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扰喧嚣中,遗失了那座古镇

2014-02-27 08:23卿昭娴李显彦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1期
关键词:缙云山石板路瓜藤

文/卿昭娴 图/李显彦

纷扰喧嚣中,遗失了那座古镇

文/卿昭娴 图/李显彦

雨,从天空落下,也许是怕打扰这安静的石阶,也许是怕打疼这葱绿的瓜藤,她飘落的轻柔。

风,从脸庞轻拂,也许是想唤醒这沉睡的老屋,也许是想逗乐这绽开的花朵,她飞舞的悠扬。

我,从这里走过,生怕打扰这份安宁,却又想听她给我讲讲,她的故事。

——题记

清朝康熙年间,在古渝州最偏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名叫金刚碑。而金刚碑的得名,传说是曾经有一块高6米,宽2米的天然巨石从天而降,唐人在这石头上刻了“金刚”二字,又因此地有一石落入嘉陵江中,人称“金刚碚”,故得名“金刚碑”。那个时候,缙云山南坡星罗棋布散满了小煤窑,要想将煤炭销往外地,必经金刚碑嘉陵江出口。随着煤炭业日益兴旺,这里形成了产煤、运煤、销煤的中转站,久而久之,一些为了生计的农民,在此建房而居。慢慢地,金刚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烟,同治年间,这里遍布客栈、茶馆、油行等,街上一片繁华。到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金刚碑成了文人墨客的乐园,孙伏园、陈子展等大学者,书法家谢无量等人更是深深爱上了这里。

而今,当我站在这刚被雨水冲刷过的石板路上时,看着两边因年久失修而显得破旧的楼房,心中伤感却又觉得充满希望。伤感的是,曾经的繁荣早已不再,留下的是几座古老的空房和布满青苔的石板路。希望的是,你看那郁郁葱葱的小草,挂满娇艳花朵的瓜藤,并没有因为人的离去而萎靡凋落,而是更加生机勃勃地无声陪伴着这座小镇,守护着她的过往。

沿着这条石板路,一步一步地走进里面去,远处一面写着“茶”的旗,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早已变了颜色,却仿佛能看到几个衣着古朴的老人,一手摇扇,一手端着茶杯,谈笑风生。还仿佛能看到隔壁一个肩上搭着一块长毛巾的憨厚小伙,乐呵呵地大声对我喊:“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呐?”

却不想,被身边经过的几个游客的惊叹吵醒,美梦随风散去。恍过神来,再往里走,一条老街旁一棵繁茂高大的黄桷树迎风站立着,缠绕的藤蔓蜿蜒开来,仿佛是一双双热情的手在迎接我们。老街临靠嘉陵江,两边分别倚靠着五指山和北山,一条清澈的小溪从缙云山间潺潺流出,几座青石桥跨溪而过。不远处果真看到几个老人在一片空地上摆上几张桌椅,悠闲地喝茶打牌;而周围散落着一群一簇的外来游客,有的围在石栏边看着桥下的流水,有的摆着各种造型想要和美景定格在一起,还有的在狭窄却结实的石阶上嬉笑打闹奔跑着……这宜动宜静的画面,却也融洽和谐。

古镇不大,没有多久就已走完。而她却有着非凡的魅力,让返程的我虽然身在途中,心却迟迟不肯离去。

回家以后,想要再在网上回味一下金刚碑的美,却看到了她将要被重新修复规划的消息。消息称,金刚碑将要被打造成国际水准、国内一流、西部第一的文化小镇。年久失修的房屋将会被按原貌进行修复、翻新和加固,部分遗失缺损的标志性建筑将会按原址原貌新建,预计在2016年底,金刚碑将以抗战时期繁荣风貌的全新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此时我的心情却很复杂,被改造后,金刚碑的历史韵味将被改变,那种淡然优雅经历过时光冲刷的原生态将被遗失在这纷扰的城市里。希望她被留下,但也希望她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现在我只想在她被改造前再一次去拥抱她曾经的故事,留住她即将消失的原汁原味,深藏心中。

猜你喜欢
缙云山石板路瓜藤
石板路
顺藤摸瓜
悠悠石板路
乡间那条石板路(外一章)
地瓜藤的“翻身仗”
地瓜藤的“翻身仗”
小区的石板路
瓜藤
重庆缙云山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缙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