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物流人才需求结构和素质培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2014-03-11 14:55杨春艳,张晶,高凤莲,戴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践环节

杨春艳,张晶,高凤莲,戴宏

摘要:在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转型背景下,山西经济发展对物流的要求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山西高等院校重新思考如何建立完整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管理学科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人才需求结构;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09-02

山西省作为唯一一家全省域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其发展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了解和分析山西省物流人才状况,课题组从2011年6月份至2012年7月份分别对山西各类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教学与实践培养计划要求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2%的企业需要高级人才和中级人才、58%的企业需要初级人才。山西地区物流各级专业人才需求量为每年5000人左右,培养规模每年只有400人左右,仅占总需求的8%,显而易见,高等院校承担培养大批优秀物流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山西省各类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为了解山西省各类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与期望,我们设计了相应的问卷进行调研,目的是从企业角度寻找高校培养专业学生的方向,从而制定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调查对象与方式。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邮件、企业实地2种调查方式向山西省62家物流企业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收回调查表50份。在被调查企业中,从企业类型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占45%、运输企业占35%、仓储配送企业占10%、货代企业占10%;从企业性质来看,私营企业占62%、股份制企业占30%、国有企业占8%。

2.调研结果分析。(1)企业选择物流人才的方式分析。在本次调研的50家企业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他们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均较大。他们选择物流人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高校招聘占38%,企业内部培训占26%,外部招聘占19%,其他占17%。(2)紧缺物流管理人才排名分析。对于紧缺物流管理人才,如:物流系统设计人员、物流信息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库存管理人员、运输管理人员、国际物流业务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每家企业给出了自己的排序。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山西省紧缺物流人才排名,其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物流系统设计人员(占28%)、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占23%)、运输管理人才(占21%)。(3)物流人才素质排名分析。对调研数据分析后发现,企业认为物流人才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协同合作能力和抗压抗挫能力,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他们对于这四种素质的排序也各有不同,图1为各类物流企业对各项素质重要性的排序。(4)企业招聘参考因素分析。企业对毕业生招聘时,在学历、成绩单、沟通能力、实习经历四个因素中,37%的企业认为学历最重要,29%的企业认为实习经历最重要,24%的企业认为成绩最重要,10%的企业认为沟通能力最重要。(5)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情况分析。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为了解物流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而设计了相应问题。结果显示,内部定期培训的企业占30%,委托高校短期培训的企业占23%,资助本企业员工到行业先进企业深造的占5%,暂时没有任何培训的企业占24%,其他形式培训占18%。(6)企业对高校培养计划方面的要求分析。为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对此进行专门调研,数据结果显示,43%的企业认为高校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实践环节上,36%的企业认为积累相应工作经验最重要,12%的企业认为理论知识学习是学校教学的重点,9%的企业认为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关键。

综上所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大背景下,山西省各类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呈现以下趋势:高校招聘毕业生是企业选择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企业最紧缺的物流人才依次是:物流系统设计人员、物流信息管理人员、运输管理人员;企业认为物流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协同合作能力和抗压抗挫能力;企业对山西各高校物流毕业生的整体看法是,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差;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最看重学历,其次看重实习经历;46%的物流企业愿意接受高校学生进行实习;76%的企业希望和高校有合作;企业内部在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时,内部定期培训和委托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是最重要的两种方式;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学生相比最大优势是综合素质高,但专业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二、物流专业学生对教学和实践环节期望的调研与分析

要解决山西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培养企业急需物流人才,高校就必须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汇总目前培养计划和开设课程以及实践环节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物流专业学生对教学和实践环节的需求。

1.调查对象与方式。本次调研以面对面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58名物流专业在校生和18名已毕业学生,共涉及76名学生。

2.调研结果分析。(1)入学时学生选择专业的分析。对76名物流专业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入学时,有61%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热爱物流专业,其中四项选择(专业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受亲朋影响;热爱专业以及其他)共占39%。这一比例说明,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物流专业及其行业进行过了解。(2)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课题针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设计了问卷。有4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有44%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比重小;9%的学生认为专业实验室功能不强;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在培养职业能力方面针对性不强。(3)对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分析。关于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堂教学情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学生评教率等。调查结果显示:5%的学生认为很满意;67%的学生认为较满意;28%的学生认为不满意;0%的学生认为很不满意。(4)对于物流专业,学校改进方向分析。为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课题专门设计了从物流专业出发,学校应努力的方向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8%的学生认为应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31%的学生认为应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11%的学生认为应采取措施扩大学校知名度;13%的学生认为应提高专业就业率;7%的同学认为应当增加教学资源。(5)从事物流工作需具备的技能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对物流工作需具备的技能重要性排序,了解课程设置方面的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实践经验占40%;专业理论知识占38%;人脉和沟通能力占19%;其他占3%。(6)在校期间,学生自我学情分析。问卷中设计了关于学生自我学情分析的问题,以便了解学生对于教学计划的满意度。在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其他方面的基础文化知识、实践经验、其他这四个选项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收获最大的是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收获最小的是实践经验。(7)学生应加强锻炼的能力分析。关于实践环节中能力的锻炼,我们设计了人际交往能力、软件使用能力、对社会及企业的认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五个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43%;软件使用能力占24%;对社会及企业的认识能力占20%;人际交往能力占8%;企业管理能力占5%。(8)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关系分析。从未来职业规划的角度设计问卷,目的是找到课程设置中的弱点,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5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应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一致;30%的学生认为职业资格考试很有用,但在校学习阶段可以先学些基础知识,就业后再去学习考试内容也来得及;6%的学生认为职业资格考试不是很有用;5%的学生根本不计划参加任何职业资格考试。(9)学生竞争实力分析。通过在校学习,学生自我评价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自己的竞争实力体现,以此间接分析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上存在的缺陷。30%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与素质;18%的同学选择了优异的学习成绩;24%选择了团队合作能力;9%的同学选择了抗压和环境适应能力;考试证书、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合起来占19%。endprint

