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赋予景,妙理出于心——《赤壁赋》教学实录及点评

2014-03-12 05:44执教江苏省淮州中学
语文知识 2014年9期
关键词:箫声赤壁赋苏轼

◆执教:江苏省淮州中学 王 伟

◆点评:江苏省淮州中学 卜廷才

师:上课!我们用两节课时间研读了苏轼名篇《赤壁赋》,掌握了重要词句的含义,能够翻译全文,分析了文本的结构层次。今天,我们将探究四个问题,一是苏轼的情感历程,二是文章的感情基调,三是如何看待作者超然旷达的思想,四是感悟自然的途径。探究前,我还要问大家,对课文的词句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点评】进入课堂教学开门见山,明确交代教学目标。

生:有。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好。这是难解的句子。

生:这句可以直译为:在浩荡的水面行船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道要飞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生:也可以意译为:多么广阔浩瀚,我们像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道船将飘向何方;多么飘然恍惚,我们又像遗弃尘世,独立长空,飞升成为神仙。

师:同学们认为直译好还是意译好。

生:直译好。

生:意译好。

生:老师,我以为可以直译的就要直译,不好直译的才能意译。

师:对。翻译文言文必须守住这一底线。

生:我认为直译时要落实关键词语。如:浩浩乎:水大的样子。冯虚御风:腾空驾风而行。冯,同“凭”。遗世独立:抛开人世,了无牵挂。羽化:道家用语,指成仙。登仙:飞入仙境。

生:这个句子表明在这如此美景之中,所有的烦恼已消失无影踪,人与大自然已经浑然一体,分不清天上人间。后来人们常用“羽化成仙”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些不理世事,带有避世倾向的人。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你认为哪些词落实下来难?

生:不懂苏轼这句话的意思。

师:嗯。这句话理解起来有难度,你的思考有深度。

生:直译为:只有这江上的秋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生:面对着清风与明月,作者的心灵得到了荡涤,宇宙无穷,所有的荣辱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这无边美景才能为我所用。

【点评】凸显教者重视学习语用的教学理念,为其后的赏析做准备。

师:同学们,我们品读作品,不仅要明白作者这样写的意思,更要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某个人的风格,要了解此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投影)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对王安石某些新法持不同意见,新党李定等人从他的诗中摘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诽谤朝廷,苏轼因而被捕,被关押在御史台狱,在狱一百多天,史称“乌台诗案”(御史台又称乌台)。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到达黄州。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师:我们从材料中读出了什么?

生:苏轼写作《赤壁赋》的缘由。

生:作者的情感寄托。

师:明代王世贞《游赤壁二首》说:“赋是双珠可夜明。”“双珠”指苏轼在元丰五年写的《赤壁赋》以及同年十月他再次去赤壁游览后写的《后赤壁赋》。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就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我们现在就捋一捋作者的情感历程。

生:叙事。

生:写景抒情。

师:叙什么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

生:叙夜游赤壁之事。

生:写月出之前和月出之后之景。

师:哪些内容?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生: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师:怎么读出“舒畅飘逸、超然物外”内涵的呀?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是“舒畅飘逸”,“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为“超然物外”。

师:好。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生(齐读):“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

师:这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清、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师:这一段的感情色彩以什么为主?

生:喜悦为主。

师:依据是什么?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两句中的“清风”“水波”“白露”以及“水光”写的是宽阔、瑰奇、壮美的景色,是以乐景写乐情。

生:还可以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语句中看出苏轼的喜悦心情。

师:好。请具体说说。

生:前一句劝客人喝酒,吟诵《月出》中的诗句,后二句写坐在小舟上的感受。

师: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含着一种深远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板书)因景而乐

师:我曾亲眼看见庐山一景“三叠泉”,因其巨大落差而心动不已。同样,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反差。请同学们说说在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中,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生:悲伤。

师:何以言之?

生:通过两个反差表达作者的情感。一是作者饮酒放歌与客人悲凉的箫声形成反差,二是曹操的英雄气概与作者的青春虚度形成反差。

生:还有第三个反差,就是人生短促与作者志向难以实现形成反差。

师:说得好。我们先看第一个反差。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所形成的反差。

师:此段中的“乐”有何作用?

生:此段中的“乐”比上段“乐”更甚,与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师:“美人”古代常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生:“美人”指作者内心所思慕的人,追求的一种理想。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关注朝廷政事、不甘沉沦的情怀。

师:作者怎样描写箫声之悲凉?

生: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凉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师:此段刻画了怎样的情景?

生: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情景。

师: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从悲声、悲音的角度,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生(齐读):“于是饮酒乐甚……泣孤舟之嫠妇。”

师:此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转折过渡的作用,文章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我们再看课文第三段是用什么形式?抒发什么情感?

生:问答的形式。

生:悲伤的情感。

师:是主客问答的形式,是悲伤的情感,从哪里看出作者悲伤的心情?

生: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可见他已被悲凉的箫声深深打动。作者“正襟危坐”的端庄举止以及惊异之下的发问和客人的回答,都表达作者苦闷、矛盾的心情。

师:有哪些原因使“客”产生悲伤心情的呢?

