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顺木之天”还是“拔苗助长”?

2014-03-03 10:19吴伶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数点整数学情

吴伶俐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我教学“小数乘整数”一课,当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今年五月,又重教此课,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几度解读与实践,终于拨云见日,也让我为教学的内在规律深深折服。

解读教材——错估了学情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四则运算学习的一次质的飞跃,为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等知识打下扎实的算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即找到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计算的依据,难点是用积的变化规律理解算理。教材对此也作了精心编排,如下图。

教材分两个例题逐层展开对算理的探究:例1大费笔墨,既对“3个鸟风筝多少钱”的问题充分展开探究,又安排了“做一做”进行练习巩固;例2促使学生找到抽象而普遍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由实践体验到抽象解读,从易到难、步步为营,教材设计的意图很明显,即学生用积的变化规律来理解算理确实有难度,因此借助例1,用学生熟悉的元、角、分,为理解算理搭个结实的“脚手架”。但我有些疑惑:教材这样安排是否过于保守?学生在探究例1时,会不会就能想到例2的方法呢?如果这样,则可通过一个探究活动呈现多种方法,并在比较中引导学生优化算理,实现对知识的建构,何乐而不为呢?

欣欣然付诸实践,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却让我举步维艰。

实践课堂——然“拔苗助长”

1.提出问题

师(出示问题:3个鸟风筝多少钱?):仔细观察图中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3.5×3)这几道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你还能解决吗?

2.解决问题

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算法,算完后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5角,35×3=105(角),105角=10.5元。

3.反馈交流

方法(1):3个鸟风筝就有3个3.5连加。

方法(2):刚才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3.5元转化为35角呢?(这样就变成35×5,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整数乘整数)

方法(3)(重点讲评):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3乘个位的5得15,3乘十位的3得9,积是105,再点上小数点。

师:刚才我们其实是先把它看作整数乘法,也就是算35×3得出积105,可最后为什么还要再点出一位小数呢?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清楚?

一时间,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在我的启发下才勉强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释,没有一个学生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答。虽然有90%的学生用方法(3)解答,但从学生的叙述来看,也是将之转化为整数乘法,却不知道“所以然”。无奈之下,我再次予以启发:“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能解释吗?”终于有一个学生想到了,而其他学生则似鹦鹉学舌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小数乘整数”一课竟然教学得如此艰难,这不得不让我深思。

问题剖析——方深悟“规律”

上述课堂实践无疑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失当,错估了学情,过高估计学生一开始就会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理;二是背离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从形象解读到抽象理解,对例1与例2之间的前后联系没有把握到位。“为什么教材要分两个例题逐层展开对算理的探究呢?为什么要在例1大费笔墨,既大幅度展开对‘3个鸟风筝多少钱的探究,又安排‘做一做进行练习巩固,到例2才用‘不再是钱数了,你还能解决吗的问题使学生寻找知识支撑呢?”通过深入思考后,我发现这样编排的理由有二:一是理解算理必须有直观的知识进行诠释,若抽取了这一直观的支撑或这一支撑不够结实,则竖式的算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乏知识的生长之基;二是例1与例2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丝丝入扣、紧密相依的递进关系,因为例1是学习例2必须的前期储备——实践经验基础,更是对知识储备的唤醒——用元、角、分的知识理解算理。其实,这里运用的就是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而这一知识恰是学生从整数乘法顺利迁移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能否熟练地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释转化的依据,是本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例1这个“脚手架”结实了,例2才成为有源之水。而在教学中我忽视了这一基础,将两个例题视作并列关系,且将重心放在了后者,本末倒置,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的内在发展体系,致使教学举步维艰。

通过深入理解与研究教材,我豁然顿悟:所有知识的教学都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知识的内在发展规律,循序渐进,顺势而为,因势而动。很多时候,规律是无法违背的,教学没有捷径可走。

再次实践——知“顺木之天”

依据上述的思路,我重新设计教学,再次在实践中检验。

1.探究算理(环节同上)

先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方法(1):用连加的方法,因为3.5×3其实就表示有3个3.5相加。

方法(2):谁理解他的算法?刚才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3.5元转化为35角呢?(这样就变成35×3,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乘整数)这种方法巧妙吗?大家一起说说这种巧妙的算法。

