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方式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

2014-02-25 02:35刘春梅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39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孕产妇保健

刘春梅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2393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孕期妇女的健康,优孕、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质量,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孕期的健康与保健不仅关系着孕妇自身,更会影响子代的发育和成长。孕期保健指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卫生指导,使其正确认识妊娠和分娩,消除不必要的顾虑,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生期死亡率,早期发现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缺陷[1]。孕期保健模式已从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干预模式转变为以孕产妇为中心的保护、支持和促进母婴健康、安全的新模式。通过对孕妇及胎儿的孕期监护和保健,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并结合孕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娩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3年1-9月天长市2所医院45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病例纳入标准:(1)沟通及理解能力正常;(2)知情同意者。去除无效问卷,问卷的有效率为98%。根据孕期保健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3组:(1)全程保健组:建册<13周、16~18周开始产前检查、产检次数≥8次、医院分娩;(2)部分保健组:未建册或建册,产检<5次;(3)基本无保健组:未建册或建册后产检<2次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由专人发放调查表了解孕妇产前保健经过,指导孕妇填写问卷,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同时记录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以防混淆。

1.2.2 调查工具。(1)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职业、孕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内容;(2)孕期保健及知识知晓情况:包括产检次数、孕期营养、孕期用药、孕期异常情况、运动、孕期自我防护、胎儿自我监护、孕期性生活等8项主要内容;(3)孕期获取保健知识的途径;(4)妊娠不良结局及孕期并发症:围产儿不良结局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孕产妇孕期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糖尿病、严重贫血、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等主要内容。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450例孕产妇平均年龄(27.3±3.5)岁;孕期保健程度:全程保健为200例(44.4%),部分保健为180例(40.0%),基本无保健为70例(15.6%);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94例(20.9%),大专76例(16.9%),高中(中专)115例(25.6%),初中以下165例(36.7%);职业:自由职业177例(39.3%),公务员99例(22.0%),农民61例(13.6%),工人59例(13.1%),专业技术人员54例(12.0%);孕次:初孕者251例(55.8%),非初孕者199例(44.2%)。

2.2 妊娠期并发症的比较 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在全程保健组、部分保健组和基本无保健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2.3 妊娠不良结局的比较 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在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孕期保健程度与新生儿的出生结果存在关联。见表2。

表2 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3 讨论

3.1 孕期保健的重要性 研究[2]显示,孕期保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孕期保健的临床核心内容是产前检查和产前健康教育,目的在于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实现安全分娩和优生优育。《母婴保健法》中也明确要求保健服务人员要为孕妇提供营养及孕期自我保健指导,对产妇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产前检查的时间安排要根据产前检查的目的来决定,针对发展中国家无合并症的孕妇,WHO(2006年)建议至少需要4次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16周、24~28周、30~32周和36~38周,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3]。因此,缺乏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次数不足4次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升高、围产儿不良结局有重要关系。

3.2 孕期保健与不良妊娠结局 不良妊娠结局主要包括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等。其中低出生体重会对子代的体格、智能发育和学校成就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理性、物理性、化学性和心理性因素等。研究[4]显示,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产妇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孕产妇组。通过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可以为孕妇及家庭提供孕期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孕妇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有效地规避了不良因素对胎儿的影响,降低了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5]。本文结果也显示,全程保健组、部分保健组和基本无保健组3组之间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说明系统的孕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3.3 孕期保健与孕产妇并发症 主要包括胎膜早破、严重贫血、妊娠期高血压、过期妊娠、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疾病。有研究[6]显示,产前检查7~8次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产前检查少于7~8次组(P<0.05)。但是也有学者[7]认为增加产检次数并不能降低孕产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显示,全程参加孕期保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部分保健组和基本无保健组,3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理由相信产前系统保健是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3.4 影响孕期保健的相关因素 影响孕妇产前检查的因素主要包括孕妇自身、家庭的支持和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利用度等3个方面。孕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收入、丈夫文化程度等也影响着孕妇能否规范进行产前检查[8]。本文也显示年龄偏小、从事体力劳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产前保健意识较差,孕期保健知识获得的途径较少、知晓少,从而导致不能进行规范的产前保健,产生的妊娠不良结局较多。因此,建议广大医务工作尤其是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应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和社区的力量,大力宣传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孕妇到社区或医院接受规范系统的产前检查和孕期健康指导,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识别异常症状的能力,减少或避免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1] 裘佳敏,刘铭,段涛.产前检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6):334-336.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2):150-153.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egancy,childbirth,postpartum and newborn care:aguide for essential practice〔M〕.2nd ed.Geneva:WHO,2006:44-63.

[4] 曾淑兰,邹丹,王丽娜,等.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0.

[5] 漆洪波,罗欣.产前检查应规范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0):725-727.

[6] 王临虹,郭素芳,崔颖.低危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2):87.

[7] 孙晓光,金利娜,甄景然,等.标准产前检查模式的依从性和效果〔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723.

[8] 张勤,胡传来,尹可云,等.城市孕妇产前检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8,16(9):155.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孕产妇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