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探析

2014-03-22 07:30解中辉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6期
关键词:山泉水源地水源

解中辉

(辽宁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局,辽宁 沈阳 110003)

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探析

解中辉

(辽宁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局,辽宁 沈阳 110003)

通过调查统计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特征及水源地安全保障现状,对已建的集中供水工程存在的水质、水量及水环境隐患等问题,按照不同水源类型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此探索总结适宜辽宁地区特点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对策,以此指导新建的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选取原则、要求及应采取的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

农村饮水;水源地;存在问题;安全保障;辽宁省

1 概 述

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群众的关注。自 2005 年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大规模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10 年底,辽宁省农村已建的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地共 19744 处,其中,引山泉自流型水源5202 处,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山区;水库取水型水源 207 处,主要分布在水库资源较多的大连、抚顺、本溪等市;取用地下水型水源 14335 处,地下水是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水源类型,遍布辽宁全部 14 个市的 93 个县(市、区)[1]。

但是,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供水水源安全和永续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不达标水量占 17.3%,季节性水质不合格占4%,存在水环境安全隐患占 4%[1]。另外,农村供水水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群众水源保护意识不强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制约辽宁地区广大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2 农村饮用水水源特征分析

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分为山泉自流取水、水库取水和地下水取水等形式。通过对全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基本情况调查,针对水质、水量、水环境隐患等方面进行水源特征分析。

2.1 水源水质特征分析

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原水)水质分析状况主要选取 5 个指标[2],分别是氟含量、铁锰含量、苦咸水、细菌学及污染物指标。此次调查选取山泉型水源 5202 处,水库型水源 207 处,地下水水源14335 处,水质安全率分别为 61%,86%和 74%。造成全省各类水源原水质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取水方式、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导致饮用水的水质污染超标,其中地下水水源原水质不合格较多,山泉型次之,水库型相对最少。

通过对水质不安全水源分类分析,按照水源类型、水质不合格指标情况对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原水)水质不合格情况统计,山泉型水源水质不合格表现为细菌学和污染物指标超标,分别占不合格水源的 62%,38%; 水库型水源水质不合格表现为苦咸水、细菌学和污染物指标超标,分别占不合格水源的 3%,77%,20%; 地下水水源水质不合格5个指标都不同程度存在。具体对比情况见图1。

2.2 水源水量特征分析

农村饮用水水源人均用水量标准达到 25L 以上的,为水量基本安全,人均用水量标准在 25L以下为水量不安全[3]。按照水源类型进行水量特征分析,此次调查选取山泉型水源 5202 处,水库型水源 207 处,地下水水源 14335 处,水量安全率分别为 72%,99%和 86%。造成全省各类水源水量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出水量逐年下降的资源性缺水和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季节性缺水引起的。其中山泉型水源水量不达标较多,地下水水源次之,水库型相对最少。

图 1 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原水)水质不合格分析情况图

通过对水量不安全水源分类分析,将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辽中、辽西、辽北 4 个区域,按照水源类型、地域分布情况对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达标情况统计,其中,辽东地区水量不达标主要以山泉型水源为主,辽南、辽西、辽北地区水量不达标全部是地下水水源,辽中地区地下水水源水量不达标约占 2/3,山泉型水源约占 1/3。因此,水源水量不达标多表现在山泉型水源,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达标分析情况表

2.3 水源水环境隐患特征分析

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污染源包括垃圾与粪便堆放、工业及生活排污、固体废弃物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以及猪圈和厕所等五部分,各占 23%,7%,4%,9%,57%。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19744 处,按照水源类型对水源地环境进行了调查,山泉型水源 5202 处,污染源 91 处;水库型水源 207 处,污染源 2 处;地下水水源 14335 处,污染源 686 处。

全省各类水源水环境隐患受水源类型、位置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其中,全省山泉型和水库型水源受污个数较少,该区域内污染源分布较少,而地下水水源水环境污染源分布较多,水源受污染个数较多,水环境安全隐患较大。

