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爆竹

2014-03-03 06:02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年5期
关键词:花炮楚文化爆竹

编者按 /

花炮文化的渊源是湖湘文化。“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湘文化是楚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岳麓山下走出,伴随着滔滔湘江奔腾不息。

湖南是楚文化的重要腹地,屈原南游沅湘,《离骚》流传千古;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世外桃源百世相传。自古以来,山灵水秀的湖南英才辈出,仁人志士不胜枚举。湖湘文化更似一江春水,滚滚东流,异彩绽放。

浏阳花炮便是在湖湘文化的沃土中深深扎根,蓬勃生长的一朵奇葩!以独特的风采,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

五千年智慧的积淀创造出如史诗般精彩、艳阳般的灿烂,浏阳花炮给我国古老民俗文化注入了深沉厚重的内涵,给世界文化增添了夺目的一笔。

早在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书》中就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的记载。

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在《神异经·西荒经》里,也记述有“爆竹驱山魈(传说中山里的鬼怪)”的故事。“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在深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烞(竹爆裂声)而出,臊(山魈)皆惊惮……”

到南北朝梁时,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一文中,又有“正月初一(春节),……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的记载。

到了唐宋年间,有关爆竹的记载就更多了。唐诗人刘禹锡在他的《畬田行》诗中就有“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的诗句。薛逢有《元日楼前观仗》二首之作,耒鹄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就聚爆竿灰”之语。

由此可见,花炮起源的最初动因,是为了驱邪逐鬼。只有将邪恶和鬼魅驱走,人们才能得到以平安地生活。这里无疑寄托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宋代诗人王安石、苏东坡在他们的诗文中,也记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的诗句。在南宋梁克家撰写福州地方志《三山记》(也叫《长乐记》)里,记有“州人除夕以竹著火,烧爆于庭中,儿童当街烧爆相望,戏呼大旦,谓之烧火爆”。在该志中,还记有宋宰相张浚和史学家郑樵闲谈中的趣事,“张丞相浚为帅日,除夕,浦人郑樵客郡中(指福州)与观火爆,丞相命赋诗,给竿字为韵”。樵即日占云:“驹隙光阴岁已残,千门爆竹竞团圆。烧成焰焰丹砂块,碎尽琅琅碧玉竿。唤转韶光新景燠,碎除恶魈旧吐寒。主人从此占佳瑞,再入为霖洒旱干。”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花炮不仅可以驱邪,还可以娱乐,张丞相与人们在除夕夜观爆竹,赋诗的描写就是佐证。

这些记载,都充分说明,采用竹子燃烧发出爆炸响声的“爆竹”,起源于春秋。后来,随着火药的发明和普及,造纸业的发展,爆竹匠人用纸卷成筒,装上火药、导线、将两头扎紧,点燃后发出响声和火花的爆竹盛行于唐宋,而且宋盛与唐。到了宋代,爆竹已流行于朝野了。特别是烟火的问世,不仅被人们用于除夕喜庆,以避山臊恶鬼,而且被帝王皇宫用来消遣、玩乐和军事指挥。

猜你喜欢
花炮楚文化爆竹
空气爆竹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花炮人的苦难
——听花炮人的故事我眼睛湿润了
做礼花炮
岑溪抢花炮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