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扫描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与分析

2014-03-06 12:57李永宝
影像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颅骨头皮高密度

李永宝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放射科,南京211800)

螺旋CT扫描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与分析

李永宝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放射科,南京211800)

目的:分析螺旋CT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以便提高对颅脑损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螺旋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螺旋CT的诊断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脑组织损伤和头皮损伤等方面,损伤常合并存在。结论:螺旋CT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疑似颅脑损伤的患者及早进行CT诊断及复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T扫描;颅脑损伤;诊断分析

颅脑损伤(Head Injury)是指头颅受到外界暴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是急诊外科和脑外科最常见的急性疾病之一,多见于由机械创伤、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1]。由于这种急性创伤发生在头部,因此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和危害非常大,也是导致死亡和病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脑组织损伤和头皮损伤等[2]。颅脑损伤的病情常常变化比较快,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其长期生存治疗都会有不利的影响[3]。目前随着螺旋CT扫描及成像技术的提高及逐渐成熟,CT检查在颅脑损伤的诊断方面已经有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对患者颅脑损伤病情、预后及确定治疗手段的最重要评估依据之一。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CT诊断资料,探讨不同程度下颅脑损伤的CT具体表现规律,现如今对该分析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1年12月收住入我院进行救治的1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109例(61.93%),女67例(38.07%)。年龄为4岁-74岁,平均(37.6± 11.8)岁。其损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或摔跤跌倒33例,外伤打击所致22例,交通事故所致113例,其他原因所致8例。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4]给予规范化、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1.2 临床表现

经观察,其颅脑损伤患者发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以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颅脑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不同程度的单侧肢体或双侧肢体活动受限,甚至休克等临床表现。

2 螺旋CT诊断方法

对17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使用飞利浦MX8000双排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图像分析并做出诊断。该扫描条件设置为管电流:125mA及管电压:125KV,矩阵设置为512×512,窗位为30-55HU及窗宽为85-100HU。螺旋CT扫描时采用常规轴位扫描的方法,从颅底到颅顶以眶耳线作为基线进行扫描,层距:10mm,层厚:10mm,连续扫描10层左右,3s/层。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颅脑损伤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颈面部的逐层扫描,对于一些特别需要重点注意的特殊部位要进行逐级细致地薄层扫描,层厚5mm,层距5mm。住院期间,对176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化及是否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等情况,特别是生命体征、瞳孔、神经系统症状及意识的动态变化。CT扫描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诊断分析。

3 结果

本研究中176例患者均于入院30mins-1周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120例均在入院1小时内检查。颅脑损伤常表现为多发符合性创伤,多种类、多部位,下面就对其中常见几种情况分别加以叙述。

3.1 头皮损伤及其CT表现

此种损伤类型的病例数较多,单发或合并有头皮损伤的患者多达163例,包括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分别为头皮撕裂伤、头皮血肿及头皮裂伤等。

①浅筋膜血肿的CT具体表现:48例,占到29.45%,表现为头皮部局限性的密度增高影,丘状外突且范围较小,可以呈多发性表现。②帽状腱膜下血肿:109例,占到66.87%,其CT主要表现有头皮上新月形的密度增高影,范围大,且能够跨越骨缝。③皮下积气:4例,占到2.45%,其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的片状或点状的气体密度影。④皮下异物,1例,占到0.61%,其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或单发性高密度影,其中尤其以多发性高密度影较为多见。⑤骨膜下血肿:共1例,占到0.61%,其CT主要表现为较小范围的高密度、新月形影区,未跨越骨缝。

3.2 颅骨骨折及其CT表现

颅骨骨折的CT具体表现:一共54例,占到患者总数的30.68%,其螺旋CT图像表现为骨质断面不连续,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线性颅骨骨折:共22例,约占40.74%,其CT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层出现线性中断或者表现为骨缝明显增宽,骨缝两侧距离相差≥1.5mm,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②粉碎性颅骨骨折:共11例,约占20.37%,其CT主要表现为:颅骨的多发性骨折,可以有少量或大量的游离型骨片存在。③凹陷性颅骨骨折:共14例,约占25.93%,其CT主要表现为:颅盖骨向颅内方向呈现出局限性的凹陷,会伴有数量不等的骨碎片,最深可达2.5cm。④其他类型的骨折:共7例,约占12.96%,其CT主要表现可能为多种不同的骨折情况,例如:贯通性颅骨骨折等。

3.3 颅内组织损伤及其CT表现

3.3.1 脑膜损伤及其CT表现

在176例患者中,发生脑膜损伤患者共98例,占总数55.68%,其损伤情况共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硬膜外血肿:共21例,约占21.43%,其CT主要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或者梭形的呈局限性高密度影[5],边缘一般较为光滑锐利,密度均匀,血肿一般为多发性,但范围较局限,常常合并有颅骨骨折、积气,一般不会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轻。

