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温商的群体特征及未来走向分析
——以佛罗伦萨制包企业中的温商为例

2014-03-10 08:00周欢怀张一力
关键词:温州人皮包佛罗伦萨

周欢怀,张一力

(1.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温州大学商学院;3.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25035)

海外温商的群体特征及未来走向分析
——以佛罗伦萨制包企业中的温商为例

周欢怀1,3,张一力2,3

(1.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温州大学商学院;3.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人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乡土性社会关系资源,善于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求生存、谋发展。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居住着近万名温州人,他们已成为当地制包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为整个欧洲皮包市场、甚至全球大部分一线皮包品牌市场进行生产。将在佛温商企业分为创新设计型企业、代工生产型企业和自主生产型企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外温商群体的五个特征:温商靠随亲带故形成在佛的社会关系网络;温商群体在中国国内属于非精英群体;先打工、后老板是他们在佛的基本创业模式;吃苦耐劳是立足当地社会的根本要求;温商参加社会活动的活跃性出现两级分化。不同类型企业的温商所体现出来的群体特征是有差异的,这些特征和差异决定了在佛温商的未来走向。

佛罗伦萨;制包企业;海外温商;群体特征;未来走向

浙商是当代中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实力最强的一个投资者、经营者群体[1]。温商作为浙商的主体,有将近60万人在131个国家和地区艰苦创业,成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2]。温州人素有经商做工的传统,喜欢四海为家,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乡土性社会关系资源,善于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求生存、谋发展,故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

佛罗伦萨市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曾是文艺复兴的诞生地,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据佛罗伦萨市政府统计办公室在2011年5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分析报告显示①参见: 华人网. 佛罗伦萨未来的人口将越来越多民族化和年轻化[EB/OL]. [2012-02-21]. http://www.huaren wang.com/bbs/article-690-1.html.,截至4月底当地居民户口为372 826人,其中外国人51 007人。另据中国驻佛罗伦萨领事馆透露②该数据通过采访中国驻佛罗伦萨领事馆工作人员得知.,在佛华人约1万,绝大部分为浙江温州人。由于部分是黑工,不在统计范畴,实际人数可能超万。上个世纪80年代始,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移民佛罗伦萨,经过多年打拼,已成为当地制包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为整个欧洲的皮包市场、甚至全球大部分一线皮包品牌市场进行生产。仅佛罗伦萨Cattani区,就集聚着一百多家温州人所经营的微型皮包生产企业。

温商在海外的发展日益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海外温商的发展过程及其如何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本文以在佛温商的群体特征为分析视角,重点阐述温商在佛罗伦萨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温商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丰富海外华人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研究对象

温州人在佛罗伦萨主要从事制包、皮包或皮鞋进出口贸易、皮革批发、餐馆经营等工作。以制包行业里的温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佛罗伦萨是欧洲皮革皮具生产中心,制包行业是佛罗伦萨的主导行业,并已形成产业集群;第二,在佛罗伦萨从事制包的温州人数量较之其他行业要高很多。虽然具体数字无法得知,据佛罗伦萨当地华人协会透露①该数据通过采访佛罗伦萨华人华侨联谊会会长周致敏先生得知.,温州人所经营的中小型制包企业超过1 000家。这些企业有为一线品牌代工生产的,也有自主生产销售的。从访谈中得知,一些温州人在经营其他生意失利后,往往会转向制包行业。可见,制包是温州人在佛立足的首选。

(二)调查方法

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基本为一、二线皮包品牌企业做代工,分散在佛罗伦萨郊区,样本总体和抽样难以把握,主要采取访谈法;小型温商制包企业,数量众多,且多集中在佛罗伦萨的Osmannoro区和Cattani区,采取问卷抽样调查法。除此以外,我们还运用个案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3]。在调查中,笔者利用自身是温州人的优势,经常到厂房里与温商、工人聊家常,以了解、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日常生活等。实践证明,个案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与抽样问卷调查法的结合,使我们对温商企业的经营、生活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在佛温商制包企业的分类及比较

(一)在佛温商制包企业的分类

佛罗伦萨是全球重要的皮包产地,这里集聚着众多的温商制包企业。温州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这里制包行业的主力军。为更好的分析在佛温商的群体特征,根据企业经营定位、模式的不同,将这里的温商制包企业分为三类:创新设计型企业、代工生产型企业和自主生产型企业。