[思考:问学生“谁理解他的算法”,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算理,强化学生的认知,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方法(3):你能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3乘个位的5得15,3乘十位的3得9,积是105,再点上小数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刚才所说的过程很熟悉?其实就是在算35×3,只不过再点出一位小数。你觉得这样做有道理吗?(学生举手如林)endprint

生:就是把3.5元转化成35角,即3.5元=35角,35角×3=105(角),105角=10.5元。

师:角变为元,就是将105——

生: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所以点出一位小数。(如下)

师(小结):这个思路其实与方法(2)是相同的,只是这里写成竖式。把3.5元转化为35角,这样就把3.5×3转化为35×3,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再将角转化为元。

[思考:这个环节紧紧抓住元、角、分的知识这一主线,将方法(2)与方法(3)统一为一种思路——将3.5×3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定下了本课学习的“基调”,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整数。]

2.抽象算理

(1)做一做: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5.21×5)

师:你是怎么算的?能像刚才那样解释一下你的算法吗?(指名学生板演,如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了算理,并较为清晰地说明了将分转化到元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思考:有了前面探究算理的铺垫,再让学生解决“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并以此巩固用元、角、分的知识理解算理,有效地夯实了基础。这里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算理的同时,在关键处还应强调“分”到“元”的名数转化方法,使学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做足前期的准备。]

师:刚才都用元、角、分的知识来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

生:把一个因数5.21看作521,就是扩大到它的100倍,积也扩大到它的100倍,要回到原来的积,就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两位。

(2)再次深入探究。

师:现在不再是钱数了,你能计算0.72×4吗?

(3)反馈总结。

师:学到现在,你发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思考:从用元、角、分的知识到积的变化规律,这个逐步抽象阐释的过程唯有亲身经历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构建,教学就是这样的层层架构。如建筑,只有地基夯实了,上层建筑才能得以有效构建;亦如小溪,历经曲折,最终汇入江河;更似剥笋,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慢慢摸索到知识的真谛。]

课后感悟——觅“教学规律”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出自柳宗元的《种树郭橐砣传》,说的是要想让树木活得长久,长得茂盛,就必须注意树木的自然属性。教学更需要我们既知学生之性,亦应知知识之性,方能悟其神,终使学生顺利成长。其关键要抓好以下两点。

1.前测学情,顺学生之性

“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并不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化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发展……有些人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他们的做法也一样蠢;因为才力是要加以支持的,不可负累过度。”(夸美纽斯的“教与学的便宜性原则”)在第一次教学中,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一开始就会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理,高估了学情,且急于求成,以致课堂教学举步维艰。“要带学生到那里去,首先要知道学生在哪里。” 背离了学生的需求,教学只会浮于学生认知起点之上或低于认知起点,使知识失去了生长之根基,学生求知的火花也只能黯然而逝。可见,前测学情是上好课的基础,依据学情施教是教学的根本。没有前期的准确调查,盲目估计学情,就如“拿一只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大部分的水会流到瓶子外面去”,此时的教学必定如履薄冰,因为它缺乏了教学的根基。所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教得踏实、学得有效,知识之花才能最终得到绽放。

2.参悟教材,顺知识之性

深入参悟教材,明其精髓,是我们教学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再“跳”出教材,灵活运用,使教材为我所用,此为“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而“入乎其内”是根基所在,“出乎其外”是拓展提升。那么,如何“入乎其内”呢?分析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地位作用是深入参悟教材的关键所在,但这关键的一步却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本课知识点如何教学,至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去深入思考,以致教学往往欠缺知识的内在连贯性,欠缺对知识的深度挖掘。我们知道,教材编写的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关注知识的发展体系。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脉络的呈现层层递进。因此,参悟教材要先明晰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在各年段、各册、各单元中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如“小数乘整数”是五年级的知识,它涉及的知识基础均为四年级的知识,且“整数乘法”“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点细、难,某个细节教学不到位,教学便成了隔靴抓痒,学生的学习则无以为继,这也是为何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学得那么艰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再深入研究本课内容的教材编排,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上述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了小数乘整数在小学阶段的前后联系,再对例1与例2展开研究,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钻研教材,方可“出乎其外”。如本课教学中,将用积的变化规律来探寻转化规律放在“试一试”中,对“5.21×5”进行解释“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从而使教学一气呵成。