3 农村饮用水水源存在问题

1)前期规划不全面,水源布局不合理。

农村饮用水水源多实行单村分散式供水,分布分散,所服务人口规模较小,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模相对较小,其缓冲区也比较小,导致该类水源地更易受到地域、季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水源建设前期规划不全面,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建水源与原有水源工程布局搭配不合理,造成地区内不同水源之间水资源分布变化,丰水期水源水量丰沛,独立水源可满足供水需求,但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部分独立水源无法满足本地区供水需求,造成季节性水量不达标,降低水源供水保证率,直接影响广大受益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2)水质水量不达标,配套设施不完备。

部分地区在建设期间,经勘查检测,水质水量能够满足要求。但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人类活动势必会对该地区水资源条件造成影响。同时,相应的隔离防护、消毒净化、水质监测检测等设施建设不完备,水源保护区划定、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等非工程措施的,直接导致水源水质水量发生变化,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饮水需求。

3)水源保护意识淡薄,水源地管理缺位。

2005 年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了大大小小 2.2万处农村饮用水水源。但相应的水源保护设施建设、水源保护区划定却一直被忽视。随着近年来农村的高速发展,农村环境风险增加,水源保护意识和管理制度亟待加强。辽宁目前还没有制定和颁布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文件,缺少针对水源地保护的措施和规定,加上执法不严、农村群众水源保护意思淡薄,导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保护措施难以落实,绝大多数地区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地划分、相应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控措施不全面。

目前,各级政府主要将污染控制的重点放在点源污染上,忽视了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水体污染总量时有超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畜牧业养殖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固 体 废弃 物 污染等[4]方面 ,加之日益增加的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污染以及地下水位下降,使农村水源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农村地区对上述污染源的防控措施还不全面,专门的排污处理设施与技术还很落后,多数地区仍不具备统一排放废物污水的条件。

5)农村饮用水水源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

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大多为唯一水源,一旦水源发生事故和污染、遭到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时,无相应的水源防护措施,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无法保证居民用水。

4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

根据 2011 年辽宁省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调查结果,选取了 24处典型工程,并对其所在乡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综合评价,提出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

4.1 工程措施

在水源地及其上游 100m 范围内,设置物理隔离防护工程和生物防护工程;在取水口设置过滤栅格,改善水源地汇水区渗滤层,避免水源来水量大时污染物污染水源;定期采取清淤、生物净化等方式对水源保护区进行内源污染治理,积极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提高截潜高度与宽度,抬高井口位置并增设防寒措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2 非工程措施

1)分水源类型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

目前,辽宁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范围,只是当地水利局在水源取水周围做了相应的维护,各地的标准不统一,有的欠缺合理性。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及法规等,划定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设立水源地保护区禁示牌,设置隔离工程和防护工程,防止人类活动造成对水源地污染,对保护区内现有点源和面源进行整治。

2)制定 相 应的 法律 法规 制度[5,6],提高 群众 安全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公告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范围,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使其意识到农村水源保护区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最大可能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3)完善水源地管理制度,加强对水源地的水量、水质的监测与检测。

在现有水源地水质监测、水质检测的基础上,加强水质监测与检测能力建设,分层次完善现有监测体系,健全水质检测机制,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提高水质监测范围、水质检测频次,控制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提高风险预警预报能力,对突发性水源地污染事故、水质水量变化进行监控和预报。

[1]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R].2011.

[2]辽宁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R].2011.

[3]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R]. 2004.

[4]郑 丽 艳 .农 村 饮 用 水 安 全 浅 析[J].魅 力 中 国 ,2009(3):24-25.

[5]格日勒.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的现状及立法建议[J]. 资源与产业,2008,10(1):80-82.

[6]张天泽.完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法律保障机制[R].中国环境网,2009.

TV213.4

A

1002-0624( 2014)06-0036-02

2014-01-17

猜你喜欢
山泉水源地水源
那么多,那么好
保护水源
『即使不来也要做』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歇一下,笑不停
如果你不看,我就白写了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南水源头清如许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