生:古代与当世对比而生悲。

师: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生:先是引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描绘赤壁一带的山川景色,追忆当年曹操的英雄气概,特别是用“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个带有启示性的发问,引起人们特别是作者的怀古之情;接着用“破”“下”“东”三个动词,以及“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夸张手法,凸显曹操横扫千里的气概。想当年曹操,看当下自己,苏轼将悲伤寄托在悲凉的箫声里。

生: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对比生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极写生命的短促与自己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无穷。

生:现实与愿望对比生悲。“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说的是想法不能实现,只好把感慨通过洞箫的余响寄托给悲凉的秋风。我想,不是箫声悲凉,而是人心悲凉。

师:几位同学言之有据。请同学们用掌声感谢他们。

生(掌声)

(板书)因事而悲

【点评】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有理有据,学生赏析能力得以历练与提高。

师:“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其实,苏轼是借客人之口,吐自己心中块垒。作者是借“客”的名义,艺术上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故意制造一个议论的对立面,文势上形成波澜。客人的悲,就是苏轼的悲,请概括苏轼悲的原因。

生:凭吊历史人物,苏轼感到悲伤。

生:哀叹人生短暂,苏轼感到悲伤。

生:幻想无法实现,苏轼感到悲伤。

师:有人说,这里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吗?这个问题留待后面探讨。到这里,我们分析了作者因景而乐和因事而悲的心情,那么,苏轼的情感还有变化吗?

生:有。因理而喜。

师:什么理?

生:长与短之理。作者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问句引出下文一番哲学之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阐述“变”与“不变”的二重性,尽管不是唯物的,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如果以不变的观点看事物,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我们不必去羡慕长江的无穷,不必自寻苦恼去哀叹人生的短暂。到此,作者的忧愁得以解脱,悲伤得以抚慰。

生:人与己之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其警策意义不可小觑。

师:分析得好!作者认为解脱自己心中苦闷的出路在哪里呢?

生:从“惟江上之清风”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句是说: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是享受不尽的宝藏,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也是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剂良药。

师:这一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恒,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生(齐读)“逝者如斯……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最后一段内容与作者情感变化有什么关系?

生:写主人(作者)的一番议论说服了同游的客人,“客喜而笑”及其酩酊精神状态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主人因悟理而乐,客人因明理而喜。精神的自由、情感的释放、心情的轻松愉悦,显示了作者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板书)因理而喜

【点评】如此赏析,层层推进,学生灵魂得到熏染,参与热情高。

师:作者情感变化带来文章的波澜起伏,也成就了“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这篇千古杰作。不过,有人以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是吗?

生:有点消极。

生(笑)

师:什么意思?

生:历史变迁,人生短暂都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正因如此,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才要珍惜有限的光阴,尽最大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而苏轼却借客人之口吊英雄人物,羡宇宙无穷,叹人生短暂。由此,作者的消极可见一斑。

生:对于饱尝人生苦味的苏轼来说,面对被贬之苦难,他能够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达观超然,实属难能可贵,积极是文章感情基调不应忽视的主要一面。

生:我认为,文章感情基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是由积极到消极再到积极的真实的情感循环。无论是忧伤还是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而自然的流露。虽有“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能够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作品流露出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师:观点辩证,有说服力。老师以为,文章感情基调是:作者从自己的遭际中悟出人生之理,从“人生无常” 中明白“人生有常”之理,从官场失意中懂得苦闷后的洒脱,对后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作者超然旷达的思想?

生:赏山川美景,吊古代英雄,都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个性。前者是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精神寄托,后者是官场失意后情感上的一种自我调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旷达乐观心情是必要的。

生:今天看来,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对现实世界虽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对人生而言,特别是对养身而言,其积极意义则不应忽视。

生:这种思想和情感,对苏轼而言,是无奈的,也是自然的,在过去一部分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中有一定典型性。在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今天,有点超然旷达的思想是必要的,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生:(掌声)

【点评】由苏轼而学生,由历史而现实,特别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彰显了以生为本。

师:真情出于景,妙理出于心。本单元的标题是“像山那样思考”,这一节小标题是“感悟自然”。那么感悟自然的作用是什么?老师认为有三:一是可以培养情感态度,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二是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三是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今天,我们探讨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情感历程,特别是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值得品味和借鉴,希望同学们尽可能多地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从自然中体悟美丽而多彩的人生!

【总评】这是突出本色的一堂语文课。教者从读懂文本起始,不只是扫除文字障碍那么简单,而是为课堂赏析与探究做好能力上的准备。对作者情感历程的探究很是显豁,因景而乐,因事而悲,因理而喜,概括简洁。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了“和谐共生教学法”,又很好地体现了“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对难句的解读与翻译,对主次分明的四个问题的探讨,翻译、诵读、解说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这又是突出学生主体的一堂语文课。教者不越俎代庖,尽量让学生读、学生译、学生探究,即使他们言之不当,也让其在探究与倾听中矫正。这还是语言优美的一堂语文课。教者语言,学生语言都不乏精彩之处。我想,师生语言只须稍作润色,就是一篇有质量的鉴赏文章。因设点较多,课堂教学时间尚嫌局促,如去掉开始时的难句翻译,则可使课堂教学内容更集中,效果也会更好。

猜你喜欢
箫声赤壁赋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吹箫引凤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曲刘合奏
饮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