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制度创新
——以肇庆学院为例

2014-03-12 02:00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药品基地单位

(1.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实习是开展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可以缩小理论教育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系统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①。目前我国本科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实习场所局限、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过程中管理及监督的缺位、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教学流于走过场等②。文章结合肇庆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学科专业特点和当前社会用人需求相结合的有地方特色的实习之路。

1 原有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的利弊

肇庆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原来普遍采用两种模式开展实习工作,一是集中实习模式,即由教学单位联系一家大型的药品生产企业,随即安排所有的学生统一到该企业实习,但随着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原有的定点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实习的需求。为减轻学校安排学生实习的压力,学院允许部分学生通过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即分散实习。下面简要分析这两种实习的利弊。

1.1 集中实习模式的利弊

集中实习是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最普遍的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五点:一是便于学校考评和管理;二是便于学院检查指导;三是学生的权益和安全有保障;四是实习质量有保障③。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食宿,接受实习学生的实习基地要有解决学生食宿的能力,企业不能提供住宿和饮食则学生的安全也无从说起,安全隐患大;二是师资,集中实习要求企业要有足够的专业指导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大部分企业都存在高级人才不足的短板,大量实习生的到来企业无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抽调足够数量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三是不能及时客观地对实习学生进行考评,同时也加大了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难度,学生人数过多,负责考察学生的企业人事部工作人员人数有限,也就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地考察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四是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限,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都不能在一所单位内解决,尽管学生工作刻苦、积极肯干、表现优秀,能力也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但毕竟一所单位的岗位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需要到陌生的企业求职。对于部分希望在实习单位就业的学生来说,过少的就业机会会降低他们的实习热情,激发不了学生工作的动力,实习的效果被极大地消减,企业也因此可能会错失部分潜在的人才;五是集中实习难以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④。如安排学生到一所药品生产企业实习,企业能提供的岗位包括药品生产、检验和企业管理等,但从我们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在药品销售行业工作,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这部分同学都希望能在药品销售相关企业实习,而传统的集中实习模式则不能照顾到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意向。总体来说,集中实习模式适用于地方高校的相关院系发挥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并服务本地的先天优势,也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

1.2 分散实习模式的利弊

分散实习模式即学生以本人的长项、生源地和就业意向选择实习单位实习。近年来,随着制药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实习岗位数量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学生就业方向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分散实习的模式,既能满足学生实习的个性化要求,也能极大缓解学生实习安排的压力。分散实习要求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实习要求范围内,由实习生按其兴趣、生源地和就业意向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学校不派指导教师,实习生自我管理。分散实习模式的优势有五点:一是减轻学院安排学生实习岗位的压力,在大学扩招形势的影响下,制药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多,实习成了学院关心的头等大事;二是减少了经费的支出,通过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补贴,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交通工具到达实习单位,减少了学院接送学生支出的费用;三是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强度,分散实习模式一般一所企业接收2-3个学生进行实习,企业也有能力安排指导讲师跟进学生的实习;四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竞聘实习岗位并自我管理,争强了学生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前社会经验较少,对社会充满了很多的幻想,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社会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导致消极就业甚至拒绝就业,逃避社会,通过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生活;五是提高了学生就业率。2-3名学生在一所企业实习,相对于集中实习模式同学间的竞争力较小,大家通过努力工作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并最终留在单位工作的机会较高,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同样的,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单位都是靠亲戚或家人联系的,往往实习就变成了盖章;二是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可能与专业的相关性不大甚至完全没关系,专业实习变成了社会实践,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三是分散实习由于分散度大,有些同学会专门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实习,监管困难大。

2 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实习基地软硬件参差不齐

某些实习基地的住宿和餐饮条件不足,如床位不足,餐厅一次性容纳就餐人数过少,餐饮卫生条件差等,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某些实习单位缺乏足够的实习指导人员,部分企业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不足,无法担任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指导工作。指导人员水平不足使实习生的长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实习成了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严重打击了实习生的积极性。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软硬件条件。硬件包括了开展实践工作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软件包括了实习单位本身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等。

