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14-03-22 04:50陈应兰吴大秀胡忠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稻产量

陈应兰+吴大秀+胡忠梅

摘 要:选用优质沼液,水稻品种准两优51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探索在水稻生产中沼液不同浸种时间(沼液连续浸种36h,沼液浸种12h、晾6h、再浸12h、晾6h、再浸12h),沼液不同浸种浓度(沼液按1∶1兑水浸种,沼液原液浸种,清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时间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浸种浓度对水稻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两者的互作效应明显,尤其是以A2B1 组合表现最佳,单产为823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6.2%;其次是A2B2 组合,单产为816kg/667m2 ,比A2B3 组合增产5.3%。

关键词:沼液浸种时间;沼液浸种浓度;秧苗素质;水稻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30-02

沼液是沼气发酵产物之一,沼液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氨基酸,为了探索沼液在水稻生产上的的最佳利用方式,推动兴义市沼气建设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特在兴义市万屯镇贡兴村一组金福伦家责任田内开展了沼液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浸种浓度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海拔1 110m,无霜期339d,年降雨量1 275mm,年均温17.1℃,黄泥田,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前作小麦。

1.2 试验材料 优质沼液;水稻选用本地主栽品种:准两优527。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两因素,A因素为沼液浸种时间、B因素为沼液浸种浓度。A因素设两个水平:A1沼液连续浸种36h,A2沼液浸种12h、晾6h、再浸12h、晾6h、再浸12h。B因素设3个水平:B1沼液按1:1兑水浸种,B2沼液原液浸种,B3为清水浸种。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6个处理: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小区面积33.33m2,长5m,宽2.67m,采用等行距栽培,行距30cm,每小区共栽9行,株距16.6cm,每行栽30株。插13 333株/667m2。

1.4 试验经过 (1)苗床期栽培管理。前作(小麦)收获后,及时翻犁,将土壤耙平整细,然后开沟作厢,厢面宽1.2m,施磷肥100g/m2,过磷酸钙200g/m2,用锄轻欠于土壤,播种前浇透水,然后用敌克松进行苗床消毒。4月15日播种,播芽谷50g/m2,4月23日出苗,5月5日追第一次肥,用尿素5kg/667m2,5月16日追第二次肥,用尿素10kg/667m2。(2)大田期栽培管理。小麦收获后及时翻犁,用厩肥1500kg/667m2,钾肥15kg/667m2,尿素15kg/667m2,磷肥50kg/667m2作底肥,钾肥和磷肥于最后一次耙田施下。5月19日移栽,移栽时秧龄38d,5月27日追分蘖肥,用尿素15kg/667m2。6月20日用氧化乐果与敌敌畏防治稻飞虫、叶蝉。随时清除田间杂草。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沼液浸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试验所设6个处理,A2B1产量最高为823kg/667m2,其次是A2B2单产为816kg/667m2,第三是A1B2单产为798kg/667m2,第四是A1B1单产为797kg/667m2,第五是A1B3单产为779.8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A2B3单产为775kg/667m2。

2.2 沼液浸种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见:沼液浸种对株高、穗长、千粒重的影响不大,从结实率看,处理A2B1的结实率最高为95.8%,其次是A2B2为95.2%,第三是A1B2、A1B1都为94.3%,第四是A1B3为90.6%,A2B3结实率最低为89.3%。

表1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处理\&株高

(cm)\&穗长

(cm)\&有效穗

(万/667m2)\&千粒重

(g)\&结实率

(%)\&实粒数

(粒)\&总粒数

(粒)\&小区产量(kg)\&实际产量

(kg/667m2)\&理论产量(kg/667m2)\&Ⅰ\&Ⅱ\&Ⅲ\&合计\&A1B1\&106\&24.6\&18.8\&35\&94.3\&117\&124\&15.94\&15.73\&16.15\&47.82\&797\&770\&A1B2\&107\&24.9\&18.7\&35\&94.3\&122.7\&130\&15.96\&15.77\&16.15\&47.88\&798\&803\&A1B3\&106\&24.2\&18.6\&34.9\&90.6\&117\&129\&15.6\&15.2\&15.99\&46.79\&779.8\&760\&A2B1\&107\&25.2\&20\&35\&95.8\&121.7\&127\&16.46\&16.58\&16.34\&49.38\&823\&852\&A2B2\&107\&24.9\&19\&35\&95.2\&119.5\&125.5\&16.33\&16.15\&16.5\&48.98\&816\&795\&A2B3\&106\&23.2\&18.6\&35\&89.3\&117\&131\&15.3\&15.99\&15.2\&46.49\&775\&762\&]

