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和对策措施探究

2014-03-04 02:28林琳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0期
关键词:耕地农业生态

林琳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福建福州 350000)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和对策措施探究

林琳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福建福州 3500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活动已经成为了我国全体农民群体的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来出现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阻碍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阻力。解决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亟不可待。下文从农业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作为出发点,浅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措施。

农业生产 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问题 对策措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针对我国农业大国的情况,科学家就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重点方向的课题。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工业发展的加速,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农业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阐述

1.1 农业生产的概念

农业往往指的是进行生物培育的一种产业,包含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微生物分解三个环节。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物资的再次生产。而每种生物凭借其自身的特征和特点对于自然环境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而全球不同的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共同构成了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也恰好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能力强弱。故而,农业生产必须要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条件等处罚,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

1.2 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

农业生态一般指的是为人类生活、生存服务的一种生态环境系统。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根本基础。而农业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和地域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当明显。具体来说,农业生态环境具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保护农业环境的生产安全。(2)保护农业生产资源的安全。(3)保护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安全。(4)保护农业生产产品的安全。

所以,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和基础,是人类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我国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2.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由于受到现代化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恶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太多工业“三废”的产生。而这种工业“三废”产生之后很多工业企业并没有根据标准进行治理和排放管理。对于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工业“三废”对土地、大气和资源的污染无疑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农民自身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肆进行农药和化学药品的释放,造成了很多残留药品和工业制品的存在。诸如秸秆焚烧、牲畜粪便等问题。最后,工业的发展对于大气污染也是相当严重,随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增多,全球变暖、酸雨、天气炎热、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逐年递增。这种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耕地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的保有量。

2.2 水资源污染且紧缺严重

我国水资源呈现出的是总量丰沛平均紧缺的情况。而我国农业用水量几乎占据了总用水量近70%作于。而且,我国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的情况。所以,上升到农业生产层面上,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将面对严重缺水的情况。而且,由于工业发展造成的水污染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到位。

2.3 水土流失严重

现阶段,我国的水土流失已经接近了40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全国国土面积近40%。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还将会持续上升。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已经造成我国土地荒漠、草原退化和森林面积锐减等问题。最终,我国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水土沼泽化、盐渍化以及肥力缺失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2.4 耕地资源逐年递增

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少。而且是全球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随着人口增长。我国的耕地资源将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将导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彻底崩溃,整个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丢失。

3 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3.1 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针对现阶段工业“三废”以及城市垃圾等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一定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国环保部门联合农业部门重点针对农药、化工品以及饲料添加剂等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污染源进行治理。加强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推广,逐步淘汰高残留的农药和化工品。根据农业生态所需的土壤环境优化施肥方法,改进施肥结构,最终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3.2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完善合理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检察体系。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逐步进行农业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宏观调控进行耕地面积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强因地制宜,积极性性适应性耕种和开发。同时,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技术开发、研究、应用和推广与管理体系相互结合起来。

3.3 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要素,也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生命线。没有耕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面对我国耕地数量和面积逐年递增的状况,一定要进行耕地的保护,树立保护耕地的意思。针对耕地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农田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

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性问题还是在于我国水污染的频发。所以,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故而,我国一定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管,从源头上找到水资源的污染源。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和管理。一定要重修构建水污染的治理策略,以源头为中心,以污染全过程为重点,将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彻底结合起来。

4 结语

不得不说,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农业生存危机。而这种农业生产危机的源头正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故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然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针对现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定要加强治理,积极防范,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

[1]郭思娇.大庆市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2]申玉熙,王维岗.新疆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J].新疆环境保护,2004(S1).

[3]王跃生.制度因素与中国农业的环境生态问题[J].经济学家,1998(2).

林琳(1978—),女,福建闽侯人,硕士在读,毕业于福州大学,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耕地农业生态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