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4-03-04 03:03徐月琴
新疆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甲虫越冬

徐月琴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伊犁 835100

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徐月琴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伊犁 835100

介绍了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从农业防治的六个方面和化学防治的四个方面介绍了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马铃薯甲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世界上毁灭性的检疫害虫之一。原产在美国,后传入法国、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东欧、美洲一些国家,是中国外检对象。寄主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马铃薯甲虫,因此,根据该虫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对确保马铃薯的丰产丰收很重要。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每年种植早熟马铃薯都在万亩以上。马铃薯甲虫在本地为害极为严重。因此需要长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加强植物检疫和疫情监测的同时,把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防控结合,将马铃薯甲虫封锁在疫区范围内,控制其扩散速度,将为害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

1 发生规律

在伊犁河谷一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严重,该虫以成虫在马铃薯、茄子等主要寄主田6~30cm的土壤中越冬。越冬成虫是由多代构成的群体,以第二代成虫为主,少数为第一代、第三代和上年越冬的成虫。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土,5月上旬为出土高峰期,出土期一直延至5月下旬,成虫出土后爬行或迁飞寻觅食物,在栽培寄主出土前,首先取食龙葵等野生杂草寄主幼苗,栽培寄主如马铃薯、茄子等出土后大量成虫迁入田间为害,并交尾和产卵。越冬后,成虫产卵始期为5月上旬,盛期出现在5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始期为5月中旬,盛期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化蛹始期为6月上旬,盛期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羽化始期为6月中旬,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一代成虫产卵始期为6月下旬,盛期出现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始期为7月上旬,盛期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化蛹始期为7月下旬,盛期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羽化始期为8月上旬,盛期出现在8月上旬至8月中旬,成虫入土越冬始期为8月中旬,盛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越冬休眠期长达6~8个月。

2 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轮作倒茬

凡是发生马铃薯甲虫的地块,不能连茬种植马铃薯等茄科作物,与禾谷类、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中断马铃薯甲虫的食物链,减少其种群数量,推迟马铃薯甲虫发生时间,减轻马铃薯甲虫发生程度。

2.1.2 调整播期

适期早播或晚播,避开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幼虫的为害高峰期。

2.1.3 地膜覆盖

在马铃薯播种期,因地制宜地实施地膜覆盖技术,控制越冬成虫出土。

2.1.4 人工捕杀

利用马铃薯甲虫的假死性和早春成虫出土零星不齐、迁移活动性较弱的特点,从4月下旬开始人工捕杀越冬成虫和捏杀叶片背面的卵块,降低虫源基数。

2.1.5 集中诱杀

在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的区域,早春集中种植具有显著诱集作用的茄科寄主植物,形成相对集中的诱集带,便于统防、统治;此外可以适期晚播,适当推迟播期至5月上中旬,避开马铃薯甲虫出土为害及产卵高峰期。

2.1.6 加强田间管理

马铃薯等作物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中耕松土,既可锄草、增温,促进蔬菜生长,又可消灭马铃薯甲虫蛹和幼虫,减少虫口基数。

2.1.7 深翻冬灌

马铃薯收获后深翻冬灌,破坏马铃薯甲虫越冬场所,杀死部分越冬成虫和蛹。

2.2 化学防治

适期防治是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关键,掌握好时期,即可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又可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同时,多种药剂轮换交替使用,避免马铃薯甲虫产生抗药性。

2.2.1 土壤处理

马铃薯甲虫成虫入土越冬前、越冬代成虫出土前播种期,使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用量2~3kg/666.7m2,掺细砂撒施、穴施或沟施进行药剂土壤处理,杀灭越冬代成虫。

2.2.2 适期防治

5月上旬,成虫出土盛期,进行第一次药剂防治;6月中旬,对第一代幼虫进行化学防治;7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第二代幼虫进行化学防治。

2.2.3 防治药剂

5%锐劲特乳油,用量15mL/666.7m2,稀释1 500~2000倍液;苏云金杆菌(B.t.tenebrionia亚种) 6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5%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375~450mL/hm2;20%啶虫脒水剂120~150mL/hm2;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48%催杀悬浮剂6000~8000倍液,用量9mL/ 666.7m2;0.5%绿宇(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3%绿晶(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2.5%菜喜(放线菌多杀霉素)悬浮剂500倍液;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虫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阿维毒死蜱(42%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叶面喷雾,控制成虫产卵和扩散蔓延。

2.2.4 马铃薯茎秆处理

秋季,对已收获马铃薯的茎秆,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施处理。

[1]邹雪玉.马铃薯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初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18):334-337.

[2]李学敏.无公害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43.

[3]郑建秋.现代蔬菜病虫害鉴别于防治手册(全彩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93-505.

[4]李济寰.马铃薯病害及其防治[M].石家庄:河北省科技出版社,1992:24-57.

[5]彭慧峰,王督宁,林俊梅.马铃薯甲虫的发生及防治[J].农村科技,2001(12):11.

徐月琴(1971年12月—),大学专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24年。

2014-03-18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甲虫越冬
吓人的小甲虫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甲虫有身铁布衫
酷甲虫“屎”里逃生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折纸甲虫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