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
——记最美教师张丽莉

2014-03-07 06:40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张旭入党教师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茉莉花开
——记最美教师张丽莉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坚强的“最美教师”

同期张丽莉: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字幕:一场特殊的入党仪式,一个高位截肢的年轻女孩

她有着让人难以忽略的美丽,更有着一颗感动中国的美丽心灵,她就是“最美教师”——张丽莉。

1984年出生的张丽莉,是佳木斯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亲友、同事和学生们眼里,丽莉从内而外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她美丽的面容下,是一颗善良、质朴、充满爱的心灵。而社会各界熟知她的名字,是源于那场残酷的车祸。

历史永远记住了2012年5月8日的那个夜晚,一辆失控的大客车突然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猛地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几个学生推到一边,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同期王晓芊(张丽莉同事):当时出事的时候我也在她身边。我抱着她,(她)躺在我的左臂上的时候,她的呼吸已经很微弱了。而我问她的时候,她仍然说不疼,没什么事,关键是看看孩子怎么样了。

那一夜,张丽莉的心跳成了这座城市最令人牵挂的节奏。(心脏跳动的音效)

同期王晓芊(张丽莉同事):推到检查室去拍一些片子的时候,她的气息已经非常微弱,闭上了眼睛,就感觉要休克了。

经过连续多日的抢救,张丽莉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双腿。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清醒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同期佳木斯医护人员:平时我们看见的都是比较完整的肢体,是身体正常的比例。突然看到一个非常短小的肢体,我心里非常震撼,特别难过,真是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丽莉特别漂亮,这太遗憾了。

同期王晓芊(张丽莉同事):丽莉平时是个爱美的女孩,而且非常喜欢穿裙子,这个打击对她来说,可能真是致命的。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家庭有了抹不去的沉重,而张丽莉意识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带给我们的却是惊喜和感动。

同期记者问医生:第一句话一定是和咱们说的,她说什么了?

同期医生赵鸣雁:她说:“谢谢你。”

同期医生康凯:很感动,我想我们一般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同期黑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关中:我们就这句“谢谢”,当天写了一篇评论,叫《谢谢你说谢谢你》。因为经历了人生这样艰难的时刻以后,她仍然没有忘记去感谢这个社会,去感谢别人,说明她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张丽莉的病情,也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2012年5月21日,国务委员刘延东专程从北京赶到哈尔滨,看望张丽莉。

同期刘延东:张丽莉老师,我是刘延东。你在这样一个危难的关头,奋不顾身去勇救学生,这种英雄的行为可以说感动了全中国,你是人民教师的楷模。作为80后的青年教师,(你)是全国青年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是我们教师队伍的光荣。都说你是全国最美的教师,确实人长得美,心也美,都美。

同期张丽莉:我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中国人最美好的传统,是善良。

同期刘延东:这样吧,我亲亲你的手吧。

美丽、阳光、和蔼可亲,她是孩子们心中不可取代的丽莉姐;敬业、钻研、精益求精,她是同事们眼中难得的业务骨干。作为80后的年轻教师,张丽莉做到了对学生尽心竭力,对工作恪尽职守。

这是一个埋藏了三年的秘密,假如没有这次事故,或许将永远不会被外界所知。三年来,张丽莉一直在默默资助母亲患有重病、家庭十分贫困的学生张旭。

同期赵亚波(学生张旭的母亲):

从(孩子上)初一她知道我家这种情况后,一直坚持每个月给我孩子100块钱。

同期学生张旭:这件事就我俩知道,别人都不知道,她怕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丽莉每次都是在上课间操的时候偷偷地把钱放到张旭的课桌里,三年来从未间断。

同期赵亚波(学生张旭的母亲):

一直到她出事。好像是6月的一天,知道我又病重了,通过她的同事还给我捎来1000块钱。

张丽莉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如果说爱是一种能力,那么丽莉老师把这种能力变成了一种习惯。

同期张丽莉:每一天你的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你对学生的付出都是真诚的,都是有效的,所以当危险真正来临的那一刻,需要你做出牺牲的时候,你才能厚积薄发,你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去做。

