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2014-03-04 18:16汪新建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研究型智能化我院

李 明,王 睿,童 玲,马 睿,汪新建

信息化建设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李 明,王 睿,童 玲,马 睿,汪新建

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推进20余年,信息化在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近年来已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普及。然而,当前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HIS系统+专业化信息系统阶段[1],大多数医院通常都首先建立以收费系统为核心的HIS系统,再根据各业务科室的需求分别建立其他专业信息系统,如PACS、LIS、成本核算等。这种建设模式导致信息化建设与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业务导向相背离;各科室产生的宝贵的临床数据被隔成信息孤岛,难以在科研教学中得到有效利用;各类业务数据难以追溯,无法对医院的管理决策做出有力支持……。种种问题使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这也促使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医院和后来者在探索中变革[2]。本文旨在我院创建研究型现代战区总医院(简称“创建”)背景下,结合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对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1 我院信息化建设背景

随着研究型医院建设被纳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成立[3],我院党委也把创建作为全院当前的首要目标。2011年底,信息化建设被正式列入医院“创建”工作三大纲性工程之一,随后出台了“数字化医院建设五年规划”,医院信息化建设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4]:一方面信息化要为创建研究型医院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支撑要体现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医疗信息领域要起到引领的作用。

2 建设内容

我院按照“着眼当前、兼顾长远,顶层设计、自上而下,重新布局、先硬后软,统一标准、适度超前,军民融合、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临床数据中心(CDR)为核心,电子病历为基础,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为主线,简化医疗流程,实现数字化营区、数字化医疗、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服务。计划通过“五个阶段”,实现“七个智能化”:

2.1 建设方式(五个阶段)

2.1.1 第一阶段——旧网升级改造 对医院原有网络机房进行规划改造和改扩建,实现防静电、防雷、防水、防潮、防鼠、新风、屏蔽、恒温、恒湿等功能,服务器、交换机等实现标准化管理,为过渡时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撑。

2.1.2 第二阶段——新网架构规划 按照国家、军队标准筹建新网络机房,根据“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新建工程达到“万兆入楼、千兆入科”要求;完成核心信息系统实施和数字化医院基础框架建设,实现“双(网络)链路、双核心(机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中心,为下一步集成平台的建立、软件系统的实施提供硬件支持,实现基于知识库的信息系统[4]。

2.1.3 第三阶段——业务软件集成 完成集成平台建设,启用手术麻醉管理系统、ICU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营养膳食管理、心电、内镜、无线及移动医生工作站等,实现数据共享;以电子病历(EMR)为中心,融合HIS、PACS、LIS以及处方管理、合理用药等系统,实现临床业务流程数字化。通过业务软件集成和流程优化,实现临床的全过程标准化闭环管理,为建设研究型医院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2.1.4 第四阶段——深度研发利用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核定完善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数据平台,通过各类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利用,建成整体运营分析体系,为研究型医院的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本阶段完成后,基于研究型医院的数字化医院初具雏形。

2.1.5 第五阶段——总结提高升华 配合研究型医院建设,系统回顾总结信息化建设历程与建设实践,整合合作公司与合作院校的基础研究,形成体系配套、特点鲜明的数字化建设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在战区医疗信息行业起到引领作用。同期搭建区域协同平台,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建成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军地联动指挥机制。

2.2 建设内容(七个“智能化”) 以标准化的数据中心和一体化的集成平台为基础,通过构建基于一体化医护工作站的电子病例系统,以LIS、PACS/RIS、心电信息、麻醉信息等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收费系统为核心的HIS系统,以“一卡通”为基础并贯穿诊前、诊中和诊后的患者关系管理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整合了科研、人力资源和财经等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区域协同系统七大系统,最终实现临床业务智能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患者服务智能化、资产管理智能化、医院物流智能化、楼宇建筑智能化和卫勤保障智能化。

3 建设模式

研究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创新难度大、建设任务重、产学研一体化的特点,既需要医院借助知名公司达到标准化高、集成性强、一致性好的标准,又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对本院的创新性需求进行技术支撑。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总结为3点:

3.1 坚持顶层设计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业内已被默认为“一把手”工程,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坚持自上(院)而下(科)、先硬(件)后软(件)、先基础后应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总体建设思路。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少走弯路,避免信息孤岛等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性问题,让临床数据对科研创新起到支撑作用,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型医院的发展。

3.2 强调面向临床 项目启用紧密结合临床需要,突出以医疗为主体、以患者为中心,把复杂多变、个体性强、难以把控的诊疗流程,变为规范标准、不易出错、全程监管的软件系统,切实起到促质量、保安全的目的。软件运用着眼解决手工模式难以调控和掌握、制约医护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程序设计坚持临床建言、全员参与,严防研用脱节。摒除传统的基于HIS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在我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医嘱)为核心”的信息模型。

3.3 突出军民融合 通过与地方软件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地方知名院校联姻合作等方式,一方面确保我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总部数字化建设宏观规划保持总体一致,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自己的专业团队,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后力。同时通过与地方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为下一步区域医疗的全面实现打下基础。

[1] 陈金雄,吴志成.创新理论体系,创建智能医院[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8):16-18.

[2] 陈金雄.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4):35-36.

[3] 王冬,薛万国,应俊.对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0(19):928-929.

[4] 李书章.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创新特征与建设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2):101-103.

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计算机管理中心

R 197.324

A

1004-0188(2014)06-0667-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6.039

2013-11-27)

猜你喜欢
研究型智能化我院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