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山歌文化与旅游开发

2014-03-17 02:25谢辉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期
关键词:桑植张家界山歌

谢辉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张家界山歌文化与旅游开发

谢辉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不只满足于自然风景的欣赏,更在于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张家界旅游景点的山歌文化是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具有较高开发价值。本文基于张家界山歌文化的结构和特点,分析山歌文化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并对此提出了开发策略。

张家界 桑植民歌 旅游开发

湖南张家界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3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正是在这多民族交汇的区域,产生了独特的山歌文化。张家界山歌以桑植民歌为代表,有“民歌的海洋”的美誉,风格质朴、粗放、风趣,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历史悠久,其中淳朴、真挚的情感极具鲜明的民族风和山区特色,是湖南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奇迹。

1 张家界山歌文化概述

张家界市所属的桑植是全国著名的民歌之乡,桑植民歌2006年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经收集整理的桑植民歌有1万多首,有山歌、花灯曲调、小调、劳动号子等多种表现形式。

在桑植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复杂的山地地形形成的封闭半封闭生存环境,使得桑植民歌能够较好的产生、发展下来,至今还保留着较多反映原始宗教的歌谣。并且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参考价值,其中的三句体歌词结构,填补了中国民歌的多样性研究资料的空白。桑植民歌演唱中使用的特殊润腔方法和气声演唱技巧,为声乐演唱提供了独特的范例。

2 张家界山歌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张家界市的旅游发展可以大力加入山歌文化的开发打造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景点,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科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建设世界旅游精品作出贡献。

2.1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桑植民歌发展历史悠久,这一点从桑植民歌的歌词内容中就可以得到考证。桑植民歌反映了历史文化渊源,以及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桑植人民居住的生存状态。例如土家族的《摆手歌》,节奏鲜明庄重,反映的是桑植人生存、劳动创造有关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鲜活的土家文明史诗。与之相比,梯玛歌就显得肃穆深沉。梯玛歌表达的是土家族的伦理道德、天文地理、生老病死等等内容。

桑植民歌最典型的特征在于它是以其民间的、口头相传的形式发展下来的,属于动态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对现代人了解远逝的历史及文化有辅助作用,更是从民间渠道上弥补了官方历史的不足。

2.2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桑植民歌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体现了民族的审美与艺术价值,在桑植民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人们的思想情感。许多影视、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桑植民歌中孕育而出的,并且将桑植民歌再次运用到各种表现形式当中,很好地发挥了桑植民歌的审关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桑植民歌的审关艺术价值。

2.3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如果加以合理的开发,就会发挥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具有吸引力,桑植民歌可以算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现代人对民歌的了解并不清晰,张家界的旅游景点的定位设计除了自然风景,还要加入并且巩固山歌文化的发展地位,让桑植民歌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非物质”性,经济价值通常依附于文化价值而得到实现,并且文化价值越大,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增大。

3 张家界山歌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3.1 开发和保护并举

对于张家界的山歌文化,采用开发和保护并举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张家界的山歌文化已经属于文化遗产,而开发文化遗产旅游经济活动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可能使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才能持续保持张家界山歌旅游的魅力,增加张家界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3.2 多种形式整合民歌资源

现有的民歌文化旅游对桑植民歌整体开发利用不够,文化含量比较低。没有体现出桑植民歌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趣,比如,《马桑树儿搭灯台》歌曲,传唱久远。产生背景是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这首歌讲的是故乡亲人表达对前方战士的思念之情。就目前来看,对已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和深层挖掘,未能深层次地理解,未能科学地挖掘其文化价值。

对民歌的表现方式除了单纯的演唱,还有以舞台剧,歌舞剧,话剧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张家界旅游中,对桑植民歌的表演有魅力湘西、梯玛神歌、张家界大剧院、天门狐仙等演艺场所。同时积极发展新的民歌,对原有的民歌进行在创作,使其更贴近现代生活,游客在观看时就可以亲身感受桑植民歌,这些表演都是将桑植民歌穿插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当中,这样既不会显得单调又给旅游者更多的空间欣赏桑植民歌的魅力。

3.3 加大投入,提高竞争力

我国的旅游市场服务意识较发达国家相比普遍不高,而且,社会公众环境不尽人意,因此,大量资金的投入可以改善旅游文化发展环境,提供旅游服务的实力,提高国内国际的知名度。

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在旅游文化的发展中,始终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而这一点恰恰是制约张家界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对发展文化事业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更谈不上参与市场竞争;难以发挥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张家界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地方人文特色。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将为张家界旅游增加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名片,促进张家界旅游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桑植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张家界景点的旅游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

[1] 周云杰.试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利用[J].丽水学院学报,2006(3):26-27.

[2] 彭艳.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产业经济,2009(2).

[3] 方澜.论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主要途径[J].旅游经济,2010(3).

猜你喜欢
桑植张家界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山歌
桑植隧道监测方案研究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苗山歌
浅谈桑植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以传承人向佐绒为例
“醉美”张家界
苗山歌
人间奇景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