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航梦 我的梦

2014-02-24 00:48曹春华
江苏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海文稿江苏

曹春华

1997年,我从教的第三个年头,我所在学校的一位数学老师在“花果山杯·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获奖,并作为正式代表远赴连云港参加颁奖大会。或许觉得我是可造之材吧,载誉归来后他绘声绘色地跟我侃起了颁奖活动的盛况——不仅仅是颁奖,更有名家的引领、“水手”的切磋、同行的交流。我留心了1998年第1期的《江苏教育》,读着那篇题为《教海巨浪卷港城》的长篇纪实报道,我的心也激荡,不由得开始了憧憬和向往,从那时起,我的心底悄悄埋下了“教海探航”的梦。但是我知道,那是真正高手“对决”的舞台。那时我还年轻,于是我用我初入教坛的第一个十年作为向“教海探航”发起冲击的准备时间。我等待着、积蓄着、努力着,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说:“‘教海探航,我来了。”

从2004年开始,我与“教海探航”就有了这个一年一度“不见不散”的约定,这一约又是十年,我也成为我所在学校第二个在“教海探航”中获奖的教师,也是我校迄今为止在“教海探航”中获奖最多的教师。“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感谢“教海探航”,在一次又一次精神的跋涉中,我听到了自己成长拔节的声响;感谢“教海探航”,在她一次又一次深情的召唤中,我越发坚定了自己专业的自觉和信心。虽然仅仅获得了两次一等奖,其余都是二、三等奖,但每年我都会以“教海探航”获奖作为检验自己专业思考的最高准绳,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设置的最高尺度,作为自己最浪漫的期许。现在,参加“教海探航”,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项责任。甚至每到火热的季节,履行“教海探航”之约,竟成为我潜意识中的义务。十年的“相约”“相守”,“探航精神”也成为我行走在教育实践和研究之路上的最大动力。《用诗的方式教童诗》《慢慢走的风景》《发展才是硬道理》《通向“真”的语文》……一年一篇文稿,不仅记载着我语文教学的心路历程,串联起我的语文教学研究,而且这些获奖的文章更是对我“语文之思”的肯定和鼓励。“教然后知困”,“教海探航”让我的视野逐渐宽阔,让我思考的触角逐步从自己课堂的小舞台拓展到区域教育相对宏阔的大天地;“写,然后知不足”,“教海探航”的写作让我阅读涉猎的领地从教育教学的方寸空间拓展到儿童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学等广阔天地;在思考、阅读、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我逐步学会了论据的规整和论证的严密。与此同时成尚荣、王爱华、朱从卫、周益民等诸多师友给了我宝贵的指导:周益民总是把他最新的课堂实录与我分享,王爱华邀我参加了她主持的“小学语文‘三味课堂”课题的研究,成尚荣先生交给我“苏派研究”中的一个项目,于是便有了2012年“教海探航”的参赛论文《苏派教学:江苏教育精神的实践表达》。当然如果没有近十年“教海探航”的洗礼,我也没有勇气去尝试这样的选题,即便心有余,力也是远远不足的。

记得2011年吴江盛泽“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归来,我便把2012年“教海探航”的参赛论文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写什么”已经不是问题,我以为只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都能变成写作和研究的好话题,从而能迅速地提炼出写作的主题。思考越是深入到教育的细部,值得研究的问题自然就扑面而来。然而,什么才是我最希望的选题呢?“我还是希望你对‘苏派教学的特质和典型人物做些研究。”2012年春节前的一个午后,我收到了成尚荣先生的这则短信。联想到本年度“教海探航”征文的主题“研究苏派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如此贴切,于是方向就这样定了下来。

我感觉一直欠着“苏派研究”一笔文债,承蒙成先生抬爱,从2007年我便参与到“苏派”的研究课题中去,起初只是做一些“外围”的工作,然而作为课题组的一个成员,我越来越为自己作为一个江苏教育人而感到幸运和骄傲,更清晰更明确地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为了更好地回答“我到哪里去”——“苏派研究”,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为江苏教育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定位,这应该是每一个江苏教育人分内的责任。省教育厅领导、省教科院的专家和《江苏教育》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多个层面对“苏派”和“苏派教学”作了专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有了许多明确的论断。我思考的立足点又应在什么地方呢?

寒假里,我将原先对“苏派”的认知全部“清零”,回到最原始的“田野”:我找来了斯霞、李吉林、邱学华、孙双金、薛法根、翟裕康、张兴华等“苏派”典型名师的课堂实录和相关著述,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中沉潜。我突然发现“实践性”是这一大批苏派名师教育行为的共同特征。江苏大地,名师辈出,然而很少有“空头的理论家”,多是扎根于课堂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实干家”,其实这正是江苏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秉持的基本品格。于是我做出了大胆的猜想,也是最重要的判断:“苏派教学”是江苏教育精神在实践层面的表达方式。继而在查阅《江苏省志·教育志》等历史文献、简要探源“苏派教学”历史和禀性的基础之后,作出了进一步的论断:江苏教育一路领跑全国,勇立改革和发展潮头的实践气象,体现出江苏教育人勇于实践、善于创造、敢于争先的实践品格,这一品格已经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沉淀到江苏教育精神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今天江苏教育的宝贵财富。对“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分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经过大量的阅读和筛选,我最终确定了从“伦理”“情境”和“生成”三个维度对“苏派教学”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

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仿佛沿着一条若隐若现的崎岖山路艰难地向上登攀,其中难度最大的是理论储备不足和资料收集不易。我一边思考一边补课,布迪厄、赵汀阳、杜威、刘小枫、刘士林等中外理论名家的论述给了我理论的滋养。从寒假开始的半年时间里,除了做好所承担的毕业班教学工作外,多数的闲暇我都在资料中游走,材料一点点充实,思路一点点清晰,所收集和处理的文献材料多达一百多篇,做了厚厚一本阅读摘要,而论文的结构提纲也数易其稿,但正文却一直没有动笔。

6月20日,我所带的这一届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我的文稿也该到成形的时候了。然而就在这时我的岳父在县人民医院检查出患了重症,亟须前往南京治疗。岳父只有我妻子一个女儿,陪护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我这个女婿的身上。在只身带着岳父去治疗期间,我念念不忘即将截稿的“教海探航”征文,抓紧岳父化疗完回家休养的间隙,我完成了《苏派教学:江苏教育精神的实践表达》一文的初稿,并在截稿日期的前一天将文稿投进了信箱。

综观整篇文章,大体经历了“跳出苏派看苏派”“回到历史谈苏派”“深入苏派析苏派”这三重境界,大大丰富了论文的意蕴,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十年“探航”所逐步形成的论文写作的美学追求和行文特色,即“以诗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2012年秋天消息传来,论文再获一等奖。

2013年“教海探航”,我再接再厉,话题依然是“苏派教学”,但角度不同,我借用了“类比”的方法对“苏派教学之美”进行了美学角度的分析,可以说是用新的思考弥补了我在2012年文稿中的诸多不足。2013年秋天,消息传来,我再获一等奖,并因累计获得三个一等奖而被授予“杰出水手”称号。对于这一成绩,惊喜之余,感觉已经没有了十年前与“教海探航”初次相约时的那种刻骨铭心,更多的是平静,我告诉自己,离真正的“杰出”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盏小小的台灯,一摞厚厚的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晚、无暇的假日;一页又一页的稿纸,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记录着我一篇篇文稿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十年了,“教海探航”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融入了我的职业生命,成为了我倚之惜之的部分。我相信,在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十年,“教海探航”依然是我用心守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海文稿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图说江苏制造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
妙用PowerPoint 2003刻录多媒体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