第一类,创新设计型温商企业。这类企业非常少,我们只找到一例。H先生原先是做皮包进出口生意,2009年他收购了意大利的某皮包知名品牌,从皮包销售行业转入皮包设计生产领域。H先生的企业里设有设计、投资、会计等部门,约有60位员工。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在于皮包的设计,其设计部门里拥有5位专业皮包设计师,其中4位是意大利人。这4位意大利人中,3位具有博士学位,另一位则是Gucci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Gucci竹节包的设计者。每年他们能够申请到十多个皮包设计专利,皮包的生产业务则全部委托给佛罗伦萨的意大利企业完成。该品牌皮包走的是高端精品路线,现与Gucci、Chanel等世界一线皮包品牌进行竞争。在佛罗伦萨市中心专卖店里,该品牌售价在好几千欧元。其目前的主要市场除意大利外,还有美国、日本、台湾等地。

第二类,代工生产型温商企业。这类企业须在厂房面积、工人人数、设备先进性、做包工艺等方面通过品牌皮包企业的考核,才有资格为其进行加工或生产。因为只为固定的几个品牌皮包企业服务,不必考虑客户寻找他们的交易成本,这类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距离佛罗伦萨市中心较远。由于地理位置的分散,这类企业的数量难以估计。我们通过当地温州朋友,找到几家这样的企业进行访谈。以其中一家企业为例来谈谈这类企业情况。该企业2003年成立之初只有二十来个工人,发展到现在已有60个工人。现企业拥有1 200平米的厂房和价值50万欧元的做包设备,一天最多可生产250个皮包。这在佛罗伦萨已经算是规模不小的企业了。该企业并无自己的皮包品牌,主要为Chanel、Bvlgarl、Celine等品牌进行贴牌加工或生产。原材料均由订货商提供,销售亦由订货商承包。企业近几年的营业额均在200万欧元以上。

第三类,自主生产型温商企业。这类企业类似于家庭作坊,数量最多,多集中在佛罗伦萨的Osmannoro区和Cattani区,其订货商主要为欧洲中低档皮包市场的批发商。每户企业的从业人员(加上企业主本人)数量在2-9人,厂房面积30-100平米,从规模上看属于微型企业。这类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一般以夫妻为主,充分调动家庭成员参加生产,甚至未成年的孩子在闲暇时也要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这些企业集原材料订购、生产和销售于一体,自行采购原料并决定生产款式。他们并不设计皮包,而是模仿市场中流行的款式。当然,有的时候客户会提供皮包款式。这类企业的竞争基础在于低成本,而他们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是延长工作时间。因此这类企业的企业主和工人都非常辛苦,通常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一周仅周日休息半天。

(二)在佛三类温商制包企业的比较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这三个环节归纳了创新设计型企业、代工生产型企业和自主生产型企业这三类温商制包企业的经营模式(见表1)。

表1 三类温商制包企业的经营模式比较

通过比较这三类温商制包企业的经营模式,便能分析出他们的优势所在(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类企业的调研以访谈为主,第三类以问卷调研为主,辅之以访谈和观察。下文对在佛温商的群体特征分析中所提到的问卷调研,其调研对象是指对第三类企业。笔者在Cattani区、Maiorana区等地挨家挨户走访了200余家企业,除一些企业拒绝回答问卷外,最终有67家接受访谈和问卷调查。

表2 三类温商制包企业的优势比较

三、在佛温商群体特征

(一)随亲带故形成温商在佛的社会关系网络

同其他海外温商一样,在佛温商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是由血缘和地缘编制而成的[3]。最早移民佛罗伦萨的华人现在还无从考究。前面所提到的H先生,他的爷爷早在二战前就来到了意大利,可能是最早来意大利的华人之一。H则是十来岁时才随家人移居这里。根据我们调研的数据来看,接受调研的温商都属于第一代移民。第一、二类企业的温商来意时间比较久,目前在此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

第三类企业的温商来意时间相对较晚,最早的是1988年,最晚的是2007年,大部分则是在1999-2005年期间。从统计的温商及其员工的来源地来看,95%是来自温州瑞安和文成的农村。除了少部分人是通过与在意父母团聚来到此地外,大部分人则是经亲戚、朋友或乡邻帮忙,采用偷渡、非法滞留或劳工签证等途径来到意大利。当一个家族中有一人成功移民,他就先将自己的妻子、丈夫或孩子带到意大利,再慢慢将其他亲戚或朋友分批、分时带出来。如此,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滚雪球”式的移民方式使得瑞安、文成的很多人都移民到了佛罗伦萨。在访谈中,也有很多人表示他们整个家族都已经搬到这里。

