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对军队中心医院医学工程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4-03-04 18:16向劲松王俊才张林林阚宝康张永媛雷凤霞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学工程工科科室

向劲松,王俊才,李 泉,张林林,阚宝康,张永媛,雷凤霞

等级医院评审对军队中心医院医学工程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向劲松,王俊才,李 泉,张林林,阚宝康,张永媛,雷凤霞

医院;等级评审;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医院等级评审是以新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对医院的功能定位、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总体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的专业技术活动[1]。通过周期评审,引导医院进行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对规范医学工程科(简称:医工科)管理,明确工作职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促进医工科深入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于2013年11月8日通过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成都军区卫生部组织开展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也是战区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并获通过的第一家。笔者就此次等级医院评审中,涉及医工科评审标准与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对评审前后核心工作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好的做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医工科职能得到了定位,质量得到了提高,流程得到了规范,能力得到了加强,为促进医工科建设与发展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评审意义重大,促进效果显著,借鉴作用明显。

1 等级医院评审对医学工程科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1.1 查管理能力是否有创新 医工科工作管理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检查科室是否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小组、是否设置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是否拟制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是否明确了工作职责分工、是否登记完善了各项活动记录等,尤其对医工科工作特色、亮点与管理能力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1.2 查保障能力是否有提高 保障能力是医工科工作核心要素,是确保医院医疗设备良好精准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此次等级医院评审对医工科业务培训学习、学术研讨交流、技术保障优势、设备检修情况、医学计量检定、设备档案管理、资质许可准入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检查,关键看医工科在业务技能与保障能力方面的作用发挥是否明显。

1.3 查服务能力是否有增强 医工科作为技术服务保障部门,不仅要服从于医院决策层的领导,更要服务于临床和医技科室医疗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等级医院评审将医工科的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列入检查核心指标,重点考量技术服务能力是否增强,保障医疗设备效能发挥是否全面,保障医院医疗设备安全运行是否突出。

1.4 查改进工作是否能持续 等级医院评审充分考虑到不同医院受区域环境、技术优势、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等综合情况影响,评审工作采用了PDCA循环检查手段,重点对医工科质量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跟踪问效。也就是检查重点由对问题多少的统计向对问题的持续改进方向转变,既没有忽视对问题的重要认识,又突出了对问题的发现是否在有效进行持续改进这个关键环节,这也是确保科室工作向管理、技术与服务聚焦的内在动力。

2 医学工程科在等级医院评审中显现出的困难与短板

2.1 职能定位不清晰 由于医院设备维修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难以引起院领导的足够重视,医工科仅局限于设备耗材采购、设备维修等简单的技术与管理层面。因此,医院一般将其定位于后勤辅助科室,其功能职责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导致发展动力受阻、技术能力难提高、保障能力不突出。

2.2 人员配置不合理 技术人员配置不合理是军队医院医工科的共性问题,也是制约学科建设全面发展与技术力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内在因素。医工科技术人员配置比例没有统一标准,在国外,以美国为例,工程技术人员占医院人员总数的15%~20%,远高于我国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1%~3%的实际配置比例[2]。如我院地处云南边陲,现有工程技术人员9名(电子组6人,机械组3人),占医院总人数的0.75%,其中副高职以上和中级职称人员各占0.05%,初级职称(含)以下人员占0.65%。由于受区域环境、优待条件等因素影响,其人才引进与人员招聘十分困难,医院只能聘用非对口专业人员经过嫁接培训后上岗执勤,该类人员在我院所占比例高达20%以上。

2.3 培训机制不完善 培训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阻碍学科建设发展与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军内虽然加强了对医工科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但在力度、深度与广度方面仍显乏力与滞后,医院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年度训练计划很少涉及医学工程相关工作内容,科室受医院重视程度影响,业务知识培训计划空洞,时间难保障,效果难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跟踪问效无结果。培训机制不完善,活动记录不详实,形式主义明显。

