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视角下的莫扎特喜歌剧

2014-03-12 02:09杨思慧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安徽马鞍山243000
大众文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费加罗莫扎特喜剧

杨思慧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 安徽马鞍山 243000)

喜歌剧诞生在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它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一群志在复兴古希腊悲剧精神的音乐家为一部神话故事《达芙妮》谱上旋律而诞生的。其实“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祭酒神的仪式上就有了带有歌唱的戏剧表演。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我们知道音乐是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悲剧”的希腊文为tragoidia,其中即含有“歌唱艺术”的意思。悲剧中,旋律、节奏、语言等要素,表明诗歌与音乐不可分割的特性。希腊悲剧最可贵的历史价值是在于它是西方文化史上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光辉起点,是歌剧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开路先锋。”118世纪30年代,意大利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歌剧体裁——喜歌剧(Opera Buffa),这种歌剧由在正歌剧幕与幕之间演出的喜剧性幕间剧发展而来,它“常对现实生活及以往历史中种种丑恶、落后的现象、事件和人物,给以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给以严峻的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从而在其中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判断”21733年,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将幕间剧《女佣做主妇》(La Serva Padrona)放在其创作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IIPrigionier Superbo)的幕间献演,后来,此剧被音乐戏剧史学界看作是这种歌剧体裁的第一部范作,标志着喜歌剧的诞生。到了18世纪中叶,在法国,喜歌剧遭到了部分守旧的贵族艺术代表人物的反对 而以百科全书派为首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却给予这种新的、大众化的歌剧体裁以很高的评价,认为这种体裁能很好的体现启蒙主义的美学观点。这场“喜歌剧之争”给予当时迎合宫廷趣味的意大利正歌剧以沉重的打击,并启发和推动了以格鲁克、莫扎特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对正歌剧进行改革。

莫扎特由于从小就经常到欧洲各大城市旅行,接触到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因而受启蒙主义的影响颇深,面对封建统治的种种压迫,他深感不满,因此在他后期创作的喜歌剧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启蒙色彩的人物如:《费加罗的婚礼》中与贪恋苏珊娜美色,欲将初夜权赎回的伯爵周旋到底的费加罗以及《唐·璜》中那些受过贵族唐·璜的欺凌欲向其报仇的人们等等。“从莫扎特的身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一个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因此,一切生活的艰苦、贫困以及上流社会的冷淡等等都不能使他忧郁、懊丧、屈服、动摇。这就是为什么莫扎特即使处于生活最困苦的年月,而他的音乐却仍能保留着光辉灿烂和明朗活泼的情绪的原因。”3“《唐乔凡尼》也许效果惊人,《魔笛》也许意念深刻,但莫扎特对生活的热爱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散发出最和谐、最耀眼的光彩”…… “这部歌剧中的所有人物都立足于同一层面,他们争斗、相爱,每个人都是勾勒清晰的个体人物、但却又彼此相像──他们的共同人性”。在莫扎特歌剧中的人物“他们出现在舞台上、犹如生活将他们投掷在那里,将他们集合在一起的中心力量是‘创造一切、维护一切的伟大爱情’。”4

一、喜剧美

喜剧是西方戏剧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它诞生以来,历经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各个阶段,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鲁迅说过:“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像穆索尔斯基的讽刺歌曲《跳蚤之歌》中对皇帝和权贵的讥讽,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对贵族阶级的鞭笞,这些作品都是用谐谑、幽默的手法表达了作曲家一方面对美的肯定而另一方面又对虚伪丑恶无情批判的态度。喜歌剧(Opera buffa)作为一种在民间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剧剧种,反映的通常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与之前迎合宫廷趣味的意大利正歌剧(神话、王室题材)大相径庭,其内容多为主仆关系、乔装改扮和桃色纠纷。莫扎特很早就意识到喜剧性在歌剧舞台效果中的作用,并在维也纳时期将他的喜剧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写《后宫诱逃》时就说“土耳其近卫军的音乐,必须写得简短活泼,叫维也纳人听了喜欢。”歌剧“要有喜剧性,我了解维也纳人的口味。”5在他所有的歌剧作品中,最成功的几部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喜剧性,如《女人心》中对荒唐游戏的讽刺。可以说,喜剧性是莫扎特歌剧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

