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可能性分析

2014-03-23 06:45季良玉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2期
关键词:增加值工厂制造业

◎ 文/季良玉

我国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可能性分析

◎ 文/季良玉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及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有目共睹,但近两年来制造业“回巢”和“转移”现象,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状况,加之已凸显的资源、环境“瓶颈”,我国制造业在国际较量中是辉煌再续还是难以为继?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否冲击其“世界工厂”地位?这成为许多研究者和实业者关心的话题。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尽管“世界工厂”的概念仍未达成共识,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笔者认为,能够面向世界市场,具有制造和加工的比较优势从而成为世界多数产品或配件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并且拥有一批生产能力和出口额占世界比重较大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存在大量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这样的国家可被称为“世界工厂”。

1.从规模上看

(1)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是衡量“世界工厂”地位最重要的指标,将我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主要工业国家近年来的这一指标值作对比(见图1)可以看到,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逐年快速提高,近年几乎与美国持平并保持这一态势;而且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在10%左右,远高于其他工业国家5%左右的年增长水平。

(2)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在2009年已达到9.8%,2010年和2011年达到10%以上,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3)FDI(国际直接投资)多年来持续增长,在2009年达到世界总量的8.5%,居世界第二位。

(4)工业增加值占世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在2011年已达到18.6%。

(5)2011年我国有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部分产品产量如粗钢、计算机、空调、冰箱等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图1 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

2. 从结构上看

(1)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正逐年增长,在2007年达到12.7%。

(2)近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占本国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保持在27%左右,占世界高技术制造业出口的份额首位。

(3)加工贸易出口额有所下降,2011年达到46.46%。

(4)世界500强中我国企业上榜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国上榜的79家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25家,数量明显提升。

3.从持续发展能力看

(1)我国制造业R&D(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近几年来有所提升,在2009年达到3.2%。

(2)2011年北京成为仅次于日本东京的全球第二大世界500强总部之都,且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全球有92%的跨国公司都有意来华建立地区总部。

4.存在的问题

(1)2010年我国三方专利授权量为875件,占世界的比例仅为1.78%,与日本的30.56%、美国的28%相差悬殊,也远低于德国、法国等国家。

(2)2008年中国万美元GDP能耗为7.86吨标准油,而同期发达国家的数值则大多在2以下。

(3)虽然我国的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在逐步上升,但是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在下降,2011年仅占0.36%。

我国“世界工厂”地位面临的挑战

从英国、美国、日本依次成为“世界工厂”的实际看,没有一个国家始终占据着“世界工厂”的地位,区别在于占据时间的长短。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方面美国等高调鼓吹“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廉价的优势日益消减这使东南亚国家正雄心勃勃地要成为“替代者”。更让人忧心的是,我国近30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再加上技术创新不足、油价飙升、美元贬值、贸易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处于发展“夹心层”的中国制造业既要面对外部形势的挑战,又要受制于自身发展的诸多瓶颈,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着严峻的挑战。

1.美国再工业化:重振雄风

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制造业促进法案,美国“再工业化”之路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与美国政府的积极倡导相呼应,一些工业企业如卡特彼勒、福特汽车等已经开始将在我国的生产重新转回美国,一些欧洲公司也开始对美国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美国制造业“回巢”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成本的变化。美国蓝领工人工资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同时随着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页岩气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使得能源成本下降。但是我国工资、厂房、原材料、燃料、运费等却在快速上涨,在成本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状况不复从前。

(2)更好地响应市场。制造工序回归本国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技术与消费市场的即时反馈和对接,也有利于解决产品质量、知识产权诉讼、库存增多、运货时间延长等问题。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的调查,受访的约有61%北美制造业经理人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

(3)政策的鼓励支持。美国政府及其地方政府通过积极调整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出台吸引投资政策和加大对高端制造业支持力度来实施制造业振兴计划,从而对跨国公司回归本土有较大的吸引力。