(下转60页)

(上接30页)2.3 方差分析与结果 从表2看: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处理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B因素(沼液浸种浓度)对水稻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2 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DF\&SS\&Ms\&F\&F0.05\&F0.01\&区组间\&2\&0.082\&0.041\&0.482\&4.1\&7.56\&处理组合间\&5\&2.195\&0.439\&5.165*\&3.33\&5.64\&A\&1\&0.309\&0.309\&3.635\&4.96\&10.04\&B\&2\&1.572\&0.786\&9.247**\&4.1\&7.56\&A×B\&2\&0.314\&0.157\&1.847\&4.1\&7.56\&误差\&10\&0.85\&0.085\&\&\&\&总变异\&17\&3.127\&\&\&\&\&]endprint

沼液浸种浓度小区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表明:B1、B2与B3达到1%极显著水平,B1和B2之间无显著差异。从表3各处理组合小区产量的新复极差测表明:A2B1与A1B3、A2B3达1%的极显著水平,A2B2与A2B3达1%极显著水平,A2B2与A1B3达5%的显著水平。其余组合间无显著差异。

表3 各处理组合小区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

[处理\&[x]AB\&差异显著性\&5%\&1%\&A2B1\&16.46\&a\&A\&A2B2\&16.33\&a\&AB\&A1B2\&15.96\&ab\&ABC\&A1B1\&15.94\&ab\&ABC\&A1B3\&15.60\&b\&BC\&A2B3\&15.50\&b\&C\&]

2.4 沼液浸种对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影响 发芽率最高的是处理A2B1、A2B2、、A1B2为94%,其次是A1B1、A1B3为93%,最低的是A2B3为91%。成秧率最高的是处理A2B1、A2B2、A1B2为99%,其次是A1B1、A1B3和A2B3为98%。

2.5 沼液浸种对秧苗素质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1)对苗高的影响。处理A2B1、A2B2的苗最高为18.7cm、其次是处理A1B1、A1B2为18.2cm,第三是A1B3为17.6cm,第四是 A2B3为17.2cm。(2)对水稻根系的影响。白根数最多的是A2B1、A2B2有9.4条,其次是A1B2有9.3条,第三是处理A1B1有9.1条、第四是A1B3有7.4条,白根数最少的是A2B3有7.0条。(3)对单株分蘖的影响。处理A2B1的分蘖最高为3.0个,其次是A2B2为2.8个,第三是A1B1和A1B2为2.5个,单株分蘖最少的为A1B3和A2B3 为1.4个。(4)对秧苗鲜重的影响。20株鲜重依次是A2B1>A2B2>A1B2>A1B1>A1B3>A2B3,即17.2g>16g>15g>14.6g>14g>13.2g。(5)对茎基宽度的影响。A2B1、A2B2茎基最宽为0.85cm,其次是A1B2、A1B1为0.76cm,再次是A2B3和A1B3为0.72cm。

分蘖成穗率的高低依次是:A2B1为61.9%、A2B2为60.4%、A1B2为59.2%、A1B1为57.2%、A1B3为53.6%、A2B3为53.4%。

表4 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处理

名称\&调查

株数

(穴)\&苗高

(cm)\&叶龄

(叶)\&单株

白根

(条)\&单株

分蘖

(个)\&20株

鲜重

(g)\&黑根数

(条)\&茎基宽

(cm)\&A1B1\&20\&18.2\&5.3\&9.1\&2.5\&14.6\&0.2\&0.76\&A1B2\&20\&18.2\&5.3\&9.3\&2.5\&15\&0.2\&0.76\&A1B3\&20\&17.6\&5.2\&7.4\&1.4\&14\&0.5\&0.72\&A2B1\&20\&18.7\&5.5\&9.4\&3.0\&17.2\&0.2\&0.85\&A2B2\&20\&18.7\&5.5\&9.4\&2.8\&16\&0.2\&0.85\&A2B3\&20\&17.2\&5.2\&7.0\&1.4\&13.2\&0.5\&0.72\&]

