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防控技术

2014-03-03 16:25南文彬,胡作栋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毒十字花科花叶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又名花叶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已知的毒原有4种,即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油菜花叶病毒,其中以芜菁花叶病毒为最主要。

1 症状特点

在不同类型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发病症状有很大的差别。

1.1 在甘蓝、花椰菜等蔬菜上的症状

1.1.1 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1)黄斑型。先在幼苗老龄叶上显症,然后向新生叶上发展。叶面有明显的淡黄色或橙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斑块直径约1~5 mm,中心有一黄褐色或黑色枯点,一般直径0.5~1 mm。叶片背面的病斑边缘常围绕一圈灰褐色或黑褐色油渍状小斑点。

2)枯斑型。大多症状先在老龄叶上表现,后向新生叶上发展。叶正面有明显的淡褐色枯斑,枯斑稍凹陷,中心有一黑点,病斑直径一般为0.5~3 mm,个别的达5~7 mm。枯斑周围略退绿或无明显退绿现象。叶片背面病斑周围被水浸状灰黑色斑点包围,似放射状。病斑集中处叶脉变黑、坏死。枯斑型的另一种表现是在叶片上散生若干黑褐色的小枯斑,枯斑直径一般为0.5~1 mm

3)花叶型。其主要症状表现是叶片变黄而造成组织坏死。发病后期,新生叶大多产生皱缩症状。在花叶型症状中,在局部特征上又有下列表现:有些沿叶脉的叶肉组织退绿,呈半透明状;有些叶肉组织的部分绿色加深,而另一部分变淡;有些则叶肉组织部分变为黄、淡黄、黄白等色,变色部分不受叶脉限制,变色与不变色部分的界限模糊,呈现花叶状;也有些叶脉色泽明显加深,叶肉部分呈黄色或黄绿色。

1.1.2 留种田茎秆上症状特点

1)条斑型。病斑初期呈现褐色至黑褐色梭形斑,一般长2~3 mm。其后病斑的中心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上下两端蔓延成为长条状枯斑,有时从茎基部蔓延到果枝顶部。病斑后期纵裂,裂口处有白色分泌物。条斑连片蔓延后,导致植株半边或全株枯死。

2)轮纹斑型。茎秆上最初出现梭形或椭圆形病斑,长约2~10 mm。病斑中心开始为针尖大的枯斑,周围有一圈褐色油渍状环带。整个病斑稍突出。病斑继续扩大,中心出现淡褐色枯斑,上有白色分必物,外围有2~3层褐色油渍状梭形环带,形成同心圆。病斑连片时,呈明显的花斑。

3)点斑型。茎秆上散生黑色针尖大小的小斑点,但斑点不凸出。病斑连片时,斑点本身并不扩大。

1.2 在大白菜、小白菜、油菜、青菜、萝卜、油菜、大青菜、芥菜、水萝卜等蔬菜上的症状 苗期发病主要是花叶和叶片皱缩。先从心叶表现症状,老叶不显症。心叶首先是叶脉呈半透明状,由叶基部向尖端发展,支脉和细脉明脉显著。继而从明脉附近退绿,使绿色叶片深浅不一,呈花叶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花叶现象更为明显,且叶片皱缩不平,致使心叶卷缩,失去商品价值。留种田发病,株形矮化,薹茎缩短,不能开花。或虽能开花结角,但角果密集、畸形、籽粒少而不充实,影响种子产量和品质。

2 传播途径

蚜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的传播介体。蚜虫在病株上吸取汁液后,再到健株上刺吸汁液时,即可将病毒传播到健株上。除蚜虫传毒之外,接触传播(汁液传播)也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一个重要传播途经。病株汁液可通过人、畜、工具等接触到健株而诱发病害。土壤中病株残体的汁液与健株接触也可传毒。

3 发病规律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病毒可在冬季十字花科蔬菜、棚室十字花科蔬菜和野生十字花科植物上越冬,春季通过有翅蚜虫迁飞继续传播扩散蔓延,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发病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病毒病的传播均以有翅蚜迁飞传毒为主,而无翅蚜和有翅若蚜传毒作用较小。有翅蚜大量迁飞传毒是在十字花科蔬菜苗期,苗期有翅蚜的迁入量与病毒病的发病株率有密切的关系。播种早则毒源多且蚜虫密度大、有翅蚜迁飞扩散造成病毒再侵染的蔬菜田发病重,晚播蔬菜田发病轻。播种期不一致的十字花科蔬菜田互为邻作,相互传播扩散蔓延,发病率高且较严重。

气候条件对病毒病发生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蚜虫的迁飞和病毒病的潜育期两个方面。十字花科蔬菜在6叶期前最易感病,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繁殖活动,加速传毒蔓延,同时病毒病的潜育期短,发病快,病毒病则严重发生。侵染越早的植株发病越重。7叶后侵染发病的植株受害明显减轻。

不同蔬菜品种之间发病程度也有一定差异。4 防治技术

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避免十字花科蔬菜之间连作或邻作。清除蔬菜田四周的杂草,消灭病毒病的传播来源。选育并推广应用既抗病毒病又抗蚜虫的优良品种,减轻蚜虫和病毒病对蔬菜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适期播种,适当晚播,培育壮苗,可减轻病害。加强肥水管理,促使菜苗健壮生长,可提高抗病虫性能。随时剔除病弱小苗,并带出蔬菜田外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病虫数量。消灭蚜虫是防治关键。要从蔬菜出苗时狠抓蚜虫的防治工作,把蚜虫消灭在迁飞传毒之前。可选用0.6%苦参碱水剂800~1 000倍液、0.65%茼蒿素水剂600~800倍液等生物源农药喷雾消灭;也可选用10%蚜虱凈(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剂6 000~8 000倍液、48%乐斯本(氯吡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倍液、20%速灭杀丁(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化学合成农药喷雾消灭。在病毒病发病期间,可选用20%病毒净500倍液、20%病毒克星500倍液、20%病毒宁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5%辛菌胺水剂500倍液、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对病毒病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防控技术

南文彬 胡作栋

南文彬,胡作栋,陕西省乾县农业科技中心,邮编713300,电话13186088729。

2014-06-03

猜你喜欢
传毒十字花科花叶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秋天?花叶
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要点
花叶昆虫世界
花叶芦竹及其优化栽培技术
柑桔黄龙病有效的传毒方式:叶圆片嫁接法
创意花叶画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