“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教学中要“顺木之天”,而非“拔苗助长”;要找准木之根,摸清木之性,依势而长,顺其自然,才得叶茂枝繁。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生:就是把3.5元转化成35角,即3.5元=35角,35角×3=105(角),105角=10.5元。

师:角变为元,就是将105——

生: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所以点出一位小数。(如下)

师(小结):这个思路其实与方法(2)是相同的,只是这里写成竖式。把3.5元转化为35角,这样就把3.5×3转化为35×3,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再将角转化为元。

[思考:这个环节紧紧抓住元、角、分的知识这一主线,将方法(2)与方法(3)统一为一种思路——将3.5×3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定下了本课学习的“基调”,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整数。]

2.抽象算理

(1)做一做: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5.21×5)

师:你是怎么算的?能像刚才那样解释一下你的算法吗?(指名学生板演,如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了算理,并较为清晰地说明了将分转化到元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思考:有了前面探究算理的铺垫,再让学生解决“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并以此巩固用元、角、分的知识理解算理,有效地夯实了基础。这里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算理的同时,在关键处还应强调“分”到“元”的名数转化方法,使学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做足前期的准备。]

师:刚才都用元、角、分的知识来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

生:把一个因数5.21看作521,就是扩大到它的100倍,积也扩大到它的100倍,要回到原来的积,就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两位。

(2)再次深入探究。

师:现在不再是钱数了,你能计算0.72×4吗?

(3)反馈总结。

师:学到现在,你发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思考:从用元、角、分的知识到积的变化规律,这个逐步抽象阐释的过程唯有亲身经历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构建,教学就是这样的层层架构。如建筑,只有地基夯实了,上层建筑才能得以有效构建;亦如小溪,历经曲折,最终汇入江河;更似剥笋,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慢慢摸索到知识的真谛。]

课后感悟——觅“教学规律”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出自柳宗元的《种树郭橐砣传》,说的是要想让树木活得长久,长得茂盛,就必须注意树木的自然属性。教学更需要我们既知学生之性,亦应知知识之性,方能悟其神,终使学生顺利成长。其关键要抓好以下两点。

1.前测学情,顺学生之性

“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并不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化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发展……有些人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他们的做法也一样蠢;因为才力是要加以支持的,不可负累过度。”(夸美纽斯的“教与学的便宜性原则”)在第一次教学中,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一开始就会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理,高估了学情,且急于求成,以致课堂教学举步维艰。“要带学生到那里去,首先要知道学生在哪里。” 背离了学生的需求,教学只会浮于学生认知起点之上或低于认知起点,使知识失去了生长之根基,学生求知的火花也只能黯然而逝。可见,前测学情是上好课的基础,依据学情施教是教学的根本。没有前期的准确调查,盲目估计学情,就如“拿一只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大部分的水会流到瓶子外面去”,此时的教学必定如履薄冰,因为它缺乏了教学的根基。所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教得踏实、学得有效,知识之花才能最终得到绽放。

2.参悟教材,顺知识之性

深入参悟教材,明其精髓,是我们教学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再“跳”出教材,灵活运用,使教材为我所用,此为“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而“入乎其内”是根基所在,“出乎其外”是拓展提升。那么,如何“入乎其内”呢?分析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地位作用是深入参悟教材的关键所在,但这关键的一步却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本课知识点如何教学,至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去深入思考,以致教学往往欠缺知识的内在连贯性,欠缺对知识的深度挖掘。我们知道,教材编写的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关注知识的发展体系。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脉络的呈现层层递进。因此,参悟教材要先明晰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在各年段、各册、各单元中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如“小数乘整数”是五年级的知识,它涉及的知识基础均为四年级的知识,且“整数乘法”“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点细、难,某个细节教学不到位,教学便成了隔靴抓痒,学生的学习则无以为继,这也是为何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学得那么艰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再深入研究本课内容的教材编排,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上述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了小数乘整数在小学阶段的前后联系,再对例1与例2展开研究,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钻研教材,方可“出乎其外”。如本课教学中,将用积的变化规律来探寻转化规律放在“试一试”中,对“5.21×5”进行解释“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从而使教学一气呵成。

“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教学中要“顺木之天”,而非“拔苗助长”;要找准木之根,摸清木之性,依势而长,顺其自然,才得叶茂枝繁。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生:就是把3.5元转化成35角,即3.5元=35角,35角×3=105(角),105角=10.5元。

