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第一大“窝案”(上)

2014-03-01 02:10
人民公仆 2014年7期
关键词:窝案勒尔赈灾

■ 焦 利

清代第一大“窝案”(上)

■ 焦 利

在中国古代几百个皇帝里面,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算是情商、智商、胆商“三高”的皇帝之一。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绝顶聪明的皇帝,也曾有过当“冤大头”的惨痛经历。为什么说是“惨痛” 的经历呢?因为他曾经被手下官员合伙蒙骗了七年之久,当了七年的“冤大头”!

乾隆三十九年四月,浙江布政使王亶望接到圣旨,要其立刻进京见驾。什么事呢?原来呀,皇上要把他调到甘肃去,还给他安排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主持捐监。

捐监是清朝捐纳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所谓“捐监”,就是大清国的国民,可以出钱或出粮,购买国子监监生的资格。国子监是当时国家的最高教育机构,也是培养干部的教育基地。如果有人考不上秀才,不能凭科举进入仕途,那么取得监生资格,就是进入仕途的第一步,就像现在考公务员必须有大专以上文凭一样。所以,捐监,说白了就是买文凭,只要出一笔钱,就能领到“户部执照”,也就是户部发给纳监者交银的正式收据,捐纳者凭“户部执照”,可以到国子监换“监照”。“监照”是国子监发给纳监者的监生执照,也就是监生的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卖文凭的钱呢,就归户部,也就是归国家财政了。这不是国家明目张胆地卖文凭吗?这对国家考试秩序是多大的破坏呀!清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一直是小农经济,工商业不发达,所以税收有限,往往不足以支撑国家的各项财政支出,特别是遇上战争、灾荒和修水利工程的时候,国库的银子就更是捉襟见肘,不够花了。为了缓解财政困境,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就发明了捐纳制度,也就是可以花钱向政府买官、买荣誉、买文凭等等。正是由于捐纳制度对国家正常统治秩序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历朝历代一开始对于捐纳都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或者某一段特殊时期之内。但是到王朝末期的时候,捐纳往往就愈演愈烈了,造成吏治的极端腐败,加速了王朝的灭亡。清朝也是这样,康熙十三年开始小范围实行捐纳制度,乾隆登基后,鉴于捐纳的种种弊端,下令废除捐纳制度。但是,不久之后,为了赈灾的需要,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给捐纳制度开了一些口子,捐监就是其中之一。捐监所得收入主要用于赈灾。

但是,捐监制度实行期间,各省不断发生官员们中饱私囊、贪污舞弊的案件。乾隆皇帝非常生气,心想: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官的地方就有贪污”!罢了!我给你来个釜底抽薪,停止捐监得了!于是,乾隆三十一年,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叫停了捐监制度。

这一叫停捐监,对其他省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甘肃省却是影响巨大。大家都知道,甘肃地处西北,本来就地瘠民贫,属于全国最穷的省份之一。再加上清朝初年蒙古准葛尔为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多次对西北用兵,乾隆即位以来,又有平准定回之战,甘肃连年需要供应前线所需的役夫、军粮。当地百姓的生活因此更加困苦。甘肃停捐之后,为了解决当地军民的吃饭问题,户部每年需要拨给甘肃一百多万两银子。但是,即便如此,全省仍然缺粮,粮价奇高。所以,到了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谨上奏,声称甘肃地瘠民贫,时有灾荒发生,百姓经常需要朝廷的救济度日。而甘肃官仓粮食储备素来不足,希望皇上能够特别开恩,在甘肃最穷的州县恢复捐监旧例,以便增加官仓的粮食储备。

收到奏报的乾隆皇帝感到有点儿左右为难:一方面,勒尔谨说的的确有道理,甘肃有其特殊情况;但是,另一方面,捐监的弊端也难以消除,就是甘肃省,以前也发生过捐监舞弊的案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允许甘肃恢复捐监呢?

就在乾隆皇帝纠结的时候,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说话了。当时于敏中还负责管理户部,他认为勒尔谨所奏确实是实情,如果能恢复甘肃的捐监,让有财力的人交纳粮食捐为监生,既可以为户部每年节省一百多万两银子的拨款,还可以省去官府买粮食的麻烦,遇有灾荒,老百姓可以很快就近获得赈济,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万一灾民不能及时得到救济,闹起事来,那不是破坏康乾盛世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吗?当然,于敏中也许还有些私心,比如为了减少户部每年拨款的麻烦或者为了给勒尔谨等人帮忙等等,于敏中是力劝乾隆皇帝同意勒尔谨的奏请。

