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探析

2014-03-10 04:06王月娇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胆气温煦周身

王月娇,赵 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探析

王月娇,赵 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素问·六节藏象论》首提“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历代医家对其机理有不同阐释。综合分析各家之观点,提出调畅气机是“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之关键,为临床从胆着手畅达周身之气机/治疗内伤杂病提供依据和思路。

胆;内经;机理;气机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首次提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因其主决断而畅情志、调气机;脏精汁而助运化、滋气血的功能,在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1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的四种主要观点

历代医家对“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机理有颇多论述,综各家之解,主要有四种观点:1.胆气应春,滋气化生;2.胆为枢纽,通达阴阳;3.胆主决断,助肝谋虑;4.胆蕴相火,温煦诸脏。

1.1 胆气应春,滋气化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胆为甲木,通于春气,胆气畅达则春气升发,鼓舞诸脏腑经络之气升腾;清气升于上、浊气降于下则三焦通利,脾胃清气上输心肺,化生卫气营血以荣养周身。营卫调和,脉气流利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胆气之于机体如同春气之于天地,唯有胆气春升,才能通达周身之气机而内养脏腑、外养四肢百骸,万物勃发,阴阳相合。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

1.2 胆为枢纽,通达阴阳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太阳为开,通于表;阳明为阖,通于里;少阳为枢,位于太阳与阳明之间, 属半表半里, 外可开透气机以护肌表,内可输布精血以滋养脏腑。又仲景六经辨证,少阳为枢纽而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通达阴阳;若胆气亏虚则外不可抵御邪气,内不可固护正气,而致外邪由表入里、由阳化阴;唯胆气畅达才能经气流利,拒邪内入或透邪外出而使阴阳调和,精神乃治。

1.3 胆主决断,助肝谋虑

王冰云:“胆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所谓中正即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所谓决断即果敢坚定,有勇有谋。脏气调达,非胆不决;腑气通利,非胆不断。若胆气虚衰,不能主中正之职,则气血妄行而生长无度;若胆气不调,不能主决断之事,则脏腑气机不利而精神失调。《类经》曰:“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故《奇病》曰: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肝主谋虑,畅达内外气机;然谋虑之事非胆不能决断,唯胆果决助肝谋虑,才能疏泄有度,情志畅达,气血调和。决断正常则勇气自倍而不怯,精神旺盛而不惧;胆旺则不因外部刺激而迷惑,不因内心迷惘而抑郁。即《医参》语谓:“气以胆壮,邪不能干,故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1]。

1.4 胆蕴相火,温煦诸脏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下》曰:“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肾发相火,寄居于肝胆,游弋于上,通行三焦。上可滋心肺助气化血,中可温脾胃散布水谷精微,下可助肝肾补益精血。相火属阳,可温煦诸脏,使脏腑之气升发以畅气机、生阴血而阴阳相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消化饮食、化生水谷精微之功赖于相火温煦,《医贯》云:“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者。”相火升发正常能暖脾胃则气血生化有源[2];若胆腑失职,相火不能内藏于肝胆而妄动,则壮火散气,正气亏虚,易为外邪所侵。

2 胆腑生理特性及其调畅气机之功

《素问·五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胆附于肝,两者同居右胁之下,互为表里。胆形态中空,内藏精汁助饮食消化,因其既属六腑,又为奇恒之府而能藏泻兼施、阴阳兼备。肝胆气机通利,疏泄畅达则能助脾升胃降,散布水谷精微,滋气养血以充诸脏;肝中精纯之气可化为精汁内存于胆腑,泄于小肠以消化饮食,升清于脾胃、泌浊于肾膀胱。若肝胆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精汁分泌排泄无度则不能消化饮食、运化水谷精微,久则气血乏源、脏腑失养,病丛生。胆主决断,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决断则不能行事,勇敢果决则行事雷厉;胆气旺盛决断正常,则诸脏腑之气皆能升发,正气存内而邪不可干。为人决断果敢则精神健旺,不易为外界干扰,能抵抗不良情绪而使气血调和。胆气以升发为本,通利为用,调达为顺;通于春气而寓生长、滋于夏气而助升浮。胆气升降自如则诸脏腑经络之气皆能升发而阴阳相合。

3 调畅气机是“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之本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机升降出入循环不休,畅达周身,使清阳生发、浊阴沉降,精微四散、营血调和而阳生阴长。是故无气机之畅达则春气不生、夏气不长,无升降之流利则秋气不收、冬气不藏;唯有气机升降出入有序不乱,才能阴阳和合而万化得安。《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胆为阳木,其气应春,春气勃发则阳气升腾温煦天地,阴气四散滋养万物。万物生荣则周身气机蓬勃向上,诸脏腑经络之气亦随胆气生升,正气旺盛而精神勃发。胆主少阳,为开阖之关键,阴阳之枢纽。胆气条畅则可沟通表里、阴阳,畅行三焦气血;使水精四布、营卫调和,经络通利而腠理固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少阳为阳之始,胆气升发则阳气生长,阳气盛则可温煦诸脏、固护周身。又因胆腑之内蕴藏相火,胆气畅达则相火旺盛,能助脾胃腐熟,化生水谷精微滋气养血;又能生气而助周身阴阳相调。《景岳全书》云:“胆附于肝主少阳春生之气,有生则生,无生则死,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者,正以胆中生气为万化之源也。”因而胆气流利,调畅周身之气机,是“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所在。

4 结语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历来争议颇多,笔者认为其机理之根本为调畅气机。唯有胆气条达,才能升发春气而使诸脏之气荣生;通达表里、阴阳使枢机得利、阴阳调和;决断果敢,刚正无私使情志条达、精神旺盛;内蕴相火使三焦通利,周身得以温煦。胆气盛则生长之气旺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 潘毅.《内经》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制探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9-12.

[2] 丛培玮,许南阳,易杰.浅析"凡十一脏取决于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5):66-67.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1-18

赵波(1960-),男,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药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

王月娇(1991-),女,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

R221.1

A

1673-2197(2014)08-0007-02

猜你喜欢
胆气温煦周身
凭眺青海湖
身如器物
漫散时刻
明志
借我来路星辰
倔强
听一首歌
问询
战友,当你走在离队的路上
争创中华新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