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之问”谈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2014-03-21 14:42张军生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杰出人才钱学森人才

张军生

(大连大学 人文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2)

1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

2009 年10 月31 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大师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其举世瞩目,引领学科的学术成就,有其拒绝诱惑,心系祖国的爱国气节,有其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有其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大师风范,还有先生对国家发展,教育体制的诸多忧虑。大师生前曾在不同场合,不同讲话中多次提到同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疑问便是人们现在常说的“钱学森之问”。

2005 年,大师在与来看望自己的温家宝总理交流时曾经感叹道:“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大师所提出的疑问被称为“钱学森之问”,这一疑问的提出,使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逐步为社会各界所了解,也逐渐成为党中央、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所关切的热点问题。2009年11 月3 日,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发表讲话,再一次引用了先生的意见:“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总理也强调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而后在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两则指导性文件中,也都将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相应的历史高度,再一次回应钱学森先生之所忧,突出了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的讲话中也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重要阐述:“要注重培养选拔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用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做出积极贡献”[1]。总书记的讲话为教育界明确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努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行动方向。

随着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钱学森之问”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国内学界和高校也做出了积极响应,“钱学森之问”逐渐成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代名词,相关学术成果大幅出现,占据了许多学术期刊,报刊的重要版面。在中国知网(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以“钱学森之问”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到文献316 篇,成果产出时间集中于2009 年以后。由此“钱学森之问”给当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对学术界的问题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对“钱学森之问”问题实质的理解

“钱学森之问”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问题本身言简意赅,但内涵丰富,如果不能理解问题本身背后的实质,就无法挖掘深层次存在的问题,更无法谈及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真正意义上理解钱学森先生的问题实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对于问题的理解需要我们明确的内容包括:问题提出的前提是什么,何为“杰出人才”,“我们的学校”的任务是什么,是什么影响了学校培养杰出人才对杰出人才的理解。

2.1 什么样的人才是“钱学森之问”中的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个读过“钱学森之问”的人的第一疑问,作为问题的客体,其内涵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范畴。钱学森先生对国家需要的杰出人才曾经有这样的论述:“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1980 年第22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概括出创新人格10 个方面的特征: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承担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富有幽默感,易于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的审美观,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3]。根据钱学森先生的论断以及创新人格的特征,不难发现杰出人才的重要特征便是创新,也就是说要符合杰出人才的要求,创新性是重要指标之一。另外要达到杰出人才的要求,还要符合精神层面的要求,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具有爱国主义的精神气节以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以及团队意识等等。因此,透过问题的表面,杰出人才应当是具有崇高人格和较高创新能力,在业务方面独树一帜,同时能够融入集体,以国家利益为大任,为国家建设发展所献身的人才。

2.2 “钱学森之问”提出的初衷

钱学森先生在晚年多次提出“钱学森之问”的相关论断,其初衷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遗憾,但更深层意义上来说是钱学森先生心系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依靠力量,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依靠的却是人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局面不断深入,世界范围之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和竞争也不断加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指标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指标、军事力量逐步转化为科技实力和人才储备等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大国风范,话语权也不断提高。虽然国家各个方面发展展现出繁荣一面,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主体,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先进技术依然需要国外引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率仍然不高。这些问题虽有国家体制改革层面的原因,但高尖端人才的匮乏对此也有非常重要影响。因此,钱学森先生提出的质疑表面在质疑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实际在为国家日后发展担忧。

2.3 承担起杰出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

从“钱学森之问”论述的字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杰出人才是客体,主体是“我们的学校”。大致可以将其纵向的分为学前教育机构、义务教育机构、高中教育机构、中专教育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等。问题提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大家都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质疑。但从深层角度看,钱学森先生绝不可能将杰出人才培养的主体片面地归结为我国的学校,更不会单纯将主体归结为中国教育。现在的人都不是孤立而单一的人,而是社会人。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自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片面地将“钱学森之问”中的主体认为仅仅是中国教育或者是中国学校这是非常不客观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的。肩负培养“杰出人才”主体的学校除了实际意义上我国各阶段的教育机构外,还包括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体等。只不过,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负担的责任和使命更大且更难以推卸。

3 破解“钱学森之问”的人才培养创新对策思考

“钱学森之问”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改革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中国的教育能够真正担负起培养杰出人才的重任。基于对“钱学森之问”论述主体的讨论,为尽快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困局,国家、社会、教育以及学生本人都应当肩负此项任务,积极努力地投身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中去。

3.1 国家政策引导是前提

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没有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即便是有了充分的主观条件,也是无法顺利实施的。因此,改革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政策为先导全方位带动改革。一方面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2010 年1 月26 日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10 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深有感触的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4]。高校自主权无疑限制了大学的个性发展,对,但高等教育法中的相关责任条款却将政府部门的管理与高校办学自主权联系在一起,因为高校的财务权、人事管理权以及相关科研管理权都与政府部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目前的高校办学状况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所以国家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高校办学自主权,剥离政府部门对高校办学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加强高考制度改革,尽力实现教育公平。现有高考制度随经历多次改革,但其弊端却日趋明显。如高考政策所带来的唯分数论、高考定终身、高考录取地区间不平等等问题,直接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优秀人才的选拔,破坏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因此,国家应当在保持高考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迅速的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推进新高考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尝试《纲要》提出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新机制。确保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培养,确保中西部地区学生能够与发达地区学生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人口众多省的学生能够享受平等的录取分数等等。再则,国家在进行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如高校在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风险投资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和引导。此外,国家还需要积极加强现有幼儿教育、义务教育等教育阶段的现状研究,不断出台新的措施改革学区管理制度、中考制度从而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学生都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2 学校教育改革是关键

