其中的每一本单独来读,也可以把七本书组合交叉在一起读,如:以一个人物的发展、以不同场景的更替、以作者的感情变化等为线索进行组合式的主题阅读。组合之后,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和惊喜。

艾登·钱伯斯在他的著作《说来听听》中提到“我们喜欢‘说来听听……”这个句子里有一种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在笔者带着学生开展“奇幻丛书”微课程的实践中,谨记“说来听听……”的妙用,一种和谐、民主的阅读软环境便打造了出来。有一个学生创作的“奇幻小说”《魔术世界》,目前一共有七个篇章,深受同学们的热捧。

无法想象,如果人类没了想象力会怎样。笔者提到的“‘奇幻丛书微课程”只是培养想象力的一条路径,“重拾失落的想象力”,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二)变化:让“想象”灵动可感

“变化”作为一种想象的方法,可以让静止的运动起来,大的变小、小的变大,巧妙地运用“变化”之法,会诞生许多“奇幻”的精彩,“想象”变得灵动可感。

“哈利波特”丛书中“变化”之法比比皆是,魔法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下面是读书课上师生们的对话: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在学校已经生活了快六年了,你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

生:我喜欢校园食堂旁边的那一丛竹林,那里有一种幽静的感觉……

师:让我们来看看魔法学校的环境怎样?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什么?

(赏析《哈利·波特》文字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瞧,原本屋顶上的电灯被替换成“飘浮的蜡烛”。原本走廊两旁静止的画像居然能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了,多神奇啊!这里又有一种想象的方法——变化。原来静止的变成动态的了,原来动态的变为静止了,大的变小,小的变大……这样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学生会把这样的方法用在各自创作的“奇幻小说”中:房屋会飞了,一条条马路可以自由地移动……徜徉在变化的世界中,动静、大小、快慢、高低之间,文字显得更加灵动可感。

(三)夸张:让“想象”无限延展

“奇幻文学”中的夸张表现手法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太夸张”或“不夸张”都不能构成“奇幻文学”。

在“哈利波特”丛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笔者在读书课上就经常结合电影资源,让学生感受那份“夸张”的魅力。下面是读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的片段:

师:如果让你们也来创作,你们想象一下魔法学校还可以怎么送信呢?

生:神奇墨水书写,校方写好后,直接可以传递到学生家的墙壁上或纸面上。

生:用一种神奇的意念,就可以直接传送到对方的大脑里了。

……

师:非常神奇,有点像阿凡达了。也许,你们能想象得比罗琳更吸引人!

“夸张”,就是一张无形的翅膀,将想象的空间无限延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学生在读完“奇幻丛书”后,都纷纷试水创作。无限广阔的空间徐徐展开,上天入地,有宏观的史诗,场面宏大,更有微观的聚焦,见微知著。

(四)组合:让“想象”多元立体

“组合”指“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结合成整体,组合起来成为整体”。如,“哈利波特”丛书中提到了很多魔法世界的交通工具,有一种是这样的:“一阵低沉的隆隆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当他们朝街上望去希望找到蛛丝马迹时,那声音越变越大,最后成了一阵轰鸣声,而且是从他们头顶上发出来的。他们抬头一看,只见空中一架巨大的飞行摩托车缓缓地降落在他们面前的空地上。”关于这段话,在读书课上学生感受到作者用“组合”的想象方法创造了“飞天摩托”。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组合”方法去想象:还会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以“奇幻丛书”为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抓手和起点,也许学生的想象力也就越发多元而立体了。在指导学生阅读“纳尼亚传奇”系列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既可以将其中的每一本单独来读,也可以把七本书组合交叉在一起读,如:以一个人物的发展、以不同场景的更替、以作者的感情变化等为线索进行组合式的主题阅读。组合之后,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和惊喜。

艾登·钱伯斯在他的著作《说来听听》中提到“我们喜欢‘说来听听……”这个句子里有一种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在笔者带着学生开展“奇幻丛书”微课程的实践中,谨记“说来听听……”的妙用,一种和谐、民主的阅读软环境便打造了出来。有一个学生创作的“奇幻小说”《魔术世界》,目前一共有七个篇章,深受同学们的热捧。

