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药学研究概况

2014-03-21 06:23张笑宇陈恩慧闫佳旭邓颖娇涂安安王佩媛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活性

张笑宇, 陈恩慧, 李 瑞, 闫佳旭, 邓颖娇, 涂安安, 王佩媛, 巩 江, 倪士峰,*

(1.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理工系,陕西西安 710130;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3.西藏民族学院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铁海棠(EuphorbiasplendensBojer)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L.)常绿半蔓性灌木[1],别名有麒麟刺、狮子簕、细龙骨、叶仙人掌、万年刺和虎刺梅等[2]。铁海棠花序梗长;茎直立或稍具攀援状,叶互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贵州等地[3-4]。

1 成分研究

铁海棠的茎含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烯醇、β-谷甾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大戟醇、大戟醇二十六烷酸酯、巨大戟萜醇三乙酸酯、亭牙毒素、12-去氧巴豆醇-13,20-二乙酸酯和铁海棠碱A、B、C、D、E、F、G、H、I等。叶含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烯酸、β-谷甾醇、大戟二烯醇、大戟醇、12-去氧-4β-羟基巴豆醇-13-十二烷酸-20-乙酸二酯和12-去氧-4β-羟基巴豆醇13-十八烷酸-20-乙酸二酯等。根含铁海棠碱A、B。乳汁含a-香树脂醇、12-去氧-4β-羟基巴豆醇-13-十二烷酸酯-20-乙酸酯、12-去氧巴豆醇-13,20-二乙酸酯和β-谷甾醇和亭牙毒素等[5]。Moro从虎刺梅胶乳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硫醇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虎刺梅素,并研究了纯化、生化特性和功能特征。虎刺梅素的分子量为79,等电点4.3,最佳的活性温度在60 ℃,最佳的pH范围在7.5~11.0[6]。Yadav从虎刺梅纯化到了糖基化丝氨酸蛋白酶,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可能应用价值[7]。

2 药理毒理

2.1致炎作用铁海棠所含白色乳汁对皮肤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刺激皮肤黏膜发生充血肿胀[8]。

2.2抗癌抗白血病作用铁海棠中所含假白榄酮型酯,三萜和甾醇类成分具有抗癌和抗白血病活性[8]。

2.3抗病毒作用铁海棠中所含黄酮类成分是活性成分,3-甲氧基槲皮素衍生物体外试验显示有抗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和抗水泡型口炎病毒作用[9]。

2.4致癌活性铁海棠能促进经3-甲基胆蔥刺激后的小白鼠发生皮肤肿瘤,其促肿瘤发生率为15%,而对照巴豆油组的肿瘤促发率为43%,3-甲基胆蔥组的肿瘤诱发率为0,证明铁海棠有较低的致癌活性[10]。铁海棠所含成分巴豆萜烷型二萜酯、巨大戟型二萜酯、瑞香烷型酯和千金二萜烷型酯均具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和辅助致癌活性[9]。Cruz等以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 -乙酸酯(10 μg/ml)作为阳性对照,以对中国仓鼠V79细胞单层培养的抑制作为考核指标,结果发现,在浓度为10、50和100 μg/ml时,胶乳显示了促进活性。这提示胶乳可能包含肿瘤促进物质[11]。

2.5抗氧化作用蔷薇属植物和大花紫薇花瓣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铁海棠、杜鹃花和桂花次之。铁海棠的抗氧活性与其多酚含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黄酮相对含量与其无显著的线性关系[12]。

2.6其他活性研究Oliveira-Filho比较了虎刺梅胶乳(LAT)和3种化学杀螺剂对光滑双脐螺的胚胎的毒性[13]。结果发现,LAT有一定的胚胎的毒性,LC50约为 34 030 μg/L。Fonseca从虎刺梅(Euphorbiamiliivar.hislopii)胶乳中过滤分离到一个蛋白酶,定名为Eumiliin。其具有有酪蛋白和水解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在白细胞浸润和受损的肌肉细胞注射后24 h能引起强烈的组织坏死[14]。Delgado报道,虎刺梅乳胶对小鼠背部皮肤缺失并无促进肿瘤活性[15]。Da Silva报道,通过洋葱分生组织细胞试验致突变活性的研究,结果未发现虎刺梅具有遗传毒性作用[16]。

3 临床应用

大戟科药用植物在临床价值上存在着很大的潜力[17]。铁海棠以茎叶、根及乳汁入药。其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入心经。铁海棠的功效为解毒活血、排脓逐水,全年都可采,随采随用或晒干备用[8]。

