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

2014-03-21 04:07梁幸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订单职业院校校企

梁幸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高职教育研究】

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

梁幸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目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但许多职业院校简单地将订单培养理解为现代学徒制。文章论述了现代学徒制定的内涵,对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思路,为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理论参考。

职业教育;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1]3月26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接受记者专访,在谈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明确提出:“我们正在形成密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在逐步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但许多职业院校片面地将订单培养理解为现代学徒制,笔者认为无论从概念、内涵上,还是从外延上说,订单培养都不等同于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2]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旨在通过试点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对学生实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1]以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及相应行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缺失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明确初始岗位与发展岗位,并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共同制订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与订单培养比较

(一)校企联合招生比较

订单培养是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从在校生中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订单培养,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单一的学生身份。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招生,即学校先招生,企业在新生中招收学徒工,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双重身份。

(二)校企联合培养比较

(1)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订单培养有明确的初始岗位,很少考虑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岗位。现代学徒制即考虑初始岗位同时又明确其发展岗位,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

(2)从人才培养学制上看,订单培养主要采用的是2+1模式,即学生2年在校学习,一年下企业实习。现代学徒制主要采用的是1.5+0.5+1.0模式,即学生前三学期在校以工学交替的形式进行学习,第四学期在企业进行专项技能学习,同时进行轮岗实训,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3)从课程设置与考核上看,订单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由职业院校开设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以及校企共同开设的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两部分组成,主要是学校考核。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则由职业院校开设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校企共同开设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以及企业开设的理论课程与专项技能课程三部分组成,其考核采取在校学习的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由学校制订考核与评价标准,由学校负责考核;校企共同开设的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标准,分别考核,最后进行综评;企业开设的理论课程与专项技能课程,由企业制订标准,由企业负责考核。

(4)从师资队伍上看,订单培养主要采用的是“双师素质”教师及企业部分兼职教师担任教学。现代学徒制则采用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

(5)从教学形式上看,订单培养主要是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室、校中企等实训室进行情景情境的形式教学。现代学徒制则通过企业实际岗位培养学生。

(6)从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式看,订单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通过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上岗。现代学徒制则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考核标准,达到学分要求的准予毕业,符合上岗条件的可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准予上岗。

(7)从人才培养的职责上看,订单培养主要强调的是校企双方培养的责任。现代学徒制更多强调的是企业、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订单培养中的订单班基本是冠名班,毕业生最终留在企业工作的人数较少,其就业率较低。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招生,招生即招工,有明确的初始岗位与发展岗位,学生毕业(出师)后,到培养企业工作,相应的就业率与对口率将会提高。

三、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思路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在总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行业企业所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结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思路: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双师(教师与师傅)传授,企业实岗育人,校企一体化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

(一)围绕“一个中心”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制。校企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以企业的岗位(岗位群)对人才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一体化培养行业或企业所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教师教授,学生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其中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职业院校组织考核,由企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元育人”模式。

(三)建立“三个主体”

由职业院校与企业、企业与学生分别签署相应的培养协议,形成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三方主体的参与都基于自愿原则,三方主体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即职业院校、企业、学生都希望能成长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三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动力来履行各自在协议中确定的义务,从而推动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的顺利开展。

(四)实现“四个融合”

开展现代学徒制,要做好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与考核,确定学生最终毕业与上岗。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公认的。

(五)做好“五个落实”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企业学徒工身份学习,企业将落实其工作岗位、工龄计算、学徒工资、社保费用、奖学金(创业)基金。现代学徒制的这种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入职模式,是现代学徒制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六)实行“六个共同”

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做好六个共同是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成功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措施,在六共同中要特别注意企业文化的融合,加强诚信与忠诚度教育,注意保护好企业、学校与学生三方的利益。

四、结论

相对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养成,实现了从形式上的岗位与师傅传授到岗位与教室、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从传统的就业培训到系统的、规范的职业教育的转变。本文思考,旨在各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时,有个基本概念,厘清思路,能更好地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优势和作用,成功试点现代学徒制。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本文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是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句话进行界定的,这很可能会使其定义与内涵存在一定局限性,能否科学、准确、全面地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进行界定,还需要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1]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 [2014-02-26].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26/c_119519457.htm

[2]王小丹.“现代学徒制”再理解[EB/OL].[2014-02-20].百度文库.

[3]姜香梅.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4-6.

(编辑:林钢)

On Customized Talent Training and Modern Apprenticeship

LIANG Xing-pi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214153,China)

On February 26,2014,the State Council Executive Meeting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views of develop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projects of college-and-enterprise combined enrollment and training.At present,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work is being actively promoted;however,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simply regarded as customizes talent training by numerous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customized talent training and modern apprenticeship.Moreover,it puts forward basic ideas of implement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offer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velop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projects.

vocationaleducation;customizedtalenttraining;modernapprenticeship

G 642.44

A

1671-4806(2014)03-0050-03

2014-04-16

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ZJGG 13010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B-b/2013/03/061)

梁幸平(1956—),男,山东邹城人,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订单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