在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学校要扛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旗,勇于承担责任与压力,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落实。各级学校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在不同阶段实施人才培养改革,确保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都能接受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幼儿教育阶段,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积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在保证他们学习基本知识之外,要加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引导,使其在幼儿阶段对创新萌发兴趣。在高考制度短时间内无法大力改革的前提下,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教育仍可能将以应试教育为主,但学校应当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让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还要积极组织深入社会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阶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最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大学生对于学习兴趣、能力素质的理解更为深刻,他们更希望通过较高水平的培养教育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出色的素质能力,同时他们也急需平台来检验自己的知识,实践自己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此阶段更为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更为必要。首先,在招生方面,除大范围推行自主招生制度以外,高校应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制度,宽松专业调整制度。让广大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后能够依据自己所学参照自我兴趣爱好在更为适合自己的专业环境下学习。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要寻求更大的突破。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设置的创新,突出学分制自主选课的特点,在保证专业课程学时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到与自己兴趣结合紧密的课程。另外,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上,高校要做好调研,大力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保证实践课程的质量,用实践操作巩固理论学习,检验理论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再次,高校应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个人因素,还需要外界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因此,高校需在教学、实践、课余文化活动、大学文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一方面,高校要动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投身教学实践工作,用自己的经历和成绩为大学生树立标杆。在授课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深切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

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利用课余文化活动,大力推行创新竞赛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创新平台,让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同学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实践自己的想法。再一方面,高校需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用文化培养学生,用文化激励学生,用文化影响学生。最后,高校应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学科交叉无疑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可以扩展原有的人才培养视野,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人才培养创新找到增长点等等。因此,高校需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开设单独的学科交叉班,强调学科交叉教育资源的共享,着力培养学科交叉型的师资队伍等途径的新尝试[5]。

3.3 社会辅助配合是推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是否成功,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标准,除了国家、学校等层面的积极改革外,社会层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人才经过培养后,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只有经过社会的实践检验和客观评价,才能衡量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否成功,创新人才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因此社会各界应积极投身创新人才改革的过程,继续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首先,用人单位要确立正确的创新人才选拔和评价标准,树立评价反馈意识。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创新人才观,实事求是,摆脱原有唯成绩论的观念束缚,确立创新人才的标准。将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人格特征、创新意识、心理素质以及团队意识进行综合考量,设定创新人才选拔标准。要科学、客观地制定创新人才评价标准,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综合体现其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考核评价后,用人单位还应该与人才培养单位进行积极地反馈沟通,将创新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尚且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反馈,以便人才培养单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环节进行调整。

其次,社会各界要多为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空间和物质条件,鼓励其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在取得业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例如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内部定期组织创新课题立项活动,组织行业范围内创新人才技术交流等可以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其创新热情。

再次,社会大众媒体要加强创新人才的舆论宣传。创新人才是否为大众认识与接收,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否奏效,这不仅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单一评价和反馈,更大层面上,还需要社会舆论的积极宣传和引导。从当前情况看,人们普遍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还较为粗浅,对创新人才的评价指标尚未明确。因此,广大媒体要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积极宣传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政策和措施,宣传创新人才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宣传优秀创新人才的典型事迹,力求整个社会关注创新人才,关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创新引领教育,让创新引领改革。

3.4 个人主观努力是基础

事物发展变化,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系统性工作来说,没有学生主观的积极参与,仅靠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自身必须要一方面树立正确的认知。一是要正确认知创新人才的内涵,明确创新人才的标准,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要正确认知自我,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理想兴趣等等。三是要通过理性认知,寻找到自我与创新人才标准之间的差距,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学生自身要合理规划,积极探索实践。创新人才不仅是肩负祖国繁荣、民族振兴大任的建设者,更是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核心依靠者,因此,学生要成为创新人才,就需要尽早规划学业,明确阶段目标,时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创新兴趣,参加创新活动,从小养成爱思考,爱创新的习惯,并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享受创新创造实践活动的乐趣。

钱学森先生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6]。“钱学森之问”是老人对中国教育的疑问,同时也是对未来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所以我们需要深入领会钱学森之问的真正内涵,主动创造条件,改进观念,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努力地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贡献力量。

[1] 卢晓东.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兼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改革[J]. 中国高校科技, 2011(7): 10-11.

[2] 曾晓芬. 从钱学森之问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7): 1-2.

[3] 姜文. 困境与思路:“钱学森之问”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11(21): 80-81.

[4] 熊丙奇. 正视问题 积极应答“钱学森之问”[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7): 30.

[5] 李克武, 胡中波, 郑伦楚. 以学科交叉路径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1): 36-37.

[6] 靳晓燕, 齐芳.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N]. 光明日报, 2009-12-5(1).

猜你喜欢
杰出人才钱学森人才
钱学森
人才云
钱学森之答
对我国杰出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戏曲表演杰出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思考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王妙、周影影入选陕西省高校第三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