师:角变为元,就是将105——

生: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所以点出一位小数。(如下)

师(小结):这个思路其实与方法(2)是相同的,只是这里写成竖式。把3.5元转化为35角,这样就把3.5×3转化为35×3,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再将角转化为元。

[思考:这个环节紧紧抓住元、角、分的知识这一主线,将方法(2)与方法(3)统一为一种思路——将3.5×3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定下了本课学习的“基调”,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整数。]

2.抽象算理

(1)做一做: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5.21×5)

师:你是怎么算的?能像刚才那样解释一下你的算法吗?(指名学生板演,如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了算理,并较为清晰地说明了将分转化到元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思考:有了前面探究算理的铺垫,再让学生解决“买5个鱼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并以此巩固用元、角、分的知识理解算理,有效地夯实了基础。这里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算理的同时,在关键处还应强调“分”到“元”的名数转化方法,使学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做足前期的准备。]

师:刚才都用元、角、分的知识来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

生:把一个因数5.21看作521,就是扩大到它的100倍,积也扩大到它的100倍,要回到原来的积,就要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即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两位。

(2)再次深入探究。

师:现在不再是钱数了,你能计算0.72×4吗?

(3)反馈总结。

师:学到现在,你发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思考:从用元、角、分的知识到积的变化规律,这个逐步抽象阐释的过程唯有亲身经历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构建,教学就是这样的层层架构。如建筑,只有地基夯实了,上层建筑才能得以有效构建;亦如小溪,历经曲折,最终汇入江河;更似剥笋,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慢慢摸索到知识的真谛。]

课后感悟——觅“教学规律”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出自柳宗元的《种树郭橐砣传》,说的是要想让树木活得长久,长得茂盛,就必须注意树木的自然属性。教学更需要我们既知学生之性,亦应知知识之性,方能悟其神,终使学生顺利成长。其关键要抓好以下两点。

1.前测学情,顺学生之性

“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并不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化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发展……有些人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他们的做法也一样蠢;因为才力是要加以支持的,不可负累过度。”(夸美纽斯的“教与学的便宜性原则”)在第一次教学中,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一开始就会想到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理,高估了学情,且急于求成,以致课堂教学举步维艰。“要带学生到那里去,首先要知道学生在哪里。” 背离了学生的需求,教学只会浮于学生认知起点之上或低于认知起点,使知识失去了生长之根基,学生求知的火花也只能黯然而逝。可见,前测学情是上好课的基础,依据学情施教是教学的根本。没有前期的准确调查,盲目估计学情,就如“拿一只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大部分的水会流到瓶子外面去”,此时的教学必定如履薄冰,因为它缺乏了教学的根基。所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教得踏实、学得有效,知识之花才能最终得到绽放。

2.参悟教材,顺知识之性

深入参悟教材,明其精髓,是我们教学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再“跳”出教材,灵活运用,使教材为我所用,此为“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而“入乎其内”是根基所在,“出乎其外”是拓展提升。那么,如何“入乎其内”呢?分析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地位作用是深入参悟教材的关键所在,但这关键的一步却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本课知识点如何教学,至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去深入思考,以致教学往往欠缺知识的内在连贯性,欠缺对知识的深度挖掘。我们知道,教材编写的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关注知识的发展体系。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脉络的呈现层层递进。因此,参悟教材要先明晰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在各年段、各册、各单元中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如“小数乘整数”是五年级的知识,它涉及的知识基础均为四年级的知识,且“整数乘法”“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点细、难,某个细节教学不到位,教学便成了隔靴抓痒,学生的学习则无以为继,这也是为何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学得那么艰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再深入研究本课内容的教材编排,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上述教学从整体上把握了小数乘整数在小学阶段的前后联系,再对例1与例2展开研究,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钻研教材,方可“出乎其外”。如本课教学中,将用积的变化规律来探寻转化规律放在“试一试”中,对“5.21×5”进行解释“如果不用元、角、分的知识,你能根据这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找到这样转化的依据吗”,从而使教学一气呵成。

“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教学中要“顺木之天”,而非“拔苗助长”;要找准木之根,摸清木之性,依势而长,顺其自然,才得叶茂枝繁。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数点整数学情
小数点添在哪儿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答案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