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应用价值

2014-03-09 03:55冯超蕙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73004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证实声像符合率

冯超蕙 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 730046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颈部常见疾病之一,属于肺外结核的一种,约占淋巴结结核的90%[1]。近年来由于该病有不断上升趋势,从而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但是目前,对该病的超声诊断尚未有统一标准,有的以超声表现特点来认识诊断,有的以病理类型来分类诊断。不管以何种诊断标准来诊断,只要尽早发现淋巴结声像异常就应该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信息,进而早期防治和手术。因此,笔者在工作期间对我科高频超声诊断为淋巴结结核的86例患者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均经过高频超声诊断为淋巴结结核。共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9.6±12.3)岁;病史0.3~12年,平均(6.8±3.4)年;合并肺结核者42例,结核性脑膜炎者16例,结核性胸膜炎者22例,HIV阳性者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潮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结核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采用Philips IU22、GE-Vivid 7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7~14MHz。

1.2.2 方法:嘱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下颌上抬,充分伸展暴露颈前部,对所有患者双侧颈部淋巴结分区走形从上而下进行高频超声多切面扫查,认真仔细观察并记录淋巴结声像图表现及特点。检查诊断均由同一位长期从事浅表小器官专业的高年资医师进行操作诊断。

1.2.3 检查内容:观察肿大淋巴结的数目、位置、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流速及阻力指数(RI),并测量其长轴(L)及短轴(S)值,计算(L/S)值,并用探头挤压观察是否有压痛,是否有内部回声流动以及是否移动等[2]。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及范围 双侧56例(65.12%),单侧30例(34.88%),其中左侧16例,右侧14例。病变部位淋巴结多呈串珠状排列于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或颈内静脉旁,其中颈中部深浅组36例(41.86%);颈下组及锁骨上窝组24例(27.91%);其他部位,如颌下、颏下、耳后等颈浅组26例(30.23%)。较小者约4mm×7mm,较大者72mm×85mm。

2.2 淋巴结超声声像图表现

2.2.1 正常淋巴结声像图表现[3]:正常颈部淋巴结一般体积较小、质软,用高频探头扫查,一般长径为10mm左右,短径2~5mm。可见其“靶环样”结构,周围低回声为皮质,中间的强回声为淋巴门。彩色多普勒检查淋巴结内一般无血流信号,偶尔在淋巴门处见少量的血流信号。

2.2.2 淋巴结结核声像图表现[4]:根据其特征表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实质性:一般体积较小,散在分布,低或极低回声,边缘不光滑,内部回声大致均匀,纵横比在1.2~2.4。CDFI:大多血流信号稀疏,呈条状或短棒状,Vmax(16.8±10.3)cm/s,RI:(0.62±0.14)。本组高频超声诊断46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4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2)囊实混合型:多个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张力大,质软。形态不规则,中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内壁不均匀增厚,粗糙不平。挤压探头可见液体流动。CDFI:周边可见稀疏血流信号,以静脉血流为主,Vmax(14.3±8.1)cm/s,RI:(0.56±0.12)。本组高频超声诊断30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3)钙化型:呈长条或椭圆形,质硬,内部可见斑块样或长条状强回声钙化。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本组超声诊断10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患者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其体积较小,直径约1~5mm,形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淋巴结结核是其最常见疾病之一,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颈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结节,并有不同程度的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症状。该病好发于年轻人及儿童,尤以女性为多见。目前,临床诊断大多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但其特异性不高,不能作为该病的首选诊断。因此,高频超声能实时、动态、多切面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大小、数目及血流情况,同时能评估相关病情的发展程度,已经被用来诊断淋巴结结核。

正常淋巴结声像图表现周围皮质为低回声,中间的淋巴门为强回声,呈“靶环样”结构改变,一般无血流信号,偶尔在淋巴门处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当淋巴结发生病变的时候,早期为炎性改变,声像图表现为淋巴结呈稍低回声区,其回声欠均匀,随着病情发展,内部回声极低,髓质回声消失,可见血流信号,血流速度增高,阻力指数尚可。当病情加重时内部回声紊乱,其内可见液性暗区,并见漂浮强光点或不均质强回声,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下降。因此根据超声的不同声像图表现,不仅可以发现颈部淋巴结结核,还能够推断出疾病的发展进程。病变转愈可见纤维化、钙化。本文结果表明,高频超声诊断为实质性46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4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高频超声诊断囊实混合型30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2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高频超声诊断钙化型10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声像改变,由于其具有无创重复性、动态性、可操作性、比较经济等优势,同时能根据其特征变化推断疾病发展进程,因而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0-100.

[2] 燕山.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3):230-233.

[3] 文萍,肖秋金,刘蓓,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9):70-72.

[4] 张更臣,李俊来,曹兵生,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0):879-881.

猜你喜欢
证实声像符合率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