3.1对口疮取新鲜铁海棠叶,酌加红糖,捣烂外敷,每日换1次[18]。

3.2治横痃鸡蛋1个,穿刺小孔,铁海棠汁滴如蛋内,用湿砂纸包裹5层,煨熟连服2个[19]。

3.3痈疮肿毒铁海棠鲜根适量,捣烂同酒糟炒热,敷患处[20]。

3.4竹木刺肉内不出铁海棠树液数滴,滴患处,待竹木刺露出皮肤,即可拔出[19]。

3.5治甲癣铁海棠茎杆近尖端部以刀削断取汁。包甲前,用刀片刮除灰化甲板,以汁涂盖整片指(趾)甲,稍干后用麝香风湿膏贴紧病甲即可。24 h后取下,每周1次[21]。

3.6拔毒消肿煎汤内服,鲜品9~15 g,或捣汁[8]。

3.7功能性子宫出血鲜铁海棠花10~15朵,与猪瘦肉同蒸或水煎服[22]。

3.8肝炎鲜铁海棠10 g,猪瘦肉50 g,加水250 ml,煎至50 ml,1次服[23]。

4 使用注意事项

铁海棠之毒,毒在白色乳汁部分,其成分有强烈的刺激性,是一种解毒又致害的物质,故应注意正确使用,一般外用不宜内服,需内服时要严格掌握剂量,谨防误服[8]。如服后泻不止,可用甘草15~30 g,水煎服以解毒[5]。铁海棠中所含物质激活正常细胞转为癌症细胞的突变率为强阳性,较易诱发疾病[24]。铁海棠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试验已经得到证实。人们有可能由于长期吸入花粉、尘土颗粒等原因引发癌症[25]。Souza等调查了embryofeto的潜在毒性。最后得出结论,在相当低的数量级,这种植物灭螺剂不具有造成畸形的危险[26]。铁海棠是一种小毒且促癌的园林植物,其汁液有毒[27]。在栽有铁海棠的公园,只要不随意攀折花木,没有破损皮肤的直接接触的传播,就不会中毒[28]。铁海棠会给城市森林的建设造成植源性污染,该植株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的难闻气味,在种植的铁海棠的土壤里及产于这些土壤中的蔬菜和当地产的蜂蜜中,均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和促进物[29]。

5 栽培技术

铁海棠的繁殖,主要为扦插繁殖,整个生长周期内都能进行扦插繁殖,但以4~6月份进行为佳[30]。

5.1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可以使铁海棠达到规模化、商品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组织培养所需5个步骤:①无菌材料的处理:以子房为外植体,将铁海棠的花处理,用无菌水冲洗后将子房从花托中剥出。②愈伤组织的诱导:子房接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开始萌动、生长,形成较大的愈伤组织块。③芽的诱导与增殖:愈伤组织块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到愈伤组织块上出现多个单生芽和少量的丛生芽。将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芽与培养基接触部位产生愈伤组织。④生根:将芽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基,芽基部可出现白色根突,产生5~6条根,即可开始驯化、移栽。⑤驯化及移栽:取出试管苗,洗去根部培养基,经栽培管理,小苗可以产生新根,进一步即可发育成大苗[31]。

5.2茎直接培育铁海棠还可用茎段直接培养成植株,其繁殖系数远超过常规的扦插繁殖法[32]。

5.3高产系筛选用目视法对铁海棠的培养细胞中具有高产和稳产花青素细胞系进行高产系筛选,反复筛选了近30代,在第23代之后细胞块的色素含量的平均值保持稳定,并比原细胞株含量高7倍[33]。

5.4多效唑处理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铁海棠的高度,提高花的质量。经过多效唑处理的铁海棠,植株矮化,株型紧凑、美观。花序柄长变短,花朵增大,花瓣增厚,花色更鲜艳[34]。

5.5害虫防治肾状线虫寄生在铁海棠的根部,可使植株生长势弱,特别是新生幼根,直接受线虫为害,致使根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35]。

6 生态应用

6.1净化空气铁海棠对环境空气中SO2污染有吸收净化作用。铁海棠中的根、茎、叶、花、皮中硫的分布规律为1.5∶2.8∶1.2∶1.0∶3.3。因此,可采用监测植物叶片含硫量的方法来测定全年大气SO2的平均污染程度[36]。

6.2害虫防治Oliveira评价了虎刺梅乳胶和对照化学药氯硝柳胺(NCL)对蜗牛和非靶标水生生物的毒性,发现虎刺梅乳剂为消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蜗牛提供了更好的选择[37]。

7 小结与展望

铁海棠虽然在我国分布较广,资源量较大,药用历史较悠久,疗效比较确切,但具体和癌症的关系研究不足,将来的研究方向将主要研究其致癌因素,以突破对癌症的预防和控制,同时仍不可忽视对其的保护。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该药物,同时便于今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活性成分以及临床作用进行分析。以开发新药,为人类健康提供新选择。

[1] 翁殊斐.青年风景园林师植物应用图鉴花木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3.

[2] 黄洽.茎枝奇特铁海棠[J].长寿,1996(12):12-13.

[3] 朱意麟,易蔚,黄克南.新编中草药彩色图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84.