2.6 沼液浸种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沼液浸种对水稻生育期影响不大。于7月9日拔节,8月4日孕穗,8月14日齐穗,9月26日成熟。

3 结论

水稻沼液浸种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相比能提高秧苗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提高单产;水稻沼液浸种旱育秧浸种时间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浸种浓度对水稻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但两者的互作效应明显,尤其是以A2B1 组合表现最佳,单产为823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6.2%;其次是A2B2组合,单产为816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5.3%;其它几个组合同A2B3 组合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沼液浸种浓度小区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表明:B1、B2与B3达到1%极显著水平,B1和B2之间无显著差异。从表3各处理组合小区产量的新复极差测表明:A2B1与A1B3、A2B3达1%的极显著水平,A2B2与A2B3达1%极显著水平,A2B2与A1B3达5%的显著水平。其余组合间无显著差异。

表3 各处理组合小区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

[处理\&[x]AB\&差异显著性\&5%\&1%\&A2B1\&16.46\&a\&A\&A2B2\&16.33\&a\&AB\&A1B2\&15.96\&ab\&ABC\&A1B1\&15.94\&ab\&ABC\&A1B3\&15.60\&b\&BC\&A2B3\&15.50\&b\&C\&]

2.4 沼液浸种对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影响 发芽率最高的是处理A2B1、A2B2、、A1B2为94%,其次是A1B1、A1B3为93%,最低的是A2B3为91%。成秧率最高的是处理A2B1、A2B2、A1B2为99%,其次是A1B1、A1B3和A2B3为98%。

2.5 沼液浸种对秧苗素质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1)对苗高的影响。处理A2B1、A2B2的苗最高为18.7cm、其次是处理A1B1、A1B2为18.2cm,第三是A1B3为17.6cm,第四是 A2B3为17.2cm。(2)对水稻根系的影响。白根数最多的是A2B1、A2B2有9.4条,其次是A1B2有9.3条,第三是处理A1B1有9.1条、第四是A1B3有7.4条,白根数最少的是A2B3有7.0条。(3)对单株分蘖的影响。处理A2B1的分蘖最高为3.0个,其次是A2B2为2.8个,第三是A1B1和A1B2为2.5个,单株分蘖最少的为A1B3和A2B3 为1.4个。(4)对秧苗鲜重的影响。20株鲜重依次是A2B1>A2B2>A1B2>A1B1>A1B3>A2B3,即17.2g>16g>15g>14.6g>14g>13.2g。(5)对茎基宽度的影响。A2B1、A2B2茎基最宽为0.85cm,其次是A1B2、A1B1为0.76cm,再次是A2B3和A1B3为0.72cm。

分蘖成穗率的高低依次是:A2B1为61.9%、A2B2为60.4%、A1B2为59.2%、A1B1为57.2%、A1B3为53.6%、A2B3为53.4%。

表4 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处理

名称\&调查

株数

(穴)\&苗高

(cm)\&叶龄

(叶)\&单株

白根

(条)\&单株

分蘖

(个)\&20株

鲜重

(g)\&黑根数

(条)\&茎基宽

(cm)\&A1B1\&20\&18.2\&5.3\&9.1\&2.5\&14.6\&0.2\&0.76\&A1B2\&20\&18.2\&5.3\&9.3\&2.5\&15\&0.2\&0.76\&A1B3\&20\&17.6\&5.2\&7.4\&1.4\&14\&0.5\&0.72\&A2B1\&20\&18.7\&5.5\&9.4\&3.0\&17.2\&0.2\&0.85\&A2B2\&20\&18.7\&5.5\&9.4\&2.8\&16\&0.2\&0.85\&A2B3\&20\&17.2\&5.2\&7.0\&1.4\&13.2\&0.5\&0.72\&]

2.6 沼液浸种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沼液浸种对水稻生育期影响不大。于7月9日拔节,8月4日孕穗,8月14日齐穗,9月26日成熟。