因为乾隆对于于敏中特别倚重,所以于敏中的意见对乾隆还是非常有影响的。既然于敏中说恢复甘肃捐监的好处多多,那就恢复吧。只是如何防止再次出现捐监舞弊的情况呢?于敏中说只要找一个皇上信得过的、得力的官员去主持捐监事务,监督好捐监的各个环节就可以了。乾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把王亶望招来了。那么皇上为什么会选中王亶望呢?是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王亶望是清官的儿子。老百姓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乾隆认为,贪官的儿子十有八九是贪官,清官的儿子也十有八九是清官。而王亶望的父亲王师,就是大清国著名的清官,他由知县历任知州、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直到江苏巡抚,一直是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平反冤狱,导民垦荒,不仅建树颇多,而且官声很好。乾隆觉得王亶望也应该有乃父之风。

第二,王亶望非常能干,是乾隆认定的“能事之藩司”。 王亶望由知县干到布政使,也的确干得不错。王亶望给乾隆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让乾隆觉得,去甘肃主持捐监这份儿艰巨的工作非王亶望莫属。

第三,王亶望熟悉甘肃情况。因为他有在甘肃任职多年的经历。王亶望刚入仕途,就是在甘肃的山丹、皋兰等县当知县。后来又升为宁夏知府,清朝时候,宁夏也是属于甘肃省管辖的。再后来,王亶望才由宁夏知府升为浙江布政使。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乾隆才选中了王亶望,觉得让王亶望去甘肃主持捐监,一定能把好事办好,绝对不会再出现过去那种舞弊情形。为了便于王亶望开展工作,乾隆还早早儿发了上谕给陕甘总督勒尔谨,一方面批准其甘肃捐监的请求,另一方面告诉他,为了将捐监工作做好,朝廷已经决定将“谨厚有余,而整饬不足”的现任甘肃布政使尹嘉铨调回京城,由王亶望前往甘肃省接替布政使之职。乾隆帝还在这道谕中告诉勒尔谨,一方面要全力配合王亶望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作为总督的监督职责。因为清朝的总督例兼都察院右都御使,同样具有监察百官的责任和权力。

满以为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的乾隆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用错一个人,带坏一批人!他不知道,任用王亶望主持捐监,将会给国家带来多么大的损失。陕甘总督勒尔谨也万万没有想到,他奏请恢复捐监,收粮备赈,本来是为国为民着想的一件好事,没想到竟然会让自己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什么?因为 “能臣”王亶望和他们想的不一样。本以为皇帝会提拔他当浙江巡抚,没想到却是让他平调到甘肃当布政使。浙江是江南富庶之地,赋税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在那里当官肥得流油;而甘肃地瘠民贫,偏远荒凉,官场素称“清苦”。前几年王亶望好不容易才调离甘肃来到浙江,还没享几天福呢,皇帝就又让他回甘肃。提拔一下再回也行啊,偏偏还是平调!王亶望内心深处感到相当的失望,他不能理解皇帝对他的殷殷期望和重托,反而以为皇帝是有意贬斥他到边远之地,心里甚至生出了一些怨恨和不满。

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到甘肃,步入简陋的布政使衙门,王亶望看着什么都不顺眼,怎么呆着都不舒服,真应了那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怎么办呢?

王亶望又想到了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本以为他会帮忙把自己推上浙江巡抚的宝座,没想到却被推到甘肃来了。虽然他也知道于敏中不可能完全左右乾隆的意图,但心里还是颇为不满。不过,事后于敏中的暗示还是让他看到一线希望:甘肃虽然艰苦,却可以曲线救国。只要干出政绩来,再加上于大人的适时推动,提拔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想到这儿,王亶望觉得又有劲儿了:对!机会在于创造,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过怎么说,再穷不能穷衙门,再苦不能苦自己。一定得想办法改善自己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一定得创造条件让自己尽快离开这个鸟不生蛋的鬼地方!当一个“能臣”把心思都用在这个方面的时候,那真是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经过一番思虑,王亶望担任编剧兼导演的一场大骗局正式拉开了帷幕。为了把戏演好,他特意将自己的亲信蒋全迪奏调到甘肃首府兰州任知府,专门承办捐监事务。

自己呢,则谋划着怎么给皇上写喜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政绩能够龙颜大悦。于是,乾隆三十九年十月,也就是王亶望到甘肃走马上任半年之后,乾隆皇帝就收到了这位“能事之藩司”送来的奏报。奏报说甘肃6个月内捐监生员 1,9017名,共收监粮82万多石。这个数字太大了,连皇帝都惊叹不已:因为报出这个大数的地方是以贫穷著称的甘肃,报出这个大数的时间仅仅只有半年。

而此时,与王亶望同在兰州办公的陕甘总督勒尔谨惊恐地发现,王亶望给皇帝的奏报其实是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因为他所报的80多万石监粮完全是纸上谈兵,官仓中实际上一粒监粮也没有。