2.4 记录资料不详实 医工科常规工作较多,需要记录的资料有:巡检登记、维修记录、计量检定、档案管理、耗材采供、急救设备应急调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等。等级医院评审时发现最多的问题就是记录资料不完善、不详实,如年度计划与工作落实情况不相符合,有计划无落实、有落实无记录问题较突出,活动记录经不起推敲检验,高值耗材难以实施追踪溯源。

2.5 监督能力不突出 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由于受工作环境与条件限制,在科室管理与自我约束方面相比临床医务人员要松懈得多。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对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定期保养与计量检定监督管理难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如等级评审时发现,临床科室在管理使用医学计量器具时,没有重视与保护检定标识,导致现场无法有效证明计量器具是否按规经过严格有效的医学计量检定。同时,医院普遍存在重视医疗设备维修技能,疏忽于医疗设备的预防维修,经常是因为故障修设备,小问题变大故障现象时有发生。

3 等级医院评审对医学工程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3.1 明确了工作职能定位 我院将医工科划归为辅助科室,致使其医工科工作职能还停留在设备采购、维修和医用耗材采购供应上,没有上升到学科层面,科室职能定位不清,标准要求较低,职能弱化,能力不强短板明显。《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1版》明确将医疗设备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医工科现在的职能:对医院的仪器设备实施全程质量保障和技术保障,全程寿命成本和效益分析,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合一[3]。弱化采购职能,突出业务技能与质量保障重点,推进从“耗材采购、设备维修”向“技术保障、质量监控”模式转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绩效和服务保障能力。

3.2 明确了工作核心要素 等级医院评审进一步明确了医工科工作核心要素,一是把监督管理突出摆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管理把医工科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精细化,培养大胆细心、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二是把业务技能突出摆放在重要位置。在技术上不断求高创新,在能力上不断固本强基,通过培育锤炼过硬技能,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水平,有效降低医疗设备故障率和运行成本;三是把服务保障突出摆放在醒目位置。倡导质量与安全并重、服务与内涵并建,把技能与服务奉献于临床,保证临床医疗设备运行良好、质量安全可靠;四是把持续改进突出摆放在核心位置。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健全各项组织、完善各项制度、细化各项标准、规范各项流程、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着力解决发现问题与处置问题的能力,使每名员工的业绩、每项工作的流程随时都处于时时受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监管体系中。提高对工作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认识,坚持在有效问责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有益价值,避免差错、事故再次发生。

3.3 明确了工作发展方向 从科室发展方面来讲,医工科必然要在保留与传承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向学科建设方向发展,走出辅助科室的依赖性与局限性,构建专科建设平台,提高业务技能,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从工作范畴方面来讲,医工科要逐步摆脱“纯修理匠”称谓,向保障临床医疗质量与安全渗透聚焦,培育又专又红的临床工程师,把医疗设备维修与指导临床规范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日常医疗设备巡检与知识宣讲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工作范畴涵盖临床每个细节,合理分工,明确权责,与临床医护人员联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服务保障方面来讲,逐步改善科室叫我人去、设备坏才修的被动服务现状,牢固树立主动上门、热情服务理念,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链条,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变别人送来检修为我上门去处置,变等着问题修为主动发现问题修,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提高保障质量。同时,科学合理引进医疗设备维修预警机制,该机制是对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补充,符合医疗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的要求,有利于医院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4]。

[1] 牛巧灵,王凤,张恩科.从应对医院等级评审谈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建设[J].中国医学装备,2010,7(9):39-40.

[2] 黄煌镜,胡志,卢晶.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初探[J].中国医疗装备,2010,25(8):72,58.

[3] 何金圣,徐立平,蒋丽丽.医院等级评审与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J].中国医疗装备,2013,8(1):104-105.

[4] 杨俊,汪宝林,王迪斌,等.预警机制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5(5):122-124.

661600 云南 开远,解放军59医院医学工程科

R 197.321

A

1004-0188(2014)06-0669-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6.040

2013-11-27)

猜你喜欢
医学工程工科科室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我院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