(4)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途径。保护主义情绪抬头甚至导致身处美国的外国公司陷入贸易保护的重围,更不必提身处外国的公司了。再考虑到关税问题时,制造业“回巢”似乎更具经济效益。

美国制造业的“回巢”, 一方面会增加我国贸易压力。因为欧美制造商可以更贴近市场,其制造的产品增加会对我国产品产生“挤出效应”,而且美国可能利用其技术、产品等优势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做文章,制造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会减少我国就业机会。美国积极推进“再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就业的压力。

2.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

我国因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一直备受跨国公司的青睐。但是,我国综合成本增加的事实使他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单就亚洲地区而言,《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显示,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26%,而我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一些跨国公司因我国劳动力、资本和汇率的成本快速上涨“转战”东南亚,而印度作为与我国经济相似度特别高的国家,似乎成了取代我国的最大可能。在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的《2013年制造业竞争指数》中显示,尽管五年后我国仍居首位,但印度和巴西的排名紧随其后,分列第二、第三,越南也会在前十名榜内。这些国家与我国有更相似的比较优势,可见未来制造业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3.我国自身的瓶颈:进退维谷

(1)虽然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并在2006年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但这种爆炸式增长主要由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推动的,本土的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相去甚远。

(2)我国制造业的万美元GDP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我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巨大,我国能源消耗的总量数值惊人。而且能源的价格一直都在上升,这势必进一步带来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压力。

(3)环境的制约。我国每年的单位产值废水、废气以及固定废弃物的排放在总量上数值巨大,而环境治理投资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却不升反降。因此,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将环境因素纳入其中,不顾环境代价的增长注定不会持久。

我国“世界工厂”的未来发展

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 我国制造业能否保持以前的发展态势,进而维持住“世界工厂”的地位,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回巢”是否造成长期影响尚不明朗

欧美制造业企业“回巢”对我国贸易、就业机会产生不利影响还只是短期现象,更长时间内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难以下定论,因为不能确定“回巢”是受暂时政策刺激还是一种长期趋势。目前回归的规模还比较小,而且美国政府倡导的回流和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制造业领域,而要采取以创新为中心、以高端为重点的战略,重建制造业竞争力进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对以劳动力、资源等大量投入推动的我国制造业负面影响有限。事实上,利用以往的数据分析看,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构成比例与美国有较大差异,从而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会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

2.新的取代者尚未形成

目前从我国到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还没有形成潮流,因为全世界尚没有像我国这样的经济体能够承接大量由我国转出的工厂,取代我国“世界工厂”并不容易。这一点可以从印度等国近年来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得到佐证(见图2)。我国不仅在总量上占据优势,在制造业增加值年增长率上,我国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尽管印度与我国的增长趋势相同,但是增长率数值还是低于我国。而且印度其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投资环境、政策风险较大、贫困人口过多导致的低购买力等都是其制造业发展的障碍,且非朝夕可以扫除。目前“中国制造”的出口量和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远超“印度制造”,是后者的7倍之多,以此判断,在国际市场上,印度短期内不太可能撼动我国的地位。至于最近外资对我国投资放缓,可能是由于我国国内的经济放缓以及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而非他国在取代中国。

3.我国制造业仍有强大吸引力

(1)市场潜力巨大。如果以我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即使生产成本日益上升,企业仍有动力进驻我国,以抢占我国的消费支出份额。

(2)劳动力成本虽上升但劳动力素质也在提高,我国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廉价技术熟练工人,而且西部地区仍有成本优势,可承接一些产业转移。

(3)齐全的产业门类、完整的供应链、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政策环境等都是我国维持“世界工厂”的优势。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初发布的《2013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我国竞争力位居首位,且预计5年后我国仍然稳居第一。该报告认为我国正集中力量将供应链本土化并建立创新中心,我国是惟一能够跟发达国家并驾齐驱,拥有同样供应商网络优势的新兴国家。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张涵

猜你喜欢
增加值工厂制造业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