可见,在佛温商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个以单个温州人为节点、以亲朋好友关系为边而形成的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是温州人移民的关系基础。首先,靠偷渡、非法滞留或劳工签证等途径来此的温州人,都是通过亲戚朋友关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海外关系,才会有数量颇大温州人敢于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重新开始生活。其次,已经在佛的温商也热衷于将还在国内的亲朋好友带到国外。温商企业赚钱的手段主要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延长工作时间。低工资、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条件是不可能聘用到当地的意大利人。因此,从国内吸收低价劳动力成为温商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另外,即使他们不需要多余劳动力,他们也愿意通过向意大利政府提交劳工申请,把国内的亲朋好友带出来。因为按照目前的行情,带一个人出国,对方需支付1-1.5万欧元不等的费用,而办理整套手续才花费几千欧元。因此,这也成为他们赚取额外利润的手段。

(二)温商群体在中国国内属于非精英群体

接受访谈的第二类企业的几位温商,均是初中毕业。而接受问卷调查的第三类企业的67位温商及其配偶中,仅一位J是中国国内大学毕业,5%国内高中毕业,其余均为初中或小学学历。因此学历层次低是在佛温商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访谈中得知,这些温商在出国前基本生活在教育资源贫乏的农村或山区,没有正式工作。仅几位高中以上学历的温商,出国前是有正式工作的。如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具有大学学历的温商J,原来在镇上的银行工作,一年收入三、四万人民币。但其在意生活多年的姐姐认为他在国内赚钱太少,劝其出国。于是他听从姐姐的劝告来到意大利。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当年出国的主要目的时,除了年少时随父母团聚来此的温商外,其余均选择“赚更多的钱”或“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在佛温商在中国国内社会中属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的非精英群体,急于渴望出国以改变其生活状态,国内外工资的巨大差距成为他们移民国外的最大动力。

(三)先打工、后老板是在佛温商基本的创业模式

问卷数据统计显示,94%的温商刚来佛时都是在亲属或他人的工厂里当学徒做工,积累了一定资本和做包技能后才自立门户。先打工、后老板是基本的创业模式。

温商社会关系网络在其创业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第一,创业者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的非正式网络联系成为新创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4]。这些温商出国时,不仅身无分文,还因办理各种出国手续欠下一大笔钱。因此出国后,一般需要先替人打工,1-2年后还清债务才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企业创办初期,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而新创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等正式网络联系获得资金是比较困难的[5]。接受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温商中,仅两位表示曾获得过意大利银行的贷款,其余则更倾向于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借钱。第二,社会网络提供了创业所必须的产业知识。社会网络能促进企业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促进知识共享[6]。大部分温州人来意之前是没有工作经历的,即使有工作也与皮包行业无关。他们到佛罗伦萨后,语言不通,也无工作技能,便只能在亲戚或朋友的皮包工厂里打工,从诸如装拉链、剪线头等简单的手工劳动开始,慢慢学会踩缝纫机等多道做包技能。不仅如此,他们通过社会网络还了解了诸多的产业知识,包括如何创办制包厂,为日后的复制型创业打下基础。第三是客户方面。如何获取客户对于第三类企业来说是最关键的。做包初期,最困难的就是没有客户,没有订单。有些会说意大利语的温商则主动联系打工期间认识的客户,有些则通过亲属帮忙结识客户。如前面所提到的J,本做贸易生意,后因生意上出了点问题改行做皮包。因为是零起点,所以办厂初期完全靠姐姐的帮忙。其姐姐办厂多年,拥有较多客户。订单做不完,就转让他做一些,慢慢地就转移了一些客户给他。当然他是算比较幸运的,大多数温商还是靠自己慢慢积累客户。可见,这种关系网络在资金、做包技能、客户方面为温商创业创造了条件。

第二类企业是在第三类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第三类企业做大做强后,达到一定规模,即要在厂房面积、工人人数、设备数量或做包工艺等方面达到品牌皮包企业的要求,才能有可能升级为第二类企业。

(四)吃苦耐劳是在当地社会立足的根本要求

大多数在佛温州人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这些厂房里,空气混浊,参杂着皮革、胶水的刺鼻气味,缝纫机、模具机、打孔机等机器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从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来看,86.7%的受访者表示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这些企业基本上一周工作6天或6天半。

对于第三类企业的温商来说,厂房就是他们大半个家。有些厂房里配有公共厨房,有些厂房里则隔成两层,上层作为厨房,基本由企业主妻子负责做饭。家中有小孩的企业主,还会在缝纫机边放张小床,以便工作时能够照顾小孩。八九岁的小孩放学回来,一般都要帮大人做点简单的手工活,如剪线头、穿拉链,大部分十岁出头的孩子都已经会踩缝纫机等复杂工序。有些企业没有请工人,其家中未满18周岁的孩子,早已辍学在家,成为企业里的主要劳动力。