无法想象,如果人类没了想象力会怎样。笔者提到的“‘奇幻丛书微课程”只是培养想象力的一条路径,“重拾失落的想象力”,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二)变化:让“想象”灵动可感

“变化”作为一种想象的方法,可以让静止的运动起来,大的变小、小的变大,巧妙地运用“变化”之法,会诞生许多“奇幻”的精彩,“想象”变得灵动可感。

“哈利波特”丛书中“变化”之法比比皆是,魔法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下面是读书课上师生们的对话: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在学校已经生活了快六年了,你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

生:我喜欢校园食堂旁边的那一丛竹林,那里有一种幽静的感觉……

师:让我们来看看魔法学校的环境怎样?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什么?

(赏析《哈利·波特》文字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瞧,原本屋顶上的电灯被替换成“飘浮的蜡烛”。原本走廊两旁静止的画像居然能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了,多神奇啊!这里又有一种想象的方法——变化。原来静止的变成动态的了,原来动态的变为静止了,大的变小,小的变大……这样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学生会把这样的方法用在各自创作的“奇幻小说”中:房屋会飞了,一条条马路可以自由地移动……徜徉在变化的世界中,动静、大小、快慢、高低之间,文字显得更加灵动可感。

(三)夸张:让“想象”无限延展

“奇幻文学”中的夸张表现手法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太夸张”或“不夸张”都不能构成“奇幻文学”。

在“哈利波特”丛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笔者在读书课上就经常结合电影资源,让学生感受那份“夸张”的魅力。下面是读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的片段:

师:如果让你们也来创作,你们想象一下魔法学校还可以怎么送信呢?

生:神奇墨水书写,校方写好后,直接可以传递到学生家的墙壁上或纸面上。

生:用一种神奇的意念,就可以直接传送到对方的大脑里了。

……

师:非常神奇,有点像阿凡达了。也许,你们能想象得比罗琳更吸引人!

“夸张”,就是一张无形的翅膀,将想象的空间无限延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学生在读完“奇幻丛书”后,都纷纷试水创作。无限广阔的空间徐徐展开,上天入地,有宏观的史诗,场面宏大,更有微观的聚焦,见微知著。

(四)组合:让“想象”多元立体

“组合”指“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结合成整体,组合起来成为整体”。如,“哈利波特”丛书中提到了很多魔法世界的交通工具,有一种是这样的:“一阵低沉的隆隆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当他们朝街上望去希望找到蛛丝马迹时,那声音越变越大,最后成了一阵轰鸣声,而且是从他们头顶上发出来的。他们抬头一看,只见空中一架巨大的飞行摩托车缓缓地降落在他们面前的空地上。”关于这段话,在读书课上学生感受到作者用“组合”的想象方法创造了“飞天摩托”。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组合”方法去想象:还会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以“奇幻丛书”为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抓手和起点,也许学生的想象力也就越发多元而立体了。在指导学生阅读“纳尼亚传奇”系列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既可以将其中的每一本单独来读,也可以把七本书组合交叉在一起读,如:以一个人物的发展、以不同场景的更替、以作者的感情变化等为线索进行组合式的主题阅读。组合之后,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和惊喜。

艾登·钱伯斯在他的著作《说来听听》中提到“我们喜欢‘说来听听……”这个句子里有一种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在笔者带着学生开展“奇幻丛书”微课程的实践中,谨记“说来听听……”的妙用,一种和谐、民主的阅读软环境便打造了出来。有一个学生创作的“奇幻小说”《魔术世界》,目前一共有七个篇章,深受同学们的热捧。

无法想象,如果人类没了想象力会怎样。笔者提到的“‘奇幻丛书微课程”只是培养想象力的一条路径,“重拾失落的想象力”,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微课程想象力
Fun with Leaves看!我们都是树叶变的!
Monet Talks
想象力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