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县中小河道的治理与管护探析

2014-03-23 23:55孙晓航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6期
关键词:阜蒙县沿河巡查

孙 娟,孙晓航

(1.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辽宁 沈阳 110003;2.阜新市水利局,辽宁 阜新 123100)

阜蒙县中小河道的治理与管护探析

孙 娟1,孙晓航2

(1.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辽宁 沈阳 110003;2.阜新市水利局,辽宁 阜新 123100)

1 阜蒙县河流概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总面积 6245.1km2,其中:低山丘陵面积 5232.9km2,占总面积的 83.8%。全县分属辽河、大凌河两大流域,多为流域的发源或上游区,有河长 5.0km 以上的河流 252 条,其中:流域面积 1000km2以上中型河流 4 条,流域面积 50~1000km2的小型河流 45 条。已经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 6 条,大凌河流域 5 条、辽河流域1条。

全县河流大多为山区季节性,具有河道坡度大、河水含泥砂量大、冲刷兑岸危害严重的特点。河水主要集中在主汛期的 7,8 月份,洪水过程陡长陡落,量大峰高,加之山区河道比降大、流域植被差,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 全县中小河道现状

全县中小河道现状防洪标准低(大多不足5年一遇),塌岸、兑地险段多,威胁沿河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2.1 河道功能日益衰减

全县中小河道普遍存在着无序开发与违规占用现象,导致河道功能的日益衰减。违规占用河滩地栽植人工经济林、种植高杆农作物;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工矿弃渣、建筑垃圾,不仅影响河道的正常行洪功能,也恶化了沿河村屯的生态环境。如阜新镇、太平乡、福兴地镇、旧庙镇、八家子镇、哈达户稍乡等铁矿选厂,均大量向临近中小河道内排放尾矿,挤占河道行洪断面,严重河段已挤占达 50%~60%。汤头河下游两岸的数座个体小煤矿也都向河道内排放煤矿矸石。

2.2 河道保护意识淡薄

受传统习惯影响,以及对河道管理法律、法规了解和认识的不足,沿河居民的河道保护意识淡薄,随意占河种地、栽树,擅自向河道内排卸废弃物资、生活垃圾,在河道内乱挖滥掘、非法采沙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伊吗图河左支泉阳河的中下游段因采砂滥掘,河道内深坑、大包连续分布,高差达数米。清河大营子段因非法采沙,2013 年内河床降低近 1m,造成左岸堤防护脚外露,遭洪水冲毁达 200 延米。沿河乡(镇)、村无河道保护措施,各级河道管理部门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

2.3 河道管护责任不清

全县中小河道地域分布广阔,除4条中型河流外,小型河道基本处于无管理主体、无管理规章制度、无管护人员的“三无”状态,上下游、左右岸的沿河村、屯之间各自为政,随意占河,协调困难。由于管护责任不清,致使已完成的河道治理工程不能较好地发挥设计效益,部分工程还遭到人为因素的破坏。

2.4 河道规划与治理滞后

中小河道治理规划滞后,河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确权不清,沿河村屯的民居、良田、果园等多建设在河道两岸,并且不断向河道内发展,河道呈日趋萎缩的态势。由于治理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小型河道上的险工、险段不能得到及时治理,使其小病发展成大险,进而酿成严重后果。在没有河道整体治理规划的情况下,实施的少量河道应急工程也只能是“打补丁”,不能发挥整体治理效果。

2012 年纳入全国规划的牛亡牛河、细河农村段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批复总投资 3580 万元,实际到位 60%。因市县配套能力不足,批复的设计工程量无法完成,工程也至今未进行竣工验收。

3 对阜蒙县中小河道治理与管护的建议

3.1 确定河道治理防洪标准

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因其所处地理条件不同,须根据每条河、每一段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理防洪标准。依照国家水利部的相关规定,阜蒙县中小河道治理防洪标准为:纯农村河段 10 年一遇、以防止岸坡崩塌,减少河流兑岸、冲刷,控制河势为目的,以护岸、导流工程措施为主,辅助植物措施。人口比较集中的镇(乡)所在地河段 20 年一遇,以防止洪水出槽,确保沿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工程措施多为堤防、砌石挡墙,河岸采取植物配套和必要的美化设施。

3.2 保持河岸线布置的自然状态

在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下,自然界河流走向、河床形态始终处在不断变化中,因此,河道治理工程要遵循自然规律,基本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顺应河岸线的基本走势,不人为控制、改变河势,恢复与保护河流形态的多样性。

布置山区河流整治线时,可适当放宽对转弯半径的控制,对迎流顶冲严重的局部河段,可采取增加护脚深度或加大河道宽度的方式。除极端情况下,尽量维持河床原始的蜿蜒曲折状态,避免强行对河流进行裁弯取直。

3.3 坚持河道治理措施的综合性

坚持河道治理措施的综合性原则,要工程防护措施与植物保护措施相结合,多采取生态、生物措施,多创造、引导河流自我修复的条件,减少强制性工程。

具备放坡条件的河岸要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形成较宽的河岸带,以利于河道的自然修复。在自然条件下,河底多呈高低起伏状态。在以往河道整治断面设计中,从满足行洪要求考虑,将河底处理成单一平面,不仅增加了疏浚工程量,也不利于河道的生态修复。建议在满足行洪的前提下,适当对河道疏浚、清淤,不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河道土方开挖与河底平整。

3.4 采用生态防护措施

结合整治河道的边坡土质、水流速度、防护宽度、人流及交通等条件,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护材料,充分发挥其既稳定岸坡,又透水透气的特点。少使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化材料,避免自然河道的渠槽化。

阜蒙县地域广阔,针对治理河道的情况,分别采用防护措施。对居住人口比较集中、有景观要求、水量相对充沛的河段,为增加岸坡观赏性,采用格宾石笼、连锁式护坡砖、三维植被网等防护措施,通过材料层次搭配、植物色彩衬托,形成美好的临水景观。对小型河道的险工、险段,视条件可采用简单的木桩加柳枝捆、茅草护坡措施。

3.5 建立河道管理运行长效机制

结合全县河道的现状,建立河道管理运行长效机制,健立完善的保障制度。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全县河道综合治理规划,在保证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兼顾排涝、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植树造林等;二是建立河道行政许可管理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河道综合规划的要求,明确行政许可的控制标准、程序,相关部门审查会商办理规定等;三是制定河道巡查制度,明确巡查人员、巡查时间、巡查路线、巡查内容、巡查责任,案件查处与责任追究等;四是建立、完善沿河村屯的村规民约,增加爱护河道、遵守河道管理的规定,形成河道管护的良好氛围。

TV85

B

1002-0624( 2014)06-0049-02

2013-12-30

猜你喜欢
阜蒙县沿河巡查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九九歌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辽宁阜蒙县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
阜蒙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立法构想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阜蒙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总结
阜蒙县三代粘虫防控技术总结