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在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2014-03-09 03:55高菊玲王淑芬王桂菊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中心手术室湖北省武汉市43006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1期
关键词:腔镜专科器械

高菊玲 王淑芬 王桂菊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中心手术室,湖北省武汉市 430064

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伤口美观,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患者青睐。随着微创手术普及,腔镜器械也不断更新换代,由于腔镜器械种类繁多、结构精密复杂,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护理缺陷。本院手术室在2012年因腔镜器械管理不足,发生护理缺陷3例,通过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1],从组织或管理因素、团队因素、工作任务因素等多方面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持续改进措施,手术室腔镜质量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 年本院手术室因腔镜器械管理不足,发生护理缺陷3例:1例为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术前医生调试工作手柄时,发现弹簧失灵不能使用,导致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等待手术超过30min;另2例为妇科腔镜手术,因器械准备不足和清洗保养不到位、器械损坏,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医生满意度下降。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等级划分标准,定为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2 原因分析

2.1 组织或管理因素 包括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等。护士长忙于琐碎事物,管理职能疏忽,管理缺乏力度,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制度、流程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护理质量控制流于形式,监管不力,缺乏督察与引导;未能加强护士风险防范教育,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手术安全环境营造缺乏。

2.2 团队因素 主要包括合作交流。科室团队文化建设不足,团队配合与分工协作欠缺;当事人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交接班不清,合作交流不够;巡回护士与器械组护士未认真检查、交接腔镜器械性能,器械损坏原因及时间均不详,问题相互推诿,责任难以划分。

2.3 工作任务因素 包括工作负荷、人员数量、人员组合等。护士长排班更换频繁,护士未相对固定专科,导致护士专科技能生疏;器械组护士配备不足,资历浅,工作经验欠缺,岗位胜任力有限;腔镜器械精密昂贵、种类繁多,清洗消毒流程复杂;护士超负荷疲劳工作,形成护理安全隐患。

2.4 环境因素 包括设备、布局设置等。手术室专科培训不到位或培训后缺乏相应考核机制,护士专业知识缺乏,不能熟练掌握腔镜器械性能及使用;专科设备配备不够,专科器械和设备仪器缺少健全管理机制。

2.5 个人因素 包括知识、经历等。当事人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练,缺乏安全意识及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对手术器械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疏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2.6 患者因素 包括患者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本组3例护理不良事件均不涉及患者因素。

3 持续改进

3.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护理质量 健全以护士长为组长,技术骨干为组员的质量控制小组,遵循手术室质量标准,定期检查反馈与安全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改变质控方法,变事后发现为事前干预,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将终末式的监控行为转变为为护士提供指导、指引、培训等服务行为。更新管理理念,护理管理者应从自身做起,立足于临床实际,致力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使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品质得到不断提高[2]。

3.2 加强制度建设,降低护理风险 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3]。建立健全制度职责,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器械准备制度、腔镜器械管理制度等,使护理管理科学、规范,有章可循。通过培训考核督促熟练掌握,通过督导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完善标准规范、优化工作流程,使其更贴近临床、可操作性强,指导护士工作,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根据手术需求,实施弹性排班与护士分级配合,保障护理质量。

3.3 设置腔镜专科护士,提高医生满意度 腔镜手术配合专科性强,技术要求高,人员更换频繁,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手术配合不尽如人意。腔镜设备仪器及专科器械精密昂贵,良好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此,手术室选择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担任腔镜专科护士,固定人员负责专科手术配合及专科手术间、专科设备仪器的管理,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由于长期进行专科手术配合,护士专业技能明显提升,因医护相对固定,熟悉手术医生习惯,手术配合默契,工作能力得到认可,不仅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也同步提升。研究表明,工作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力量,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4]。

3.4 规范护理人员培训,培养专科护士 有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51.38%是由于培训不到位造成的[5]。腔镜手术发展迅速,腔镜器械不断更新,而培训不到位导致护士专业知识缺乏,岗位胜任力不足,对手术配合及设备、器械使用等掌握不全,必将造成安全隐患。我科针对不足加大护士培训力度,探索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培训,根据学历、职称、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等将护士分为N1~N4四个等级,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工作标准,通过定期考核督导培训落实,促进护士专业能力提升。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手术分级配合,责任与能力对应,保障患者安全。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专题讲座、院外进修、参加学术会等,了解护理前沿动态,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满足腔镜手术发展需要及专科医生需求,合理配置手术器械数量和种类。腔镜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单凭讲解记忆不易掌握,手术室新建腔镜器械相册,帮助护士熟练掌握腔镜器械,并且取得较好效果。方法:将各专科腔镜器械整齐摆放在绿包布上,用数码相机拍照,拍照时既有单个器械,又有组装示意图和手术成套器械明细,然后通过图片处理软件,在器械相应位置添加厂家、名称、说明等,彩色打印后做成腔镜器械相册。相册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为护士掌握腔镜器械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

3.5 强化安全意识,防范差错事故 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此我中心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进行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风险处理能力及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组织安全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营造宽松环境,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工作中的失误,集体分享护理缺陷案例,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讲评,共同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面对护理人员发生的不良事件,护理管理者常注重事件结果,习惯性的首先追究当事人责任,而忽视查找自身及组织系统上的原因,通过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科学、全面地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质量持续改进,使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取得较好效果,2013年无不良事件发生,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2011年版医院评审标准中将质量与安全作为标准的核心。护理管理者处理不良事件应审视自身工作,首先从组织系统上查找问题与不足,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人员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等,才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应用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如PDCA循环模式、品管圈、根本原因分析法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持续改进[2],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1] Vincent C,Taylor-Adams S,Chapman EJ,et al.How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clinical incidents:clinical risk unit and association of litig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protocol〔J〕.BMJ,2000,320(7237):777-781.

[2] 李婷婷.转变观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将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常态 化——访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评审评价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陈晓红〔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18-19.

[3]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5.

[4] 葛津津,刘薇群,陈益清,等.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63-765.

[5] 王翠玲.181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C):854.

猜你喜欢
腔镜专科器械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