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区 创新学习

2014-02-26 10:47赵守祥孙丽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圈子交流社区

赵守祥+孙丽英

一.问题提出

语文学习“成功在积累,得失在课外”,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每个问题讨论的不可能全面而深刻,重要的为学生推荐适量的、与课堂所学的知识相关的读物及活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题社区是以某一学科为主题,由一定规模的学习群体组成的网上交流空间。交流方式可以包括BBS、论坛、聊天室、博客等多种形式。各成员在社区中通过讨论、沟通、互动等共同经验过程,来分享和交流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策略,创建集体的探究活动,扩展集体的知识和能力。如果能将主题社区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将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措施

(一)创建语文主题社区,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自2012年以来,我们依托搜狐圈子,积极建设初中语文主题社区(http://yuwenzhutishequ.q.sohu.com)。语文主题社区是学生自己的“地盘”。在这个专属的空间里,学生可以纵情徜徉。品味人间真情,在文学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文学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文学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文学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

(二)充分应用圈子优势,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圈子成员可以发帖表达自我,可以上传图片,导入相册和视频与圈成员分享,可以在圈子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交到更多的朋友,它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和即时对话等优势。语文主题社区就是充分应用圈子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并在对话中,交流情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扎实开展系列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开展了名著推介、“我的中国梦”等一系列读书征文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关注社会,拓宽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审美享受,培养创造精神。

我们尽情发挥圈子即时回复、群聊的评价优势,从“经典阅读·幸福人生”等角度提供一定的话题,让学生在回复评价时有话可说。多向互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鼓舞、激起学生的关注、热情,唤醒个性,张扬思想。

(四)联动建设数码社区,书写青春飞扬梦想

我们建立班级语文博客、工作室、飞信群、qq群等,搭建教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的平台。

将班级开展的各种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过程性资料、图片报道、总结等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记录全班学生的欢笑与泪水,记录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绩。

(五)语文主题社区学习模式

1、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以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提前一周在语文主题社区公布“任务征集”活动,让各学习小组申领任务。学生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做好准备工作,并发布在网上,老师也发布教学设计,供同学们自学研讨。这样可以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

2、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利用语文课,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这样的教学安排,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3、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以语文主题社区为阵地,围绕主题选编范文佳作,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闲暇的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文主题社区让学生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语文主题社区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陶冶情操,浸润心灵,提升人生境界;让学生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习语文,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语文主题社区为打造“新教育书香校园”、开展“百日读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班的班级博客被诸城市教研室评为一等奖,工作室被潍坊市电教馆评为一等奖,主题社区被山东省电教馆评为二等奖。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浓缩千年文化积淀,真正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赵守祥,孙丽英,教师,现居山东诸城。

猜你喜欢
圈子交流社区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