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比特币

2014-03-03 09:14津田
时代报告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本挖矿比特

津田

有一种货币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用来买咖啡、买口罩、做慈善捐款。如果想拥有这种货币,你不必去银行,完全可以自己造。而造币的工具便是传说中的“造币神器”,一台具有超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也叫“挖矿机”。在淘宝网上,一台挖矿机的售价高达50万元人民币。但更疯狂的还是这种货币的价格,按照11月19日公布的数据,一枚比特币的最高价格高达7000元人民币,比一年前上涨了60多倍。但在第二天,也就是11月20日,比特币价格又暴跌近三分之一,这种过山车式的大幅震荡让一些投资者不禁大呼:玩的就是心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货币?它又为何如此疯狂?

如何挖到比特币?

这种疯狂的货币名叫比特币,而它的发明人直到现在都还是个谜。中本聪,传说中的比特币发明人,虚拟货币背后的神秘人物。根据网络账户身份登记显示,今年37岁的中本聪是个生活在日本的男性。不过从未有人亲眼见过这个网络牛人,以上信息至今未被证实。这也不禁让好事者猜测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名字是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四家科技公司名字的拼盘,进而推测中本聪的名字可能是个假名,实际或许是一群人,或是一个组织。

中本聪虽从未现身,但他的成果却实实在在。2008年,他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提出比特币概念,并制定了它的游戏规则。简而言之,一枚比特币实际是一个64位的数字符号,它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计算产生。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只要用电脑下载,运行相关软件,通过复杂计算,人人都可以参与比特币的制造,而这个过程被称为“挖矿”。

中本聪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当时恰逢金融危机,政府和银行办理经济的才干遭到各方质疑,信誉降入谷底。美国政府向华尔街和底特律汽车公司注入大笔资金,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方针,本质上即是大量印美钞影响经济,推动金价上涨。而比特币本身不需要政治和金融规则来影响其运作——只根据中本聪的奇妙算法。

埃里克·艾略特就是一名比特币挖矿工。他从2011年开始挖矿,投资了800美元在电脑上,一开始他一天能挖到一枚比特币。整个挖矿的过程很简单,他只需要让电脑保持24小时运转,然后每过段时间就会有运算结果发回来。埃里克打了个非常巧妙的比喻:“电脑风扇声音很响,那可是钱的声音。”

虽然挖矿的技术门槛很低,但是挖矿的成本并不低。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要连续工作5年才能挖到一枚比特币。目前,全球有500台超级计算机被用来挖矿,全球比特币总量已有1200万枚左右,每天还不断有新的比特币被挖出来。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比特币可以存放在自己的电子钱包内,也可以在专门的交易网站上买卖,兑换成现实货币,或是直接用于消费。

私人发行货币会成为可能吗?

目前,塞浦路斯的大学已经开始接受用比特币支付学费,而维珍银河太空飞船公司则宣布,人们可以用比特币支付太空旅行的费用。然而,就像一座真正的矿山一样,比特币也有被挖完的一天。根据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设计,全球比特币的最终产量为2100万个,而且随着比特币产生数量的变化,挖矿难度也将自动调整,这将会使比特币的产量每四年减少一半,那么到2040年,全球的比特币数量将达到极限。

听起来,这像是一个完美自足的设计。但对比特币持有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有人直言指出:我们并不知道谁在管理比特币,你却让我把钱投入进去,而我听到的都是谣言和市场的大幅波荡。但用过比特币的人认为,这种不依靠中央银行发行的去中心化特点正是比特币的魅力所在。

从设计初衷来看,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复杂算法的确可以防止人为操控币值。但现实世界中,比特币难免会成为投机者的目标,上演疯狂的价格震荡。如果你想靠比特币挣更多的钱,挖矿不是办法,最好的法子去炒比特币,但炒比特币的风险非常大。去年7月,比特币的币值还不到7美元,今年4月曾一度冲高到266美元,接着又暴跌到50美元。比特币的风险还不止于此。2011年6月19日,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MT.GOX受到黑客攻击,50万枚比特币丢失。

除此之外,即便是在正常运行环境下,没有监管的比特币更容易诱发经济犯罪。29岁的罗斯·乌布利希,网名“恐怖海盗罗伯特”,此人正是全球知名地下交易网站丝绸之路的创办人。丝绸之路是一个类似于亚马逊、淘宝的购物网站,做的却是毒品买卖,该网站只接受一种交易货币:比特币。

2011年2月成立的丝绸之路,不到3年便已拥有100万名注册用户,交易额达到950万枚比特币,按照最新的比特币价格换算,约为80亿美元。乌布利希本人的净资产则达到60万枚比特币。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旧金山的一所图书馆抓获了罗斯·乌布利希,他被控贩毒、洗钱等多项罪名。乌布利希被捕后,丝绸之路被美国多个部门联合查封,而关于比特币的争议也再度兴起。

对于比特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今年8月宣布比特币为私人货币,可以用于商业和私人业务的结算,但并未承认其合法货币的地位。美国参议院则在11月连续举办听证会,讨论虚拟货币的监管。对于比特币作为一项金融服务的合法性予以基本肯定。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从人民银行的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

对于这种疯狂的虚拟货币的出现,其实经济学家早有预言。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如果活到今天,一定会对比特币会心一笑。因为在他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中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比特币最终会成为一项伟大的货币试验,还是沦为一场经济泡沫,都有待时间来证明。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是货币,那么只有回归其内在属性而非沦为投机产品,才可能走出疯狂,走进现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本挖矿比特
疯狂的“挖矿”
矿工“杀红眼”!一切皆可挖矿
供电紧张,伊朗禁挖比特币4个月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彭博》比特币有多贵?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神秘的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