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4-03-04 10:04夏建胜吕宏初谢媛媛李坚军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盐酸盐苯丙氨酸偶联

张 苗 夏建胜 吕宏初 谢媛媛 李坚军*

(1.浙江工业大学 药学院,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4;2.浙江昌明药业有限公司,浙江 天台 321300)

培哚普利是一种无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1-3]。(S)-吲哚啉-2-甲酸是合成培哚普利的关键中间体,该类衍生物不仅具有普遍的降压作用,还可以作为肝X受体调节剂、以及具有抗癌等药理活性[4-5]。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绿色的(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合成 (S)-吲哚啉-2-甲酸衍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拆分法。以外消旋的吲哚啉-2-甲酸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用(R)-α-甲基苄胺为拆分试剂对其进行拆分,得到(S)-吲哚啉-2-甲酸,收率为63%[6]。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溶剂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小,但收率较低。2)不对称合成法。以邻溴苄基溴和甘氨酸叔丁酯衍生物为反应物,在金鸡纳碱衍生物的催化下经自由基环合反应得到了(S)-吲哚啉-2-甲酸叔丁酯,然后经水解得到目标产物(S)-吲哚啉-2-甲酸,收率为71%[7]。该法反应条件苛刻,且催化剂价格昂贵。3)硝基胺化合成法。以廉价易得的L-苯丙氨酸为原料,在硝酸脲的硝化作用下得到2,4-二硝基-L-苯丙氨酸,然后经分子内的硝基胺化而得到6-硝基-(S)-吲啉-2-甲酸[8],该环合收率为66%。4)偶联合成法。以邻卤-L-苯丙氨酸为原料,在铜盐催化下经偶联反应得到(S)-吲哚啉-2-甲酸,收率达96%[9-12]。该方法收率较高,但所用的有机溶剂均为高沸点溶剂,后处理较繁琐,且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减少上述路线中产率较低、成本问题、后处理困难和环境污染等不足,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培哚普利关键中间体(S)-2-乙酰氨基-3-(2-氯苯基)丙酸甲酯为原料经水解反应、铜盐催化的偶联反应,合成(S)-吲哚啉-2-甲酸。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Varian NMR-400MHz型核磁共振仪 (DMSO-d6为溶剂,TMS作内标);DZF-6050真空干燥箱;ZF-Ⅰ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化合物的熔点用Büchi B-540熔点仪测定,温度未经校正。Agli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S)-2-乙酰氨基-3-(2-氯苯基)丙酸甲酯,去离子水,TLC板自制(硅胶GF 254),使用前活化,其余所用试剂为化学纯,未经处理直接使用。

1.2 合成实验

1.2.1 2-氯-L-苯丙氨酸盐酸盐的制备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6 g(0.10 mol)(S)-2-乙酰氨基-3-(2-氯苯基)丙酸甲酯,71.6 mL去离子水,35.8 g(0.36 mol)浓盐酸,搅拌溶解后,升温至回流状态下反应4 h。反应式如下:

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减压蒸馏除溶剂,得到浅粉色粉末状固体粗品,并以少量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22.9 g,收率为97.0%。

1H NMR(400 MHz,DMSO-d6)δ8.63(br s,2H),7.46~7.40(m,2H),7.32~7.28(m,2H),4.04(t,J=6.4 Hz,1H),3.26(d,J=6.4 Hz,2H)。

1.2.2 (S)-吲哚啉-2-甲酸的合成

在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30 g(50 mmol)碳酸钠,25mL去离子水和4.72 g(20mmol)2-氯-L-苯丙氨酸盐酸盐,升温搅拌至溶解,再加入0.10 g氯化亚铜,氮气保护,加热回流反应2 h。反应式如下:

反应结束后加入0.5 g活性炭脱色,抽滤,然后将所得滤液用稀盐酸调pH至4.0,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滤饼水洗、干燥,得到白色粉末2.96 g,收率为90.9%。

HPLC分析纯度为97.7%。熔点163.6~164.3℃;1H NMR(400 MHz,DMSO-d6)δ6.98(d,J=6.8 Hz, 1H),6.90(t,J=7.6 Hz,1H),6.52(t,J=7.2 Hz,2H),4.2(dd,J=10.4,5.6 Hz,1H),3.34(br s,1H),3.27~3.03(m,2H);MS(ESI):m/z:162.0[M-1]+。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介质对偶联反应收率的影响

(S)-2-乙酰氨基-3-(2-氯苯基)丙酸甲酯经过水解反应得到2-氯-L-苯丙氨酸盐酸盐,该步骤收率较高,合成步骤明确,因此论文主要对偶联反应工艺进行讨论。2-氯-L-苯丙氨酸盐酸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主要选择了水以及水和其他有机溶剂,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的混合溶剂等反应介质进行考察,结果见表1。