2.2 实习基地类型单一满足不了学生的就业意向

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实习基地类型单一使大多数的学生不能得到一个符合自己就业意向的岗位,如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能容纳大部分的学生参加实习,能提供药品生产、检验、管理方面的实习岗位,但如果有学生想从事药品销售、流通方面的工作,企业则无能为力,对于无法找到合适实习岗位的学生,不但提高不了实习热情,而且也失去了实习的意义,实习完全成了走过场、拿学分、毕业的需要⑤。

2.3 指导教师能力有限

学生在开展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实习指导工作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的效果。这里说的指导教师分为校内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尽管目前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实习工作非常重视,专业实习指导不断更新和规范,但仍存在着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校内的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我们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教师的授课和学术能力,对其有无工科背景特别是在相关企业工作的经验不是太重视。在安排指导教师带队到药品生产企业去实习的时候,问题就凸显了出来,老师只懂理论,对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了解程度有限,甚至完全不了解,以至于到了企业老师也和学生一样两眼一抹黑,无从下手,更别提指导学生实习;企业因为一次性接受大量实习生而自身没有足够的指导教师,也会减低学生实习的效果。

3 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制度的建议

实习基地建设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该系统工程包括提出新的建设理念、设立专业组织机构、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等,这都需要高校、实习企业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实习基地制度创新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设立实习专项补贴基金

制约实习基地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因是实习基地无法提供足够的住宿和餐饮条件,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出在经费和建设费用不足上。经费紧张是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通病,除去维持日常教学所需的经费,剩下的经费很少,难以维持众多学生的实习需求。我们通过研究国内外成功开展实习工作的高校发现,耶鲁大学商学院通过在校友和企业家中募集资金,设立实习专项补贴基金解决实习经费不足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应成立实习专项补贴基金,用于改善实习单位住宿和餐饮问题。

3.2 建立实习基地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存在于政业、企业信用、金融机构、消防管理等诸多领域⑦。我们把这一制度引入到实习基地的评价中,目的是为了筛选综合能力强的实习单位。评价指标从实习单位概况、实习管理、生活与工作环境、实习生发展、实习基地发展规划等方面来构建。根据每年实习结束后实习生的反馈意见,包括实习单位岗位的设置、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住宿条件、餐饮卫生方面等,综合上诉各种指标对实习单位的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一些管理严谨、生产水平高、岗位种类多、安全卫生条件较好、能容纳较多学生的大型实习基地,我们会通过沟通和反馈相关的意见,加大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管理宽松、岗位单一的实习基地则会逐渐被淘汰。同时,积极听取实习单位对我们实习生的评价,如实习时间、人数的安排,将企业最急需的人才及时送到企业手中,解决企业用人不足的问题。

3.3 强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肇庆学院大学生教育目标是培养实践型人才,实习是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缩小理论和实际需求差距的关键环节,指导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针对本专业的具体情况,我们对校内指导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药品的生产、销售、研发和管理有一定的了解,有具体实践经验,二是在理论上有工科背景,掌握《制药工程学》《制药工艺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通过对现有制药工程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如有计划、有目的的派专业课教师到药品生产、销售、研发企业和药监局等事业单位参与管理和设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熟悉所从事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为解决企业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定期对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理论知识,更新知识面,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理论水平。最终双管齐下,打造一支理论水平全面,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4 提出多元化实习模式

多元化实习模式即以专业特色和学生就业意向为依据,建立涵盖药品生产、销售、流通、研发的综合实习基地群,该基地群由一个地区内的药品生产、销售、研发企业所组成,使得原来的在一个企业内的“集中”模式变成了现在的在多个企业内的“相对集中”模式。该模式拥有原集中实习模式的全部优点,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就业意向,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让实习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不再流于过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长就业率的目的。

【注释】

①赵俪,王伟.德国职业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5):84-85.

②魏德才.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制度创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7(1):165-168.

③柴志欣,冯平锋,芮勇宇等.建立实习生岗前培训制度,提高实习质量[J].检验医学教育,2010,3(1):7-9.

④钟政荣,郭普,田万林等.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安徽医药,2012,16(10):1552-1553.

⑤施小平,罗三桂.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0(12):47-51.

⑥赵景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实习新体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2):120-123.

⑦龚斌,熊拯.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制药专业企业实习的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4,29(2):35-39.

猜你喜欢
药品基地单位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协办单位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