3 结论

水稻沼液浸种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相比能提高秧苗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提高单产;水稻沼液浸种旱育秧浸种时间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浸种浓度对水稻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但两者的互作效应明显,尤其是以A2B1 组合表现最佳,单产为823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6.2%;其次是A2B2组合,单产为816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5.3%;其它几个组合同A2B3 组合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沼液浸种浓度小区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表明:B1、B2与B3达到1%极显著水平,B1和B2之间无显著差异。从表3各处理组合小区产量的新复极差测表明:A2B1与A1B3、A2B3达1%的极显著水平,A2B2与A2B3达1%极显著水平,A2B2与A1B3达5%的显著水平。其余组合间无显著差异。

表3 各处理组合小区平均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

[处理\&[x]AB\&差异显著性\&5%\&1%\&A2B1\&16.46\&a\&A\&A2B2\&16.33\&a\&AB\&A1B2\&15.96\&ab\&ABC\&A1B1\&15.94\&ab\&ABC\&A1B3\&15.60\&b\&BC\&A2B3\&15.50\&b\&C\&]

2.4 沼液浸种对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影响 发芽率最高的是处理A2B1、A2B2、、A1B2为94%,其次是A1B1、A1B3为93%,最低的是A2B3为91%。成秧率最高的是处理A2B1、A2B2、A1B2为99%,其次是A1B1、A1B3和A2B3为98%。

2.5 沼液浸种对秧苗素质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1)对苗高的影响。处理A2B1、A2B2的苗最高为18.7cm、其次是处理A1B1、A1B2为18.2cm,第三是A1B3为17.6cm,第四是 A2B3为17.2cm。(2)对水稻根系的影响。白根数最多的是A2B1、A2B2有9.4条,其次是A1B2有9.3条,第三是处理A1B1有9.1条、第四是A1B3有7.4条,白根数最少的是A2B3有7.0条。(3)对单株分蘖的影响。处理A2B1的分蘖最高为3.0个,其次是A2B2为2.8个,第三是A1B1和A1B2为2.5个,单株分蘖最少的为A1B3和A2B3 为1.4个。(4)对秧苗鲜重的影响。20株鲜重依次是A2B1>A2B2>A1B2>A1B1>A1B3>A2B3,即17.2g>16g>15g>14.6g>14g>13.2g。(5)对茎基宽度的影响。A2B1、A2B2茎基最宽为0.85cm,其次是A1B2、A1B1为0.76cm,再次是A2B3和A1B3为0.72cm。

分蘖成穗率的高低依次是:A2B1为61.9%、A2B2为60.4%、A1B2为59.2%、A1B1为57.2%、A1B3为53.6%、A2B3为53.4%。

表4 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处理

名称\&调查

株数

(穴)\&苗高

(cm)\&叶龄

(叶)\&单株

白根

(条)\&单株

分蘖

(个)\&20株

鲜重

(g)\&黑根数

(条)\&茎基宽

(cm)\&A1B1\&20\&18.2\&5.3\&9.1\&2.5\&14.6\&0.2\&0.76\&A1B2\&20\&18.2\&5.3\&9.3\&2.5\&15\&0.2\&0.76\&A1B3\&20\&17.6\&5.2\&7.4\&1.4\&14\&0.5\&0.72\&A2B1\&20\&18.7\&5.5\&9.4\&3.0\&17.2\&0.2\&0.85\&A2B2\&20\&18.7\&5.5\&9.4\&2.8\&16\&0.2\&0.85\&A2B3\&20\&17.2\&5.2\&7.0\&1.4\&13.2\&0.5\&0.72\&]

2.6 沼液浸种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沼液浸种对水稻生育期影响不大。于7月9日拔节,8月4日孕穗,8月14日齐穗,9月26日成熟。

3 结论

水稻沼液浸种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相比能提高秧苗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提高单产;水稻沼液浸种旱育秧浸种时间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浸种浓度对水稻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但两者的互作效应明显,尤其是以A2B1 组合表现最佳,单产为823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6.2%;其次是A2B2组合,单产为816kg/667m2,比A2B3 组合增产5.3%;其它几个组合同A2B3 组合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稻产量
不同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