二、崇高美

歌剧艺术是一门“人学”,是人的艺术,反映人性则是歌剧作品永恒而崇高的主题。早期的喜歌剧作品在内容上,以无聊的逗趣为主,内涵肤浅,对现实生活的反应还不够深刻,人性的光芒更得不到体现。莫扎特给予音乐戏剧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声音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并力图在质朴与自然中寻求情感表现的深度。即使如此,在18世纪末那个阶级矛盾尖锐的封建社会,莫扎特这位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民主主义和平等主义意识的启蒙思想的拥护者,还是免不了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莫扎特创作的喜歌剧不仅始终秉承用有关爱情和道德的题材来反映人性的理念,而且还将作品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揭露平民与贵族之间的阶级矛盾。他的喜歌剧广泛吸收了意大利谐歌剧、德奥的歌唱剧、法国喜歌剧和英国的民谣歌剧诸多音乐因素,注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组合与布局,并把重唱作为展开戏剧冲突的重头戏,使其成为推动剧情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

虽然他是德国的大艺术家,但他的音乐却已然超越了国家和宗教的障碍包含着表现全人类的爱和普遍道德。莫扎特围绕爱情故事,通过对人性的刻画来表达人们渴望爱情、向往自由、冲破封建制度束缚的思想,对人性的刻画在他的喜歌剧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的喜歌剧自始至终讴歌或鞭笞的都是人,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透射着人性的光辉或晦暗。像《费加罗的婚礼》中善良、坚强、勇敢的女仆苏珊娜便是莫扎特塑造的完美化身,她拥有一切人性的优点,没有一丝瑕疵,因而更突显了以伯爵为代表的贵族阶级的丑恶。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第一个让喜歌剧超越单纯娱乐的音乐家,其维也纳时期(1781-1791年)所创作的喜歌剧作品都渗透着作曲家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充分包含了与启蒙主义者的人文主义相结合的先进思想。

三、音乐美

莫扎特说过“诗词应该是音乐顺服的女儿”,“音乐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叫人把旁的东西都忘了”(1781年10月13日的信)。用音乐的手段展示戏剧发展的过程是莫扎特重要且独特的歌剧美学思想。莫扎特对音乐形式的审美要求,是他对音乐形式的美的追求,然而他决不只是具有形式美,以他对人性深刻的认识和刻画出来的各种鲜明的人物性格来看,他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具有更深的要求。莫扎特讲究美的形式与深刻的内容相结合。通过音乐激发出人物的情感冲突、碰撞出性格的火花,从而把戏剧情节的聚焦点加以剧烈地激化,造成强烈的戏剧性。如费加罗在《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第二场中所唱的谣唱曲《你如果愿意跳舞,小伯爵先生》从旋律上来看,这首咏叹调的音乐主题共8小节,后4小节是前4小节的上三度模仿,而且每一句末尾的语气都显得异常坚决,表现了费加罗势与伯爵斗争到底的决心,为费加罗与伯爵后来展开的种种斗争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唐·璜》中采莉娜的咏叹调《你就会看到》用抒情性很强的3/8拍子,优美的旋律和简洁对称的结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她那可爱、单纯的人物性格。

由此可见,喜剧美、崇高美和音乐美是莫扎特喜歌剧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美学特征。然而,本文的研究还很浅薄,将莫扎特喜歌剧创作的美学特征研究透彻对于歌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这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与探索。

注释:

1.钱苑、林华,《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1页.

2.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第108页.

3.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0月北京第1版,第129页.

4.转引自《品评莫扎特的音乐》杨燕迪译,《音乐爱好者》2000年第4期第13页“美,保罗·亨利·朗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第十三章”.

5.严格编译,《莫扎特书信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猜你喜欢
费加罗莫扎特喜剧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与伯爵角色的个性化处理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杯具们的喜剧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轻浅不是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从三次“愤怒之情”看费加罗的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