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币内外价值差异成因研究

2014-02-26 02:43陆益超
对外经贸 2014年1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货币

陆益超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一、引言

自从2005年7月中国对人民币实行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放弃了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逐步上升。2007年以来,由于长期受到贸易逆差、财政赤字和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元的走势进入了下行通道,从而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运行状况来看,人民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差异已经逐步显现,并且这种差异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上升和通胀压力的并存将可能成为一种长期持续的货币金融现象。

二、人民币内外价值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成因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在过去长期坚持人民币不升值政策,确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经济、扶持国内企业发展的作用,但由于人民币的真正价值是被低估的,所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成为廉价代名词,这种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对国内许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从而助长了我国的贸易顺差。再者,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吸引了大量外资以及热钱涌入中国,造成了中国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顺差。但这一因素并不能否认和消除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客观性。从长期来看,当前采取的低估人民币币值的货币政策虽使外贸企业和部门获得了政策红利,但同时也使得中国经济长期运行在非均衡状态下。在这种形势下一旦人民币升值的大门被打开,这种非均衡的汇率水平就不可能再继续保持。促使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美元贬值的大背景

首先,美元是当今世界货币体系的主体货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货币。金融危机以来美元贬值的大趋势已经形成,这其中包含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使得其主要货币汇率对美元都出现了大幅升值的现象。然而,事实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仍然低于世界许多主要贸易国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其中对比加元、韩元、澳元等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大约为其升值幅度的一半,因此当前人民币的升值还是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其次,欧美债务危机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将其自身持续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太缓慢所致,并据此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但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持续的贸易赤字导致了美国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而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于美国长期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模式所致,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外部贸易的失衡。同时,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黯淡,欧元区政府会把重点转移至对外贸易领域,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2.来自于国际间贸易的压力

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率使得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美国政府出于保护国内产业以及回应其国内政治诉求的需要必然加大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重视。而随着美元兑欧元的走软,欧洲各国也逐渐加强了对人民币的关注。再者,加入WTO以后,中国主要出口行业如家电、服装等与欧盟的贸易摩擦频显。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汇率低估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日渐凸显。所以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使人民币汇率与市场对货币的供求关系相符合,是改变当前对外贸易不利状况的有效方法。

(二)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货币主义学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过量货币追逐物品时,物价上涨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状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因此,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是否超过必要量是解释人民币对内贬值原因的关键所在。

从统计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自2000年初到2011年12月末,从12多万亿元增长到85.1万亿元,增长了6倍多;各项贷款自2000年初到2011年12月末,从9万多亿元增长到90多万亿元,增长近10倍;外汇储备自2000年初到2011年12月末,从1546多亿美元增长到3万亿美元,增长了近20倍。不得不说大量的流动性货币确实在中国市场泛滥,产生这种过剩流动性的主要原因如下:

1.外汇的大量流入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流动性,而当前流动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于外汇占款。可以把流入中国的外资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具有投资性质的外资大部分投入实体经济或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的部门。这部分资金由于扎根实体经济所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是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外向型经济使得中国出现了连续多年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双顺差,这就导致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而在中国现有的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本币供应量等比例增加,从而放大了流动性。

2.热钱对金融稳定的冲击

热钱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对中国金融市场有着重大影响。这种游资规模大、操作技术高,经常动用大量金融衍生工具,一旦套利成功后就迅速撤离,极易对一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

首先,一个经济体中热钱的泛滥将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以及资产的泡沫化。热钱的涌入必然要找到其依附的资产,通常是以投资的形式进入到房地产、债券市场或者股票市场中,这会造成该市场出现需求旺盛、价格攀升的现象。然而一旦这部分热钱获得了投机收益后会选择套现并撤离市场,对该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其次,热钱的涌入会使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偏差,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力度和精度都无法准确把握,严重影响该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

第三,热钱的流入增加人民币汇率上行压力。中国当前外汇储备的存量已经突破3万亿大关,远远超过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这充分说明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量热钱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由于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大量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借机牟利。

三、日元价值失衡对中国的启示

19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今天的中国十分相似,当时的日本经济蒸蒸日上,外汇储备雄厚,但“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被美国逼迫升值一倍并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在不到5年之后负向影响就充分显示出来,使得日本经济陷入所谓“失去的十年”,而货币政策的调控也亦步亦趋,无所适从。

与日元升值的历史经验类似,人民币汇率改革过程中,同样面临来自外部的货币升值压力,汇率变动的情况也与日本汇率变动有相似之处,所以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虽然当前我国资本账户仍未完全开放,但这并不能保证我国金融市场会免遭国际游资的冲击。虽然当年的日本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的管制,但日元升值的压力一直存在。按照投机者的行为规则,只要他们预期某种货币被低估并将会升值,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持有这种货币,相反则做空这种货币。由于游资的规模巨大,这种单向操作就会放大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压力,使得预期得以实现。

第二,重视货币政策在调节汇率中的作用。货币政策的实施要结合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积极拓展货币政策工具的范围是一项重要措施,只执着于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明显削弱政策的效果,并且使公众预期干预政策效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有鉴于此,需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和短期流动性工具(SLO)。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要避免重大失误,通过降低系统性风险维持人民币对内价值的稳定。当日元升值幅度超过日本政府预期时,日本采取的货币政策过于激进,最终导致了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广场协议,使得上述货币政策失误导致了严重而且难以控制的资产泡沫。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处于相似的处境。当年的日本由于惧怕日元汇率走高影响本国对外经济部门的利益,才导致制定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事后证明货币政策的失误对经济的危害超过了日元升值本身产生的危害。鉴于日本的教训,我国货币当局应当从战略高度权衡各方面利益,采取稳健而审慎的货币政策,在避免人民币过快升值与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1]邢天添.从日本对外贸易之谜看人民币升值[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9).

[2]李子联.政治与汇率:人民币升值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9).

[3]韩嫄.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

[4]艾书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2(9).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汇率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