[4] 黄红中,黄小玲.常用中药材彩图手册4[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93-94.

[5] 夏丽英.现代中药毒理学 [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166-167.

[6] MORO L P,MURAKAMI M T,CABRAL H,et al.Purification,bi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miliin, a new thiol-dependent serine protease isolated from the latex ofEuphorbiamilii[J].Protein and Peptide Letters,2008,15(7):724-730.

[7] YADAV S C,PANDE M,JAGANNADHAM M V.Highly stable glycosylated serine protease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Euphorbiamilii[J].Phytochemistry,2006,67(14):1414-1426.

[8] 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06-108.

[9] 宋少江.有毒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8-89.

[10] 纪志武,钟建明,曾毅.火殃簕、铁海棠、扭曲藤和红背叶对3-甲基胆蒽诱发小白鼠皮肤肿瘤的作用[J].癌症,1992,11(2):120-122.

[11] CRUZ C M,KASPER P,CATALDO A,et al.Tumor promoter-like activity of the molluscicidal latex of 'Crown-of-Thorns'(Euphorbiamiliivar.hislopii) in the V79 metabolic cooperation assay[J].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1996,29(11):1519-1523.

[12] 徐良雄,曾佑炜,龙刚.不同花卉抗氧化能力及其多酚、黄酮含量比较[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1):51-54.

[13] OLIVEIRA-FILHO EDUARDO C,GERALDINO BARBARA R,COELHO DEISE R,et al.Comparative toxicity ofEuphorbiamiliilatex and synthetic molluscicides toBiomphalariaglabrataembryos[J].Chemosphere,2010,81(2):218-227.

[14] FONSECA K C,MORAIS N C G,QUEIROZ M R,et al.Purification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Eumiliin fromEuphorbiamiliivar.hislopiilatex[J].Phyochemistry,2010,71(7):708-715.

[15] DELGADO I F,DE-CARVALHO R R,DE-OLIVEIRA A C A X,et al.Absence of tumor promoting activity ofEuphorbiamiliilatex on the mouse back skin[J].Toxicology Letters,2003,145(2):175-180.

[16] DA SILVA SUELI A,RIBEIRO SAMUEL G,BENDER ANA ELISA N,et al.Mutagenic activity study of the plantsEuphorbiamiliiandRicinuscommunisL.through the Allium cepa test [J].Journal of Pharmacognosy, 2009, 19(2):418-422.

[17] 李同琴,郭秋红,田质芬.大戟科植物药用历史沿革及价值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3(8):1349-1350.

[18] 李建生,郝近大.鲜药图谱[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334.

[19] 李南南.铁海棠与保健[J].家庭医学杂志,2003(3):2.

[20] 杨卫平,夏同珩.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1[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168.

[21] 李红灿.铁海棠治甲癣[J].新中医杂志,1995(11):40.

[22] 王继生.皮肤病实用中药学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729.

[23] 董汉良.花卉:养生保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271.

[24] 张震.小心花卉的毒性[J].中国防伪报告,2005(12):44-45.

[25] 李修清,廖飞勇.促癌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探析[J].北方园艺,2008(1):151-154.

[26] SOUZA C A,DE-CARVALHO R R,KURIYAMA S N,et al.Study of the embryofeto-toxicity of Crown-of-Thorns (Euphorbiamilii)latex, a natural molluscicide [J].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1997,30(11):1325-1332.

[27] 黄辉宁,李思路,黄锦春.珠海市有毒园林植物调查[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3):41-46.

[28] 钟志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所谓“促癌植物”[J].广东园林,2004(1):44-45.

[29] 王成.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植源性污染[J].生态学杂志,2003,22(3):32-37.

[30] 谢远程.虎刺梅的栽培管理[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版,2002(4):19.

[31] 孔德平,王增池.虎刺梅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杂志,2008(15):6208.

[32] 倪德祥,王俊,张丕方.铁海棠茎段培养成完整植株[J].自然杂志,1986,9(8):637-638.

[33] 苏国庆,王莉,刘玉军.植物细胞培养中的高产细胞系筛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364-368.

[34] 黄祖传,武丽琼.多效唑对盆栽铁海棠株型及开花的影响[J].广东园林,1997(4):27-28.

[34] 高士仁,丁兆龙,时呈奎.虎刺梅根部肾状线虫调查研究初报[J].研究简报,1993,24(3):349-350.

[36] 刘应希,王学俭.铁海棠硫的分布与二氧化硫浓度的关系[J].环境科学动态,2005(3):25-26.

[37] OLIVEIRA-FILHO E C,PAUMGARTTEN F J.Toxicity of Euphorbia milii latex and niclosamide to snails and nontarget aquatic species[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0,46(3):342-350.

猜你喜欢
活性
Co3O4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骨碎补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阳桃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简述活性包装的分类及应用(一)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