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治疗158例足月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4-02-25 02:35重庆市黔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科409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换气肺泡盐酸

陈 凤 重庆市黔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409000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最重要病因。蒋维国、蒋明仁报道[1]新生儿肺炎占新生儿住院总人数的23.6%,新生儿肺炎死亡人数占新生儿疾病死亡数的27%。虽然医疗技术近30年有显著进步,但该病仍然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新生儿由于肺脏发育不完善,易于感染,感染后黏液排除障碍,易致阻塞,可并发间质炎症、肺不张和肺气肿等。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痰液稀释剂,可促进痰液稀释和排除,改善肺部通气与换气功能,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救治的158例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8例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9例,男38例,女41例,年龄4~19d,平均年龄(11.2±1.6)d,入院体重2.7~3.9kg,平均体重(3.1±1.2)kg;对照组79例,男43例,女36例,年龄3~20d,平均年龄(10.7±2.1)d,入院体重2.6~4.2kg,平均体重(3.4±1.3)kg。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患儿多为发热、咳嗽、吐奶、呛奶,甚者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查体:体温介于37.5~38.7℃,口唇紫绀,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啰音及痰鸣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0~17.5)×109/L,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多及点片状阴影[2]。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性别及病情程度等其他临床资料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支持治疗、吸痰、氧气吸入、控制感染及雾化吸入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采用5%葡萄糖液100ml溶液中加入7.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用药时间为7d。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疗效判定 按照《临床呼吸病学》中新生儿肺炎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为脓痰、体温、白细胞及胸片情况。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均正常,则判定为痊愈;患者4个指标中3个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显效;患者4个指标有1~2个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则判定为有效;患者各指标均不正常,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各处理组间的比较,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对定性资料(等级资料),以各种例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级资料各处理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设定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表现及住院天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表现及住院天数比较

表2 两组临床表现及住院天数比较

注: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及缓解紫绀方面优于对照组。

分组 n 呼吸困难(h)发绀(h)肺部湿啰音(d)住院天数(d)治疗组79 44.3±11.7 31.3±13.5 3.9±0.7 7.7±1.8对照组79 63.7±11.9 57.9±11.2 3.9±0.7 11.9±2.7 t 4.43 3.67 4.77 6.43 P 0.039* 0.040* 0.047* 0.037*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上发育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2)呼吸道黏膜较柔嫩,血管非常丰富,管腔较狭窄,且纤毛发育很不完善。(3)不仅肺泡数量较成人少,而且毛细血管与肺泡间距较大,因此气体交换率低;(4)呼吸道平滑肌发育较差导致咳嗽反射较弱;(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导致肺泡张力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在病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1)病因可分为分娩前、生产过程中和产后三个阶段,可分为感染性和吸入性两大类;龚洪梅报道[3]日龄<7d的新生儿共计188例,而患吸入性肺炎的概率为87.2%,患感染性肺炎概率为12.8%,日龄在8~28d的新生儿患吸入性肺炎概率为9.4%,患感染性肺炎的概率为90.6%,可见早期新生儿组患吸入性肺炎概率较大,而晚期新生儿组患感染性肺炎概率较大。(2)病理机制:由于新生儿呼吸道狭窄,纤毛发育不完善,导致病原微生物不易清除;病原体进而导致呼吸道炎症的发生,且由于呼吸道黏膜血管丰富,黏膜娇嫩,组织充血水肿、炎症渗出较成人严重,故出现了较严重的通气障碍;同时由于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不健全,使通气障碍加重。由于新生儿肺泡数量少,气体交换率低,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同时新生儿肺炎时肺脏气体交换率会更低,故肺脏会出现严重的换气障碍。(3)临床表现:呼吸快:新生儿肺炎患儿由于通气与换气障碍,呼吸代偿可增加到60次/min以上;紫绀:新生儿肺炎患儿通气换气障碍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口周紫绀,重度缺氧的患儿全身都可以现青紫;咳嗽:由于患儿咳嗽反射较弱,多表现为单声咳多不剧烈;口吐白沫:由于患儿肺部感染,故气管内出现大量白色分泌物,临床上表现为口吐白沫。上述表现是新生儿肺炎的特征之一;发热:新生儿肺炎患儿多不发热,如发热也多为低热,持续时间短,病情较重的新生儿仅表现为体温不升。其他症状:有精神差,纳奶欠佳,部分新生儿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新生儿患者甚至可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死亡。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中心环节是肺通气、换气障碍,故改善肺通气、换气是治疗的重点。

盐酸氨溴索具有独特肺功能保护作用,是一种较新的呼吸道润滑祛痰剂。(1)痰液的稀释与排出:盐酸氨溴索属于多糖纤维分解剂,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酶体释放,能够裂解糖蛋白中的多糖纤维,同时增加浆液分泌,使黏痰稀释后易于排出,改善肺通气功能;(2)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少,而氨溴索能促进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改善肺的顺应性,从而改善肺功能;(3)抗炎作用:氨溴索抗炎作用主要是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还可以减少体内细胞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减弱炎症反应[4],同时可提高抗生素血浆浓度,使半衰期延长,延长作用时间。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可以较好的改善肺通气功能,对肺换气也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加强抗生素作用。

本组实验表明,两组病例经过药物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本文结果与罗香团[5]报道一致。总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1] 蒋维国,蒋明仁.20年住院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回顾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42.

[2] 胡亚美,汪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龚洪梅.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中国中医药指南,2013,27(11):473-474.

[4] 张琼.盐酸氨溴索的药理和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11-112.

[5] 罗香团.氨溴索注射液佐治新生儿肺炎7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153-154.

猜你喜欢
换气肺泡盐酸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清晨别急着开窗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