但是这些企业主却不认为这样的工作环境很艰苦。相反,他们表示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厂房里的噪声和气味是很正常的。工作虽然时间长且辛苦,却意味着订单多,赚钱自然也多。不像以前替人打工,工作时间与工资不成正比。另外,他们对目前的生活工作状态感觉较为满意,自己当老板,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第二类企业的温商们的工作境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他们的企业在升级之前同样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艰苦阶段。

相比之下,意大利企业严格按照一周5天、一天8小时的工作制。温商们正是凭着这股吃苦耐劳的精神,靠着低劳动成本、低产品价格挤入佛罗伦萨制包集群,从而得以立足发展。

(五)温商参加社会活动的活跃性出现两级分化

移民如果不学习和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便会面临许多融入困境[7]。当温商们的经济活动取得成功,他们开始寻求政治活动的突破。1992年6月佛罗伦萨华人华侨联谊会成立,这是佛罗伦萨最早的华人社团。该社团目前已有150位会员。2011年5月佛罗伦萨华人华侨妇女联合会成立。这两个社团是目前佛罗伦萨主要的华人社团。这些社团是温商群体的一个缩影,也是随亲带故慢慢壮大,新会员一般通过朋友或亲戚关系加入社团。社团在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团结当地的华侨华人、增进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等方面发挥作用。如2012年2月,中国侨联派出“亲情中华”慰问演出团来意,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和冈比市政府联合主办了佛罗伦萨的演出活动。2011年11月,佛罗伦萨发生因种族歧视导致的枪杀黑人事件,一时震惊海内外。华人华侨联谊会成员在驻意领事馆的倡导下,积极向被杀黑人亲属捐款。这些温商也正是借着华人社团这个平台融入意大利主流社会,并与国内主流社会保持着联系。

但我们看到,华人社团里活跃在社交场合的温商基本来自第一类和第二类企业,却鲜见第三类企业温商的身影。第三类企业的温商和其工人的生活是比较封闭的。他们来意后,除了少数温商是年少时随父母出国,能有时间和机会在意大利学校学习,大部分人出国后则一直在工作。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不在工厂工作,就在住家休息,许多人来意一年半载还未曾去过市区。他们没有时间也没精力去学习意大利语,在意多年也只学会说一点点意大利语,例如皮包的数量、颜色等。实际上,对第三类企业的调研显示,大部分温商对参加社团活动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些社团是有钱人的专利,他们无缘参加。更何况他们也没有多余精力去参加,即便有,他们也宁愿去做包。

由此可见,第一、二类企业的温商参加社会活动的活跃性远大于第三类企业的温商。从这一点来看,在佛温商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一定的层级结构性:第一、二类企业的温商比较开放,他们迫切希望融入意大利社会,社交范围比较广;第三类企业的温商比较封闭,工作时间和语言能力束缚了他们融入意大利社会的意愿,与温州人社交网络外的圈子接触比较少。

四、温商群体未来发展走向

(一)在佛温商社会关系网络呈现“马太效应”

在佛温商社会关系网络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来意的温商,不少是通过“蛇头”偷渡或先旅游、商务签证后非法滞留的方式来到意大利的;来意取得合法身份后,再以团聚、签工方式带出其亲属或朋友。而近些年,欧洲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出生率低下的现象日益严重,欧盟各国先后拓宽了合法工作移民的渠道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这几年意大利的移民政策也因此有所放松[8],温州人更易以劳工身份合法来此工作。

在佛温商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开放。温商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当地制包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尤其第一、二类企业温商积极融入意大利社会,扩大温商在意的知名度,提升了温商在佛的政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代移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他们在意大利出生、上学,接受西方文化。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也将成为第一代移民群体与意大利社会沟通的桥梁。

因此,在佛温商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马太效应”,进一步得到稳固、扩大和开放。

(二)第三类企业的规模可能会萎缩

第三类企业规模小,易受外界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这些温商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不少温商表示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订单数量减少。而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大大减弱了欧洲工资水平对国内劳动力的吸引力,这也导致了第三类企业招工困难。第三类企业的温商企业经常遭受意大利政府的查封,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如Osmannoro区的3600工厂,这曾是温州人在佛罗伦萨最早开的一家工厂。2011年下半年遭查封,导致工厂内数百户企业停业长达八月之久;Cattani区的一处厂房因卫生问题被查封,厂房内所有企业停业2个多月。