表1 反应介质对偶联反应的影响Tab 1 The effect ofmedium on the coupling reaction

由表1可知,以上溶剂体系都能使反应顺利进行,但是当使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时,后处理过程比较繁琐,导致收率相对较低;而以水为溶剂时反应速度较快且产物收率较高。因此选用水作为反应介质,既经济又绿色环保,有利于产业化推广。

2.2 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偶联反应收率的影响

2-氯-L-苯丙氨酸经分子内环合生成 (S)-吲哚啉-2-甲酸的反应属于Ullmann偶联反应,因此催化剂及其用量是影响该偶联反应收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考察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偶联反应的影响Tab 2Theeffectofcatalystand thedosageon the coupling reaction

由表2可知,在铜盐催化剂中氯化亚铜的催化活性较好,而以溴化亚铜或氯化铜为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和收率大幅降低。在考察催化剂的用量方面,随着用量的减少反应时间逐渐增加且收率有所减少,因此选择摩尔分数5%的氯化亚铜为较优条件。

2.3 碱及其用量对偶联反应收率的影响

偶联反应中碱及其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其用量为底物的1倍多。考虑到原料为L-邻卤苯丙氨酸盐酸盐,在条件筛选中适当的增加了碱的用量。考察结果见表3。

表3 碱及其用量对偶联反应的影响Tab 3 The effectofbase and the dosage on the coupling reaction

表3表明,在该偶联反应中以碳酸钠为碱时反应收率较好,当用碱性较强的无机碱时反应速率降低且收率较低。在其用量方面,用量的增大或减少并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选择2.5倍的碳酸钠的量为较优条件。

2.4 温度对偶联反应收率的影响

反应温度不仅会影响反应速率,而且还会对反应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温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Tab 4 The effectof temperature on the coupling reaction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收率逐渐升高,当以回流温度(100℃)时收率最高,因此选择回流温度(100℃)为较优条件。

3 结论

研究了1条以(S)-2-乙酰氨基-3-(2-氯苯基)丙酸甲酯为原料经水解、偶联等反应制备(S)-吲哚啉-2-甲酸的工艺,总收率达到90.9%。同时对该工艺中偶联反应的反应介质、催化剂及其用量、碱以及用量、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水作溶剂,n(2-氯-L-苯丙氨酸盐酸盐):n(CuCl): n(Na2CO3)=1.0:0.05:2.5。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高效经济、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等特点,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1]Thuillea C,Richard C,Loueslati H.Systemic and regional hemodynamic effectsof perindopril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JCardiovasc Pharmacol,1990,15(4):527-535.

[2]Zannad F.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nd spironolactone combination therapy.New objectives in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reatment[J].Am JCardiol,1993,71(3):34A-39A.

[3]苏云明,刚宏林,王志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5,8(11):950-952.

[4]Lebreton L,Dumas C,Massardier C,et al.Novel compounds of indoline:FR,2886293[P].2006-01-12.

[5]Kujala T,Loponen J,Pihlaja K,etal.Betalains and phenolics in red beetroot(Beta vulgaris)peel extracts: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ZNaturforsch C,2001,56(5/6):343-348.

[6]沈正清,杨吉.一种(2S)-二氢吲哚-2-甲酸的制备方法:中国,101774960[P].2010-07-14.

[7]Viswanathan R,Prabhakaran E N,Plotkin M A,et al.Free radical-mediated aryl amination and its use in a convergent [3+2]strategy for enantioselective indolineα-amino acid synthesis[J].JAm Chem Soc,2003,125:163-168.

[8]Liu J Q,Chen X Z,Ji,B,et al.Transformation of L-phenylalanine to(S)-indoline-2-carboxylic acid without group-protection[J].Res Chem Intermed,2013,39:1143-1152.

[9]De Vries JG,De Lange B,De Vries A H M,et al.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indoline-2-carboxylic acid:EP,1676838[P].2006-05-07.

[10]De Vries A H M,De Vries JG,Van Assema F B J,et al.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indoline-2-carboxylic acid:WO,2006069799[P].2006-06-07.

[11]Liu JQ,Qian C,Chen X Z.A facile chiral pool synthesis of(S)-6-Nitroindoline-2-carboxylic acid from LPhenylalanine[J].Synthesis,2010,3:403-406.

[12]De Lange B,Hyett D J,Maas P J D,et al.Asymmetric synthesis of(S)-2-indolinecarboxylic acid by combining biocatalysis and homogeneous catalysis[J].ChemCatChem, 2011,3:289-292.

猜你喜欢
盐酸盐苯丙氨酸偶联
2009~2019 年吉林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效果分析
解偶联蛋白2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
HPLC法测定4硝基苯丙胺盐酸盐中有关物质2硝基苯丙胺盐酸盐的含量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氮键偶联反应的研究
1,4-硫氮杂庚烷盐酸盐的简便合成
环氧树脂偶联纳米颗粒制备超疏水表面
半胱胺盐酸盐对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固定化苯丙氨酸脱氨酶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
聚六亚甲基胍基盐酸盐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