王亶望也知道,甘肃毕竟天高皇帝远,要想成功实现自己的计划,就需要在忽悠皇帝之前,首先搞定陕甘总督勒尔谨,毕竟,在甘肃地界上,唯一能管得了自己的就是勒尔谨了。

所以,王亶望一上任,便带着从杭州带来的土特产去拜见陕甘总督勒尔谨,一方面表示要和总督一起,同心协力做好甘肃的捐监工作,另一方面,又借口官仓粮食储备远远不足,请求捐监范围不要限于朝廷规定的肃州、安西二州。

因为皇上已经给勒尔谨发过谕旨,让他全力配合王亶望工作,所以勒尔谨对王亶望也十分客气。而且,他觉得王亶望说得很有道理,仅靠两个州的监粮当然不足以供应全省的粮食需求。再加上王亶望是皇上特派的专门主持捐监工作的大臣,他当然也不好意思拒绝王亶望的要求,于是两人商定在全省捐监。鉴于王亶望对自己的尊重和客气,勒尔谨也大方地表示:“王大人,既然皇上有旨,捐监的事你就全权处理好了,我一定全力支持你工作!”

此时的勒尔谨只是考虑捐监的实际效果,并没有意识到他正在不知不觉地被王亶望牵着鼻子走。

忽悠了勒尔谨,调来了蒋全迪,王亶望导演的捐监大戏就紧锣密鼓的开演了。

王亶望的如意算盘是想以政绩来讨好皇上。因为,清朝的官员是三年一考核,三年之后,如果他业绩考核优异的话,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提拔、调离了。

所以,上任仅半年的王亶望,就向皇帝报告,甘肃的捐监工作开局良好,半年时间,收捐生员1,9017名,得豆麦82万余石。实际上,乾隆三十九年这一年,甘肃全年的捐监人数才有7455人,捐监的粮食也就30多万石(《乾隆朝惩办贪污档案选》)。王亶望虚报浮夸了将近3倍。

听到这个消息的勒尔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甘肃有这么多粮食?我怎么不知道?王亶望也太牛了吧?他是怎么做到的?不行,我得去问问他。

谁也想不到,望着一脸困惑的勒尔谨,王亶望淡定的说:“总督大人,甘肃当然没有这么多粮食。不过,我也没有收粮食。”

这句话差点儿把勒尔谨给气死了,他瞪大眼睛问王亶望:“那你收的什么?”

“银子。”王亶望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银子!”可把勒尔谨吓坏了:“你的意思是说,这次捐监,你收的不是本色,而是折色?”

“是的。”王亶望还是镇定自若。

这“本色”和“折色”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捐监中的“本色”,就是直接捐粮食来换取监生资格;而“折色”,就是把粮食折算成银子来换取监生资格。

其实,赈灾就是救人,一有灾荒就有灾民,一有灾民就得发赈灾款或赈灾粮。那赈灾粮从哪儿来呢?来自各省的储备。所以,各省都需要储备钱粮以备不时之需。而为了充实国家的粮库,政府就允许那些考不上秀才而又想在仕途发展的人捐献一定数量的粮食,来换取国子监监生的资格。这就叫本色捐监。乾隆三年,清政府把捐监的权限扩大到各省,但同时规定,捐监只能是本色捐监,而不能是折色捐监。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为了收粮食,为了真正能够储备足够的赈灾粮。

我们前面讲过,由于捐监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赈灾粮,充实官仓,而且折色捐监弊端太大,以前出过好几起舞弊案件。所以,这次乾隆皇帝对甘肃的捐监有明确指示,就是只许本色捐监,不许折色捐监。王亶望私自将本色改为折色,不是明目张胆地违背皇上的旨意吗?

令人奇怪的是:这个违背圣旨的人,面对上司的责问,竟然还毫不畏惧,如此淡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老谋深算的王亶望早已料定,勒尔谨不能拿他怎么样。

王亶望看着气急败坏的勒尔谨,开始不紧不慢地汇报自己的工作,甘肃实在是太穷啦!即使按咱们上次商量的,把捐监的范围扩大到全省,但是报捐的人依然不多,收上来的粮食还是很少,所以,本色捐监难以为继呀!不得已,我和大伙儿商量了一下,就把本色改为折色了。

勒尔谨一听气坏了:“什么?这么重要的事儿你怎么不跟我商量?”

王亶望不卑不亢地回答:“上次您说了让我全权负责,而且皇上命我专司捐监事务,所以我就自己做主啦。况且您管着陕西、甘肃两省那么多事儿,日理万机,我也不能总是去打扰您啊!您放心,折色和本色殊途同归,银子收上来,还可以拿去买粮食啊,放心吧总督大人,一切后果我来承担!”