综上所述,通过学生入学专业选择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物流专业及行业有所了解,对学校培养计划有清楚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展开调研的基础;针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设计的问题,反映出在多数同学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的前提下,存在实践环节比重小及专业实验室功能不强的问题;对授课老师教学水平的分析,多数同学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表示认可,但也希望能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为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应当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并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从学生的角度对物流工作所需技能进行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实践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人脉和沟通能力、其他;关于职业资格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中应加入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以便更顺利地通过考试,更好地就业;在学生自身竞争实力分析中,考试证书、创新能力及实践经验最差。

三、企业需求与学生期望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企业对山西各高校物流毕业生的整体看法是,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差;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最看重学历,其次看重实习经历;企业认为高校应当把实践环节的教学放在第一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物流实践环节和实验室建设要求比较强烈。

1.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比重小。对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调研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训,如软件模拟、实训室实训、企业参观、企业上岗实训等,但对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总体感觉一般,在校外的实习基地更是寥寥无几。

2.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尽管也有一些院校改革导师制,但大多以导师的课题为主,难以发挥其能动性,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制约。

3.课程体系缺乏适用性。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有些学校借用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在其基础上根据本校办学特色进行适当修改;有些学校为应付专业申报,不顾实际需要勉强将一些课程凑合在一起,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方案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论证;很多课程设置在内容上与职业资格考试不匹配。

4.学校对专业的支撑力度不大。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学校在物流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缺乏有力支撑。实验室条件简陋,基本没有校外实现基地,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扩大学校知名度,这些都严重制约物流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辉.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5):51-55.

[2]徐国泉.新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27):271-271.

[3]张鹏伟.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3).

[4]魏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07,(32).

基金项目: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地方特色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视角下卓越物流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教育部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基于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ZW2012093)。

作者简介:杨春艳,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ndprint

综上所述,通过学生入学专业选择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物流专业及行业有所了解,对学校培养计划有清楚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展开调研的基础;针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设计的问题,反映出在多数同学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的前提下,存在实践环节比重小及专业实验室功能不强的问题;对授课老师教学水平的分析,多数同学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表示认可,但也希望能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为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应当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并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从学生的角度对物流工作所需技能进行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实践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人脉和沟通能力、其他;关于职业资格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中应加入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以便更顺利地通过考试,更好地就业;在学生自身竞争实力分析中,考试证书、创新能力及实践经验最差。

三、企业需求与学生期望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企业对山西各高校物流毕业生的整体看法是,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差;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最看重学历,其次看重实习经历;企业认为高校应当把实践环节的教学放在第一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物流实践环节和实验室建设要求比较强烈。

1.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比重小。对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调研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训,如软件模拟、实训室实训、企业参观、企业上岗实训等,但对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总体感觉一般,在校外的实习基地更是寥寥无几。

2.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尽管也有一些院校改革导师制,但大多以导师的课题为主,难以发挥其能动性,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制约。

3.课程体系缺乏适用性。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有些学校借用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在其基础上根据本校办学特色进行适当修改;有些学校为应付专业申报,不顾实际需要勉强将一些课程凑合在一起,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方案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论证;很多课程设置在内容上与职业资格考试不匹配。

4.学校对专业的支撑力度不大。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学校在物流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缺乏有力支撑。实验室条件简陋,基本没有校外实现基地,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扩大学校知名度,这些都严重制约物流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辉.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5):51-55.

[2]徐国泉.新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27):271-271.

[3]张鹏伟.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3).

[4]魏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07,(32).

基金项目: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地方特色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视角下卓越物流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教育部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基于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ZW2012093)。

作者简介:杨春艳,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ndprint

综上所述,通过学生入学专业选择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物流专业及行业有所了解,对学校培养计划有清楚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展开调研的基础;针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设计的问题,反映出在多数同学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的前提下,存在实践环节比重小及专业实验室功能不强的问题;对授课老师教学水平的分析,多数同学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表示认可,但也希望能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为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应当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并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从学生的角度对物流工作所需技能进行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实践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人脉和沟通能力、其他;关于职业资格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中应加入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以便更顺利地通过考试,更好地就业;在学生自身竞争实力分析中,考试证书、创新能力及实践经验最差。

三、企业需求与学生期望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企业对山西各高校物流毕业生的整体看法是,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差;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最看重学历,其次看重实习经历;企业认为高校应当把实践环节的教学放在第一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物流实践环节和实验室建设要求比较强烈。

1.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比重小。对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调研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训,如软件模拟、实训室实训、企业参观、企业上岗实训等,但对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总体感觉一般,在校外的实习基地更是寥寥无几。

2.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尽管也有一些院校改革导师制,但大多以导师的课题为主,难以发挥其能动性,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制约。

3.课程体系缺乏适用性。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有些学校借用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在其基础上根据本校办学特色进行适当修改;有些学校为应付专业申报,不顾实际需要勉强将一些课程凑合在一起,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方案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论证;很多课程设置在内容上与职业资格考试不匹配。

4.学校对专业的支撑力度不大。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学校在物流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缺乏有力支撑。实验室条件简陋,基本没有校外实现基地,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扩大学校知名度,这些都严重制约物流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辉.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5):51-55.

[2]徐国泉.新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27):271-271.

[3]张鹏伟.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3).

[4]魏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07,(32).

基金项目: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地方特色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太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视角下卓越物流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教育部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基于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ZW2012093)。

作者简介:杨春艳,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环节
面向复用的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效途径探析
高职制药与生物类专业认识实习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实现模块化实践环节递进式教学
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