②硬膜下血肿:共34例,约占34.69%,其CT图像主要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条带形、新月形的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呈较广范围分布,可跨越颅骨骨缝,多数出血量稍多患者均出现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其作出一般诊断其实并不困难,不过在实践当中应主要鉴别其可能出现的非典型性的特殊表现,如具体表现为血肿不均匀,部分可呈梭形,血肿同侧脑室扩大,另外可能患有亚急性等不同密度的血肿。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共37例,约占37.76%,本组病例中大多病人常常合并或者单发颅脑损伤,以颅脑皮层下静脉血管破裂出血为主要表现,其CT常常表现为脑沟、侧裂池、基底池和小脑幕内的高密度影。

④硬膜下积液:共6例,约占6.12%,其CT常常表现为额部双侧颅骨内板下有新月形低密度影,密度与脑脊液密度相近,其影像可深入到前纵裂内。

3.3.2 脑实质损伤及其CT表现

在176例患者中,发生脑实质损伤者共102例,约占总数的57.95%,其损伤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脑挫裂伤:共81例,约占79.41%,其CT图像表现为:在低密度影区有散在分布的高密度出血灶,其边缘较模糊,当如果病变范围较大时会出现占位效应。

②脑内血肿:共14例,约占13.73%,其CT图像表现为:颅脑边界有清晰的高密度影,在其周围包绕着低密度的水肿区域,如果病变范围较大,会出现占位效应。

③继发性颅脑疾病:主要表现为脑疝积水、硬膜下水瘤、继发性脑损伤,以脑疝、肿胀或外伤后梗塞为主的一些表现,共7例,其CT图像常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点状或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晰。

4 讨论

到目前为止,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颅脑损伤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占到多发性创伤的2/3或者更多[6]。颅脑损伤一般属于急症,危害性较大,是造成伤残及死亡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因创伤致死的病例中,半数以上都是由于严重的颅脑损伤所致[7],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及早做出准确的诊断对其病情的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螺旋CT具有准确度较高、使用操作较为方便快捷的优点,因此其在颅脑损伤类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不仅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诊断速度,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也有积极的影响[8]。

如果受到各种暴力因素致伤,会即可引起脑组织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及血管壁的变性、渗出、脑细胞的水肿、坏死等情况,与此同时还有可能会发生应激性血压的急剧升高,导致受损血管很容易破裂,脑内极易出血。其次,当颅脑发生损伤后出现血管渗出液增加,颅内压升高,出现脑肿胀,麻痹颅脑内深部动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出现扩张充血,脑内血流量急剧减少引起局部脑组织酸性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废物的堆积,引起脑部血管逐渐扩张,进一步恶化发展即很可能出现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纤维蛋白发生降解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极易导致脑内动静脉血管发生闭塞,出现脑组织坏死、出血或继发性脑梗死等不良情况[9-11]。

颅脑损伤的病情不同时,其CT图像也会有不同的表征现象,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一般都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其病情也比较发生变化,因此在对其做出临床诊断的时候要谨慎且务必注意漏诊和误诊的发生,要尽可能地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了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①当病情需要时,给予CT复查,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可以采取相应及时的诊疗方案。②在诊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分辨那些表现不典型的CT征象以提高疾病诊断率。比如出血性脑梗死与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与硬膜外血肿等疾病的CT图像表现都较为相近[12],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一定要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来做出准确诊断,并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利用螺旋CT对颅脑损伤患者扫描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复查,于此同时再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其辅助检查的结果,再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判断,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旋CT的诊断率和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及时治疗及其以后的康复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1]袁珠.CT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178-179.

[2]王建军.颅脑损伤患者183例的CT诊断[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6):514-515.

[3]郑穗生,高斌,刘斌等.CT诊断与临床(第2版)[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1 1:1 1 6-1 1 7.

[4]江基尧,朱诚.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 0 0 2:1 6 3-1 6 6.

[5]王义亭.75例颅脑外伤CT检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2(2):167.

[6]乔义超.急诊医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99-1 03.

[7]易声禹,只达石主编.颅脑损伤诊治(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0:前言.

[8]朱福成.探讨颅脑损伤的CT诊断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0,18(2):6-8.

[9]陈汉民,张诚华,张银清.颅脑损伤首次CT阴性原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271-272.

[10]邹翎,肖家和,周翔平等.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 0 2,1 8:38 4-38 6.

[11]钟贻洪,柳澄,雷剑等.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与临床表现不符的原因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1):1383-1385.

[12]黄天练.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9):125-126.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Spiral CT Scanning in Patientsw 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LIYong-bao
(Department of Radiology,Nanjing Pukou Central Hospital,Nanjing 211800,China)

Objective:Analy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s:June to December in 2011,176 cases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with spiral CT diagnosi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176 cases of brai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spiral CT in diagnosis, mainly includes:the skull fracture,brain tissue damage and scalp injury,injury often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s.Conclusion:Spiral CT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with suspected early CT diagnosis and examination are very important.

CTScan;Craniocerebral Injury;Diagnosis and Analysis

R816.1;R651.1+5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3.03

2013-12-27

猜你喜欢
颅骨头皮高密度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让头皮爱上做SPA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