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4-02-25 02:35吕鲜梅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334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次数哮喘发作

吕鲜梅 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 334100

小儿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儿患有此种疾病后,临床表现出病情发展迅速、疾病反复发作的特点。属于儿童呼吸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变应性疾病,在医院临床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小儿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具有非常差的依从性,从而加大了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过程中的难度[1]。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对其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患儿疾病控制率等方面显示了重要的意义。现将具体的临床疗效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192例小儿哮喘患儿。对患儿实施临床检查,均满足哮喘疾病的有关诊断标准。将患有肝肾疾病的患儿、出现精神障碍患儿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全部有效排除。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哮喘患儿分为A1组与A2组。A2组的96例患儿中,男56例,女40例,患儿最小为6个月,最大为12岁,平均年龄为(6.2±1.1)岁;患儿病程最短为0.5年,最长为10年,平均病程为(5.6±1.2)年。A1组的96例患儿中,男57例,女39例,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13岁,平均年龄为(6.9±1.2)岁;病程最短为0.7年,最长为9年,平均病程为(5.3±1.5)年。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A2组患儿主要实施常规基础护理,针对A1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心理护理干预。患儿患有哮喘疾病后,临床发病比较突然,并且病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一经发病,往往会导致患儿出现窒息的情况。此时患儿的内心会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感,对学习与生活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对身心健康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对此要求护理人员要与患儿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观察患儿当前疾病的情况,对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成功进行心理疏导,使患儿能够明确疾病发作时表现出的症状、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有效将患儿内心的消极心理消除,使患儿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与疾病进行斗争,最终成功将临床疾病的控制率提高[2]。

1.2.2 健康教育干预。使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可以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加以了解,具体包括哮喘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临床病发原因、对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完成治疗后是否可以有效达到临床的治疗效果。此外,需要使患儿以及患儿家属了解对自身疾病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患儿提出的系列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回答[3]。

1.2.3 饮食指导。要求护理人员对患儿的饮食加以指导。具体包括患儿的食物应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以及新鲜瓜果等。禁止进食海鲜或者过甜过辣的食物,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严禁进食凉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完成3个月的护理后,对呼气峰流速值进行测定,完成6个月的护理后,对患儿急诊、疾病发作次数以及患儿的住院次数进行测定[4]。

1.4 评价方法 主要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方法对两组患儿完成护理后的焦虑感、抑郁感以及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其中焦虑抑郁感:0分为无焦虑抑郁感;10分为强烈焦虑抑郁感。生活质量:0分为生活质量表现较差;10分为生活质量表现良好[5]。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本次实验数据库的建立,通过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 两组患儿分别完成护理后,在急诊、疾病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等方面,A1组明显少于A2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情况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情况

注:与A2组比较,*P<0.05。

组别 n 急诊(次) 哮喘发作(次) 住院次数(次)呼气峰流速值(L/min)A1组 96 1.63±0.17*2.25±0.73* 0.26±0.17* 270±46*A2组 96 2.97±0.42 3.81±1.66 0.51±0.23 260±59

2.2 对比两组哮喘患儿模糊数字评分的情况 两组患儿分别完成护理后,在模糊数字评分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模糊数字评分比较的情况

表2 两组患儿模糊数字评分比较的情况

组别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A1组 96 1.56±0.23 1.92±0.35 8.52±1.33 A2组 96 5.65±1.22 6.76±1.33 2.22±1.02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为与细胞因子相关联,并因为其发挥的调节作用,患儿临床往往表现出慢性气管炎炎性反应(将肥大细胞浸润作为主要特征)的情况。针对患有此种疾病的患儿,临床主要采用吸入方法给予治疗,对此患儿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规范治疗,最终才能够在降低疾病复发率以及降低疾病发作率两个方面表现出显著价值。

除了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治疗之外,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儿规范性用药,严禁出现任意更改用药剂量的情况,并且使患儿能够主动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干预等,在提高患儿临床哮喘控制率方面表现了重要意义。经过本次的对比发现,在急诊、临床疾病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等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P<0.05)。

总而言之,针对小儿哮喘患儿,对其给予必要的整体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成功凸显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孙新惠.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3(10):559-560.

[2] 边瑞军,杨晓莹.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8(30):59-60.

[3] 杜莉红.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18):732-735.

[4] 陈俏贤,赖石崧.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疗,2013,10(1):135-136.

[5] 陈庆华,桂永洪.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患儿的积极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1(30):1015-1016.

猜你喜欢
次数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依据“次数”求概率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