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则让孩子动心的评语

2014-03-03 05:50程红兵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明德评语案例

程红兵

一学期结束,按照常规明德老师将给学生写评语,对明德教师而言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担任教师,因此也是第一次给孩子们写评语。作为校长披挂上阵,我给老师们提要求,给方法,给案例,做一次实战战前培训。我跟老师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评语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和学生交流,平常我们教师更多的是采用说话的方式教育学生,评语则是用书面语教育学生,书面语的好处是更加庄重,有一种仪式感。

何谓“评语”,其实它有三个特性:第一,评价判断,它要叙述、评论学生是非、对错;第二,协商互动,它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好的评语应该由单向传递变为多向交流,由过去只是教师撰写,学生、家长被动阅读,转变为双向、多向交流,由静态的固定判断变为动态商议对话;第三,教育成长,它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教育自己,进而发展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方式。

基于以上认识,我跟老师们提这些问题:我写给谁看?目的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应该怎样写?到底写什么?怎样呈现好?

对这些问题,我不是给老师提供现成的教条,而是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让老师们自己分辨明白,比如我写给谁看,有的案例一开始就是“该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书写认真,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一个“该生”就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远,笼统的、模式化的百搭语言,会让人望而生厌,这个不是写给孩子看,而是写给档案管理员看的。有的案例用第二人称“你”,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像是师生之间促膝谈心似的。

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当下学校教师写的评语问题在哪里?公式化,德智体美,优缺希望;脸谱化,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公文化,语气冷漠,距离很大;极端化,冷嘲热讽,一贬到底。

应该怎么写?应该面对学生,如同促膝谈心;应该针对个性,写入内心世界;应该发挥语言魅力,激励感染学生。必须提出的是评语应该是绝对真实的,我反对庸俗地讨好学生,反对无原则地吹捧学生。学生知识有错误的,予以纠正;学生认识有偏差的,应该指出;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加以疏导;学生行为有缺憾的,必须引导。

到底写什么?可以写细节,在平常的日子里,教师要留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写评语时你就会在脑海中电影画面般呈现学生的细节:那些细细小小的事情,那些微波荡漾的情绪,那一张张生动精彩的脸。还可以写表情,可以写兴趣,可以写性格,可以写平常事,凡能够打动学生,促动学生内心的,都可以写,在细节当中体现教育,体现关爱,体现思想。

年轻的明德教师十分可爱,你给他要求,给他方法,给他样板,他就还你一个奇迹。随便举几个案例,你我都能感受到他们滚烫的心。

案例一:仲豪同学,你的身上一直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信任。你发现了吗?对老师的信任,让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同学的信任,让你结识了一群可以伴你一生的朋友。珍惜这种信任,他是你一生的财富。

案例二:嗨!阳光帅气的男孩,棋下得不错哦!曾把自称下棋厉害的初中生杀得片甲不留呢!下棋时彬彬有礼,做操时规范有力,读书时一丝不苟,写字时专心致志……安静的你是那么帅气!你喜欢数学,常常找老师要那些稀奇古怪的数学问题,你思考样子特别帅。你思维开阔,课堂上常常在不经意间蹦出智慧的火花,让大家刮目相看。

案例三:你是一个乖巧又勇敢的孩子。那次风吹门把你的手夹住了,四个手指被夹得通红,老师看着多心疼啊,但你却没有掉一滴泪。排队时,你是我们班站得最笔直的小“士兵”。

怎样呈现好?我们明德的老师不是写好之后简单地发给学生,而是开动脑筋、学习借鉴,用各种有益的发布传播方式,比如有的老师把拟出的评语逐一编号,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公示于众,但不出示评价对象,让大伙儿猜猜他(她)是谁,同学们的猜测过程就是对这个同学认可和褒奖的过程。老师还征求学生意见,如果学生觉得老师的评语不够周详,可以补充。如果觉得哪一句话不够妥帖,学生也可以讨论修改。有的老师把评语写成颁奖词,教师致“颁奖词”,受表扬者“闪亮登场”。有的老师用照片制成证书样式,正面是学生参加某项活动的留影或全班福,反面写上学生获得的荣誉和评语。

翻阅明德教师给孩子们所写的评语,几乎篇篇都是用心铸就的评语,我相信它一定会给明德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猜你喜欢
明德评语案例
谢明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作文评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