另外,第三类企业的温商并不希望其子女继承其衣钵。在访谈中,当问及第三类温商,“是否希望子女成年后继续从事做包工作”,无一人回答“是”。他们认为这种工作纯属体力活、太辛苦,而他们现在如此辛苦也正是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其他工作可做。所以尽量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希望他们能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后改行从事知识含量高的其他行业。至于他们的子女以后是在意大利工作还是回中国发展,他们则表示无所谓,由子女长大后自己决定。

(三)部分温商对意的零归属感导致他们的回流

如前文所分析,第一、二类企业的温商生活水平、参加社会活动的活跃性都远高于第三类企业的温商,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商的对意归属感。影响温商对意归属感的还有安全问题。移民国内的不同族群会对工作岗位、住房、私有财产和公共福利等形成竞争[9]。在佛罗伦萨,还有不少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摩洛哥移民,生活工作比较集中的第三类企业温商成为其抢劫的对象。

通过访谈,第一、二类温商均表示已在当地购置房产,打算长期居住。而“叶落归根”思想在第三类温商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在当地未购买房产;当问及年老时是否回国定居,不到10%的人表示看情况而定,其余均表示回国养老。他们认为,虽然在此生活多年,但来此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当攒够了钱或年纪大了就回国养老。在访谈中,有几位第三类企业中的温商,其父母早年在此办厂,现在将工厂交由他们打理,现已回国养老。因此,第三类企业的温商对意归属感很低。

在这次调研中,还访谈了十多位15-20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在国内小学还没毕业,有的则是初中毕业。来意大利后,因语言问题无法在意大利学校继续学业,只好辍学在父母厂里做工。而对于他们父母来说,有了这些孩子的帮忙,能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也就默许了他们的辍学。这些年轻人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无奈,一方面不懂意大利语,只能生活在温州人这个狭小的社交圈子里;另一方面如果回国,没有学历也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所以虽然他们对意大利没有归属感,但还是宁愿选择留在父母的厂子里继续工作。

六、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立足的温商,在国内是属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的非精英群体。他们凭借血缘和乡缘关系,在佛罗伦萨形成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此创业、立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社会网络逐步开放,融入意大利社会。不同类型企业的温商所体现出来的群体特征是有差异的,这些特征和差异决定了在佛温商的未来走向。

[1] 张仁寿, 杨轶清. 浙商: 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6): 3-7.

[2] 张一力. 海外温州商人创业模式研究: 基于32个样本的观察[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0, (3): 13-20.

[3] 王春光. 温州人在巴黎: 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6): 109-116.

[4] 王侃, 董保宝. 国外创业网络研究评述[J]. 学习与探索, 2010, (1): 173-174.

[5] Pekhooi S. The Role of Networking Alliances i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 727-744.

[6] Mohrman S A, Tenkasi R V, Mohrmanjr A M. The role of networks in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grounded analysis [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003, 39(3): 301-323.

[7] 王春光. 华侨华人社团的“拟村落化”现象: 荷兰华侨华人社团案例调查和研究[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0, (3): 1-12.

[8] 伍慧萍, 郑朗. 欧洲各国移民融入政策之比较[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 (1): 38-43.

[9] 余彬. 国际移民认同问题: 一种身份政治研究方法[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1, (2): 61-67.

The Analysis on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Overseas Wenzhou Businessmen——A Case of the Wenzhou Businessmen in the Bag-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Florence

ZHOU Huanhuai1,3, ZHANG Yili2,3
(1. City College of Wenzhou University; 2 Business School of Wenzhou University; 3. Research Center of Wenzhounese Economy, Wenzhou, China 325035)

Wenzhounese are good at surviving and developing in the world depending on their tough spirit and the resource of native social relationship. There are almost 10 thousand Wenzhounese living in Florence, a city of Italy. They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the local bag-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are working for the whole bag market in Europe, and even for the global bag markets of the majority of premium brands. These enterpris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of innovation, OEM and auto-production ones, and based on this classification, the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fiv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overseas Wenzhou businessmen: the social network formed by ties of blood or affinity, the non-elite group they belong to, the basic entrepreneur mode, hard work as the basic requirement,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ir activeness in public activities.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differ in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this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overseas Wenzhou businessmen in the future.

Florence; Bag-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Overseas Wenzhou Businessmen; Group Charcteristics; Future Direction

F065.5

A

1674-3555(2014)01-0048-08

10.3875/j.issn.1674-3555.2014.01.008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封毅)

2013-03-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193);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2JDWZ02Z);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630243)

周欢怀(1976-),女,浙江温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海外华人

猜你喜欢
温州人皮包佛罗伦萨
佩鲁吉诺&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去吧!
走进佛罗伦萨——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下
走进佛罗伦萨——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上
皮包的颜色
物 奴
皮包壳的树栖蜗牛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温州人都进来看看”——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物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