这一来,勒尔谨还真就无话可说了。

可是,作为总督的勒尔谨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非也。他完全可以立即给皇上报告,揭发王亶望的违规行为。但是,一想到皇上的警告,他反而顾虑重重了。皇上之前给勒尔谨的谕旨里明确说了,一旦发现有“滥收折色”问题,要惟他是问。现在木已成舟,自己的责任是推不掉了。而且,当初正是他勒尔谨向皇帝奏请恢复捐监的,如果要向皇帝举报捐监舞弊,那首当其冲要追究的官员就是自己。而且,自王亶望上任以来,对自己一向恭敬客气,也没少孝敬自己,我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呢?

思来想去,考虑到种种利害关系,勒尔谨不得不认可了王亶望的行为,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得过且过吧。就是这一念之差,勒尔谨就被绑上了王亶望的贪污战车,再也下不来了。

给皇帝的喜报送出之后,王亶望心里就琢磨:报给皇上的80多万石粮食实际上一粒都没有。现在是蒙混过去了,可这位乾隆爷太聪明了,万一哪天他派人来查,发现粮仓里没粮食,那我不是死定了吗!所以,必须赶紧想办法把这些纸面上的粮食消化掉!怎么消化呢?王亶望又开始编故事了。

这一年(乾隆三十九年)秋天,王亶望向朝廷报告说,甘肃今年大旱,导致秋粮歉收,许多地方的老百姓甚至颗粒无收,酿成秋灾。请求朝廷允许放粮赈灾。

乾隆皇帝心想,甘肃今年捐监成效显著,收上来的粮食不是很多嘛。受捐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准备赈灾,现在灾害来了,乾隆当然批准赈灾。

那么怎么赈灾呢?实际运行中并不是大家过来把仓库的粮食一分那么简单。清代有一套严格的赈灾制度和程序,而且这套制度一般情况下的确可以起到抑制经办官员冒赈贪污的作用。为便于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清代的赈灾制度和程序。

清代救灾,已经形成一套完整、固定的程序。地方遇灾,要经过报灾、勘灾、审户、放赈四道程序。

首先是报灾。一旦某地出现了灾情,地方长官要迅速将受灾程度和日期向上级汇报,如果灾情还有后续发展,也要及时向上级更新信息,但时限上可以有所放宽。在报灾阶段,凡是出现隐瞒灾情不报的情况,该省督抚罚俸一年。不及时报告灾情的,晚半个月以内要罚一个月工资,晚一至三个月的要降一级,延误上报超过三个月的就要被革职。第二步是勘灾,也就是统计受灾范围和受灾人口,目的是摸清情况,为以后发放救灾物资和减免赋税提供依据。 发生灾害之后,地方官员要迅速组成勘灾小组赶赴受灾地点,勘察灾情。 勘灾小组的成员叫作勘灾委员,主要包括当地的知府、同知、通判和受灾地县令,任务是亲自赶赴受灾地视察灾情,并且为灾情造册。 清朝按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把受灾分为十个等级,叫成灾分数,一级最轻,十级最严重。勘灾阶段是贪官污吏最容易钻空子的阶段,因此法律对这一阶段的渎职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比如,在勘灾阶段,谎报灾情、任意增减受灾等级的官员,革职处理;不是故意谎报,但仍然弄错了受灾等级的官员,要降三级。

第三步是审户,就是核实灾民户口。勘灾小组 在核实受灾人户时,必须亲自上门落实情况,区分应当赈济的受灾户和受影响较小的灾民,特别要注明那些极度窘困的受灾户,以便为日后赈济时能够区别对待。审户完成后,还须要发给灾民赈票,赈票上填有户名、大小口数、成灾分数、应领粮数等等信息,一式两联,一联给灾民作为领赈依据,一联给官府留底,以备核查。

第四步就是放赈了。这是救灾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即按照勘查核实的灾情进行救济灾民。官府必须按照赈票所列的数目将赈灾粮或赈灾款发到灾民手中。为了防止冒领,要在两联赈票上都加盖戳记。还要有督赈官在现场进行监督。放赈完毕后,还要造册、盖印,以备日后上司抽查。同时,还要将放赈的情况公开告示,也就是公之于众,让老百姓监督。

这一套救灾制度应该是相当细致完备了吧?可是胆大包天又精明狡诈的王亶望居然有办法让这套严密的救灾制度形同虚设。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创建一套更为严密的集团贪污体系,让赈灾环节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贪污集团的成员。但是,这事儿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就相当不容易了。因为集团作案的风险非常大,全体集团成员必须团结一致,集体配合,只要有一个人反水,整个集团就会暴露。

但是,这么高难度的动作,王亶望居然圆满地完成了。他将包括总督勒尔谨在内的每一个与赈灾有关的甘肃官员都拉下了水,变成了他的共犯。(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窝案勒尔赈灾
巴尔莫勒尔城堡陪伴女王一生
骇图
电子数据锁定煤矿瞒报事故渎职窝案
国企腐败新态势
铁证锁定“零口供”窝案
刘志军的脱轨人生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