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21 11:48邓开玉苑芯瑕龚昱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助产导向教学法

邓开玉,苑芯瑕,龚昱芳,吴 斌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怀化 418000)

助产学是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行动导向教学起源于德国,它以能力本位为理论依据,有利于培养人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该方法也被运用到高职医学教育的部分课程中[1-2],笔者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教学中,探索该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选择我校2011级三年制大专助产专业1班(30人)学生为实验组,2班(30人)为对照组,每班分为6组,每组5人。两组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8~22岁,平均(19.6±1.2)岁,均为湖南省高考统招生,在年龄、入学成绩及前期各科目考试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1)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并与课程组教师共同研讨,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问卷,分为闭合性问题及开放性问题。闭合性问题包括教学效果评价、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及护理软技能的评价3个方面。按Likert5级评分法,5分为很好,4分为较好,3分为一般,2分为较差,1分为很差。开放性问题可由学生提出对教学的其他意见。

(2)培训师资。所有授课教师均为我校护理系助产学课程组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及3年以上教学经历,主讲教师均为副教授。实施教学前对授课教师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的相关培训,使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的原理、教学准备、具体方法及实施过程等有充分的认识。

1.2.2 实施教学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在授课中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并演示操作过程,再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组练习,最后由教师总结。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如下。

(1)选定教学内容。采用教材为魏碧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助产学》(第二版)。选取产前腹部检查、骨盆外测量、产前外阴冲洗消毒、产前铺无菌巾4项核心内容为教学改革内容。

(2)设计行动导向教学方案。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具体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内容主要采取情景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上课前一周将课程教学设计告知实验组学生。

(3)实施步骤。按以下程序实施教学:提出项目或工作任务→设定目标并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评价。①提出项目或工作任务:提前1周将产前腹部检查、骨盆外测量、产前外阴冲洗消毒、产前铺无菌巾作为工作任务或项目。②设定目标并分组:要求学生根据不同项目或任务,结合已有的知识设定目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收集及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明确工作任务。③制订工作计划:通过查阅资料和分组讨论,每组选取1~2个工作任务,共同拟订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方案。④实施:各小组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探讨计划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并予以纠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工作计划实施,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接着随机抽取一个小组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其他学生观看,将操作过程录像并回放,由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教师再根据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成员的合作参与情况等进行评价,并对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⑤评价:一是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后,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实验组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对照组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二是技能考核。以产前腹部检查、骨盆外测量、产前外阴冲洗消毒、产前铺无菌巾4项技能作为考核项目,分两次考核。以2人为一个小组,采取抽签方式,一名学生考产前腹部检查,另一名学生则考骨盆外测量。另一次考核则为一名学生考产前外阴冲洗消毒,另一名学生考产前铺无菌巾。将两次成绩平均值作为技能考核成绩。评分标准由课程组教师讨论制订,主要从仪表着装、操作准备、操作步骤、人际沟通、人文关怀5个方面进行考核。三是理论考核。采用笔试方法于期末进行统一考核。

1.2.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 15.0软件包,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见表1~3)

闭合性问题包括教学效果评价、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及护理软技能的评价3个方面。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包括6个条目,专业技能水平问卷包括5个条目,护理软技能问卷包括7个条目,共计18个条目。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护理软技能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组别 学习目标 课堂注意力 课堂气氛 师生互动 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拓展对照组实验组tP 4.49±0.43 4.83±0.38 3.25<0.05 4.41±0.57 4.70±0.47 2.15<0.05 4.59±0.45 4.80±0.35 2.02<0.05 4.59±0.54 4.90±0.18 2.98<0.05 4.00±0.41 4.70±0.42 6.53<0.01 3.69±0.73 4.43±0.53 4.50<0.01

表2 两组学生对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s,分)

表2 两组学生对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s,分)

组别 认识临床工作 操作能力 应变能力 自我操作能力 健康教育能力对照组实验组tP 4.03±0.53 4.43±0.60 2.74<0.01 4.24±0.52 4.77±0.36 4.59<0.01 3.97±0.47 4.40±0.56 3.22<0.05 4.10±0.68 4.53±0.50 2.79<0.01 4.32±0.63 4.67±0.61 2.19<0.05

表3 两组学生对护理软技能的评价(±s,分)

表3 两组学生对护理软技能的评价(±s,分)

自学能力 沟通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对照组实验组组别 团队合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tP 4.54±0.45 4.77±0.37 2.16<0.05 4.45±0.61 4.90±0.18 3.88<0.01 3.90±0.43 4.40±0.56 3.88<0.01 4.17±0.51 4.77±0.37 5.22<0.01 3.86±0.49 4.57±0.55 5.28<0.01 4.24±0.58 4.43±0.57 1.28<0.05 4.28±0.70 4.53±0.53 1.56<0.05

2.2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见表4)

结果显示,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4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成绩 技能成绩对照组实验组tP 67.27±9.01 60.87±8.05 3.25<0.05 71.32±8.85 80.01±9.36 3.70<0.01

3 讨论

3.1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的实践技能。

传统“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技术操作为中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则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构建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简单演示后,即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教师适当指导。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种信息,在此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师生互动,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均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热情更高。

3.2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临床实践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的工作除了与操作能力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等。而以行动导向为模式的教学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适应能力。

3.3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软技能

传统观念认为,护士只要有娴熟的护理技能就是一位好护士,它更多地强调硬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软技能[3]。护理软技能是指护理人员的智商、情商、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观察、判断、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文素养底蕴的外显,没有指令性的范围和尺度,难以量化,定性为主,故为软技能[4]。调查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是助产士必备的基本素质。每一项工作的完成往往不是个人所为,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果。组内学生要共同参与、共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他人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为项目模块准备了不同的情境,在模拟练习时,由于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生需要根据所给病例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为该患者实施操作的目的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3.4 行动导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助产学的教学我们还处于尝试阶段,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一,参与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师必须是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过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故在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完全实现。第二,班级人数过多,教学资源如教材和实训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开展。第三,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在学业紧张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故不宜在所有课堂中开展。

[1]高华,何国平,范冀湘.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5):2558-2560.

[2]张海燕,郭书芹,乔萍,等.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8):2614-2615.

[3]林峰,刘志健.运用项目教学模式 培养护理软技能[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421-422.

[4]李晨,史瑞芬.护士对护理软技能的认知及实施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2):12-14.■

猜你喜欢
助产导向教学法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