作为一名教师,张丽莉不仅关心学生的生活,更是把传道、授业、解惑做到了极致。

同期学生闫鸿轶:一些古文很难理解,而且挺没趣的,她会从一句话或一些词,给你演变出一些小故事。

同期张丽莉:初三的第一篇文言文《陈涉世家》特别长,我讲这课的时候像讲评书一样,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下课就有男生跟我说,老师你这堂课讲得太帅了,单田芳的感觉在你身上找到了,我上课一点都没困,下回分解接着听。那时候你就会想不同的办法,怎么能让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有兴奋点。

同期学生们朗读:我是一个……的人

字幕:2012年10月

丽莉班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读书声一如往昔,而此时的丽莉老师,已经开始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接受术后的康复性训练了。

同期李杰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治疗师):她残端的地方很疼,一按她疼的位置,她的劲就使不上来了。所以仰卧起坐对她来说很难。

高位截肢,卧床半年,张丽莉现在的身体仍很虚弱。这样的起身真的很疼,几组动作下来,她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

同期张丽莉主治医生:以前我让她开始做这样上举,一般是举10个一组,然后举3组,她后来自己增到20个一组。其实都是她自己加的,她觉得力度不够,所以自己一点一点加得特别大,你看她每次练得浑身出汗,就知道她练得非常辛苦。

虽然车祸的悲剧发生在张丽莉身上,但她没有把悲伤的情绪带给其他人,她的脸上依然洋溢着乐观的笑容。

同期张丽莉:我可能本身天性就比较乐观,因为毕竟是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人,所以对生命的要求或者说对生命的理解就更不同一些……通过我的行动、我的努力,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弱势群体。

张丽莉生长在一个党员教师家庭,受父亲的影响,张丽莉对教师这个职业和共产党员这种身份有着特殊的理解。

同期张丽莉:因为我从上师范学校到最后考入大学,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希望以后当一名基层的人民教师。可能我的概念当中就觉得一个好的老师,首先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对党就是挺向往的。

2000年,凭着对党组织的向往,还在依兰师范上学的张丽莉第一次表达了入党的愿望。这份字迹略显稚嫩的入党申请书,记录了张丽莉对党组织最初的认识。

同期张丽莉:我觉得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不是一个个体,他是所有共产党员优秀品质的体现。所以我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就源自于周围的老师都是党员。我当时是学生身份,他们对我的付出,我深深地为之感动,就觉得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对党才有一份憧憬。我爱人,我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都是党员,我是最后一个入党的。周围很多这样鲜明的例子,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做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笑靥如花的张丽莉和学生们在一起

做事认真、思想进步、有一股不畏艰难的韧劲,是依兰师范的老师们对张丽莉共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正是来源于张丽莉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同期张丽波(张丽莉同事):她虚心好学,博采众家之长。丽莉在所有的青年教师当中,成长得就非常快。

2007年,张丽莉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我们发现,她对党的认识更加清晰,入党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同期张丽莉:加入党组织就像我最后一个终极目标一样,我觉得要证明一个人足够优秀,党才能接受你。所以我觉得,即使那段时间可能暂时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只能说我还不够优秀,还没有达到党所需要的标准和要求,还需要我自己去努力和完善。

同期张丽莉: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这段入党誓词,丽莉早已熟记于心。加入党组织这个多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终于变成了现实。

同期张丽莉:今天,特别是在党的生日这一天,我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我来讲真的是完成了我的心愿,特别地开心和激动。特别是在我身受重伤之后,是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支撑着我。在我身体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又敞开温暖的怀抱接纳了我,所以我真的是非常感激。那么作为一名党员,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遵守党的章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谢谢大家。

2012年春天,“张丽莉”这个普通的名字,被全国人民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她像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四溢,香遍中国。

同期“感动中国”白岩松解说:用信念诠释理想,用生命点燃希望。一次偶然的车祸,一次必然的扑救,一种高尚品格的体现,一种大爱精神的传递。她让我们懂得,平凡和伟大之间,庸常和高尚之间,距离并不遥远。

(该片荣获2013年中组部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最佳音效奖。)

总监制:王法

监制:彭勇

策划:刘建平

编导:姜蕊

摄像:郑元峰

剪辑:姜蕊

猜你喜欢
张旭入党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憨娃入党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The Three-Pion Decays of the a1(1260)∗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打针
饿了么张旭豪:不成功无意义
圆我教师梦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