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探讨

2014-03-11 09:44赵媛,陈丽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分析与探讨课程设置

赵媛,陈丽荣

摘要: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选修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设置存在结构不合理、内容肤浅、划分不规范等现象,本文提出应该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置思路等四个方面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进。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分析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2-02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19世纪初即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并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包括两课(思想品德修养课、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等,各学校差异度较小;另一类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各高校课程设置差异度较大。

一、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概况——以大理学院为例

大理学院是一所拥有10个学科门类、45个本科专业、18000余名全日制在校学生的省属本科院校。2008—2009年度下学期,大理学院批准开设全校性的选修课67门,实际开设41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目前批准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908门,2012—2013年第一学期实际开设的门数为308门,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144门,自然科学课程群60门,医学科学课程群79门,就业与技能课程群25门。

二、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1]。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课时(学分)偏低。政府的干预导致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失衡,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多,地方和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少[2]。如大理学院护理学院本科生,毕业学分为203分,其中通识课程为60分,占总学分的29.6%。而在通识课程中,必修课程为41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68.3%,通识教育选修课为19学分(其中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不少于8学分),约占通识课程总数的31.7%。通识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2.2∶1。而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1∶2,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0.28∶1。这说明我国的通识教育限定必修课程比例偏大,学校通识选修课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是大陆高校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所造成的结果[3]。(2)课程结构杂乱无章。由于缺乏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在申报课程时以教师为主,基本上属于教师申报制度,即教师填写申报材料,二级学院批准后上报教务处审批,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人设课”、“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造成课程过分集中在少数领域,课程结构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无法达成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3)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能力的培养。现有的选修课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课程较少,以知识化的态度来考察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应多开始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课程。(4)文化基础课、技能课等比例不合理。受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部分教师、学生往往以实用、功利的观点来看待通识教育,因此,在教师申报和学生选课时,实用性、技能性的课程会较多地受到关注,从而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少。(5)专业课程较多,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较少。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十分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导致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在申报选修课时仅仅是把专业课稀释一下,就当作了通识教育选修课,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较小。多数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时为16学时,少部分课程为24学时和32学时。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采用简单的介绍性的讲解、了解、欣赏某些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思维就必须保证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的划分,对于保证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各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划分标准多不一样,同一课程在不同的大学可能分在不同的类别中,同一课程在不同的大学中内容可能也有所不同,如美学,有的大学放到人文类,而有的大学则归于社科类。从发展和规范的角度来看,对通识教育课程领域应进行科学的划分。

三、对策

1.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专业知识教育补缺的层面上,从而出现“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对于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所有大学的通识教育都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任务,那就是培养既能够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百姓疾苦,又能使自身身心统一、精神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个体[4]。因此,笔者建议通过开设专门的通识教育理论课来增进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如香港中文大学通过设置“通识教育导论”一课来增进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并接受通识教育。

2.设置核心通识教育选修课。目前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存在杂、乱、散的倾向,缺乏整体规划,学生“自助餐”式的课程组合,均被称作通识教育。国外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建设核心通识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约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20%,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为16.5%。这样,麻省的文科毕业生具有相当扎实的科学知识,而理科毕业生则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哈佛大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约占学生学分总量的三分之一[5]。因此,我们也应该根据国情建立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核心通识课程,比如,自然科学史、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

3.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比例,提高学生自由度选择。(1)从课程数量上,加大选修课的绝对比例。如政治理论课,可以在部分知识必修的基础上,以专题的方式供学生选修;另一方面,加大选修课的数量或以实践的方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2)从学分分配方面,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相对比例。目前各大高校普遍规定了通识教育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比例,但很少有学校规定在这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中,选修课应该占多大比例。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学校能以条文的形式,规定通识教育选修课应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使学生的自由选择度有一定的保障,确实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就是要使课程内容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推动力,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自主地读书,让学生在茫茫无际的知识海洋中去探索,寻找自己的答案。如读书,读经典名著,就是通过书籍也伟人对话,是增加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因为伟人境界之高尚、思维之缜密、见识之高远、知识背景之广阔,都是普通人一时难以涉及的,理解与体验伟人的思想就是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理解世界。

目前,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免流于任意而缺乏体系,同时课程设置和教学也有较重的模仿西方模式,移植国外大学的经验,而较少创新并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科目或课程体系,不过可喜的是,通识教育理念已逐渐被社会所认同,通识教育的实践也在越来越多的大学蓬勃开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识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80-83.

[2]陈小红.试论通识教育与大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6,4(1):23-25.

[3]蒋宗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3(2):86-88.

[4]李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第一作者简介:赵媛(1975-),女,硕士,副教授,大理学院护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析与探讨课程设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矿山提升设备工况监测及维修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